你家的茶厂多大?不到三百平方!这么小?在村里已经算大的了

《1》

武夷山胡歌来看我(主要看展,次要蹭饭)。

吃了一顿水煮鱼,薄汗淋漓间,相谈甚欢。

李麻花想起,前段有一位制茶师扬言,自己家在武夷山有上千平方的厂房,甚是讶异。

于是问武夷山胡歌,哎,你家厂房面积多少?

她主要是想知道,于武夷岩茶而言,多少平方的厂房才是正常的——武夷山胡歌是天心村的,他已经很有实力了,他的厂房面积,会比较有代表性。

问他,才能得到衡量标准。

谁知道刚才还滔滔不绝的武夷山胡歌,瞬间沉默了。

怎么不说话了?

正在跟水煮鱼奋战的李麻花抬起头来,意外地发现,武夷山胡歌,竟然脸红了。

欧买嘎!

这可是千年等一回的事,太稀罕了,比今年采牛栏坑肉桂那天出现日晕天象还奇观~

《2》

李麻花正要举手机拍下这难得一见的景象时,武夷山胡歌开口了:“300多平。”

什么?

他说话的声音太小,而我们吃水煮鱼的这家大排档人声鼎沸,小声一点说话根本听不清楚。

大隐隐于市,但凡好吃的店,一般都开在寻常巷陌里,油烟缭绕,食客如云。

于是我追问了一句,你说多少平?

谁知道这下武夷山胡歌脸更红了,带着讪讪的笑,有点怯生生地吐出一串数字:300多平。

“300多平,这算大还是小”?我继续问他。

女生对数字,大多没概念。

比如S师傅说生态茶园200亩,村姑陈就完全想象不出200亩究竟有多大,是不是像学校的足球场那么大?李麻花倒是有悟性,马上就做出类比,说“应该像'喂粑'他们医院那么大”。

武夷山胡歌这下更脸红了,讷讷地说,也不算很大啦。一副看上去谦虚,其实有点底气不足的样子。

“啊,不算大吗?那你们岩茶厂正常应该多大?”他的表情令我们更懵了。

这下刺激到了武夷山胡歌,只见他迅速吞下一口鱼,挺直了腰板,自豪地说,“不过我家厂在我们村里,算是大的了!”

《3》

我迅速推算了一下:

如果,300多平的厂房,在天心村,算是大的面积。那可见,这个厂房面积平方数,还算是一个正常的衡量值。

也就是说,厂房有300多平方,是天心村里一个正常的标准。

超过这个数值的,厂子算略大一点。低于这个数值的,厂子算暂时略小一点。

然而我又有了新问题,“为什么你们不把厂子再建大一点呢?像别人就说他家在武夷山的茶厂有1000多平方呢。”

武夷山胡歌瞪大了眼,“一千多,建那么大做什么?我们正岩茶采不了那么多,厂房太大也是浪费地盘。”

一语惊醒梦中人。

天心村是正岩核心茶村,正岩茶的核心产区,牛栏坑慧苑坑天心岩水帘洞等等正岩茶的主要产区,几乎全部集中在天心村的茶农手中。

他们拥有如此核心的产区资源,却并没有建造上千平方的大厂房,并且以300多平方为基准线,这正好说明,正岩茶的产能,本来就不高,根本不需要那么大的厂房。

天心村的茶农不是没钱,是不需要过大的厂房。

正岩茶产量不高,300多平,足够了。

《4》

“那为什么还有人说,自己家是天心村的,自己家的厂房有1000多平方呢?”

李麻花在一边疑惑。

我瞪了她一眼,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她。

这个问题,很容易找到答案。

首先,人家说有1000多平,但我们并没有现场去看过,去测量过,所以,实际上有没有“1000多平方的厂房”存在,这还是个谜。

其次,人家说自己是天心村的,但其实,现在爱拿天心村挡脸的人,多了。反正又不用晒身份证来证明自己的村籍,也不用到村委会盖章来证明自己的户籍,人家随便说说,我们就随便听听罢了。

再次,天心村的厂房,因为茶青产量不高的缘故,都不大,大约在300-400平方上下浮动。那么,那些超过此数字的厂房,尤其是1000平方米这种超出太多的厂房,只能推测,并非天心村的厂子。

让我们的眼光放远一些,在正岩之外,还有半岩,还有洲茶,还有外山茶,那些广袤深远的外山茶区,茶园广阔,茶树丰茂,一年做几千斤茶,是轻而易举的事。

厂子大的,可能带会有上万斤的产量。

这么大的量,没有1000平方米的厂房,怎么生产得出来?

可见,若厂房的平方数字是真实的,那么,这个传说中的岩茶厂,想必不在武夷山景区之内吧。

它主要加工的,想必也非正岩的茶青吧。

《5》

其实,人还是实在点好。

像武夷山胡歌,就从来不夸张。

茶厂只有300多平,他就老老实实地说出来,不虚构,不渲染,不仅没有被嘲笑,反而,留下了个“真实不作伪”的评价。

基于此,他的茶,我们年年都在拿,为的就是这份踏实的人品。

而动不动就喜欢夸张的那些制茶师,虽然讲出来的话,能暂时糊弄一些茶友,却输给了长远。

编出来的故事,总有被戳穿的一天。

到那时,茶友就会想,一个人连自己的出身、连自己的厂房面积都能编造的人,他做出来的茶,能靠谱么?

甚至人家还会联想:如此爱虚构的人,想必他的茶青的产地,树龄,工艺,也都会虚构一番吧。

到这里,人设,就彻底崩塌了。

就像前几天深情人设崩塌的那个人一样。

曾经网友有多爱他,现在就有多厌恶他。

在网友突如其来的爱与突如其来的憎当中,包装过度的人,招架不住这狂风暴雨,只能宣布,退出江湖。

留下一地的臭鸡蛋,给环卫工人增加了无数的工作量。

何苦来哉?!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2篇:那些宣传自己收青做茶的茶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9篇:如何区分牡丹王、一级牡丹、二级牡丹、三级牡丹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5篇:白毫银针的特级和一级,是按采摘时间区分的吗?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2篇:春茶季,从四个方面,教你识破抽针的白毫银针!

第11篇:从树形树貌,深度辨析荒野白茶树与抛荒白茶树之异同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第8篇:阳光灿烂的日子,适合采白毫银针

第7篇:今年茶季特别冷,没带取暖器不敢上茶山

第6篇:福鼎日渐兴起的广告牌文化

第5篇:见见茶山上久违的朋友们

第4篇:春茶季的主角究竟是谁?

第3篇:那些在茶农家里玩游戏到天黑的寻茶掌柜们

第2篇:抛荒白茶的采摘盛宴

第1篇:春茶开采,太姥山送给女神节最好的礼物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完结篇:这一年,太姥山的改变

第36篇:今年白茶总体产量如何?

第35篇:水润万物,雨生百谷,谷雨茶归来

第34篇:太姥山高山茶园的鸟语花香,不想下山了

第33篇:天气对今年白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第32篇:春茶季,村姑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第31篇:春茶季,我犯了一种病,看到白茶就想采

第30篇:直播选茶,一天试了30多款毛茶!

第29篇:在茶园写稿是种什么感受?

第28篇:亲民冠军春寿眉来啦

第27篇:没有烘干的白茶有什么特征?

第26篇:太姥山版《石头记》

第25篇:春茶季的一天(内含彩蛋故事)

第24篇:今年春白茶品质有哪些变化?

第23篇:茶农的鸟枪换炮

第22篇:白茶里的花香,来自茶园边上的野花吗?

第21篇:那明星般的清明白牡丹

第20篇:疯狂的古树茶

第19篇:几张图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级

第18篇:特级、一级、二级白牡丹的区别

第17篇:为什么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爱

第16篇:下雨天,试毛茶正当时

第15篇:白毫银针进入尾期,白牡丹正式出场

第14篇:春茶季,茶山上的那些过客们

第13篇:春茶季,太姥山高山上的雾

第12篇:捉急,春白茶还在采就急着催上市

第11篇:缘何牡丹王成为新茶友的挚爱

第10篇:半山已经采牡丹王,山顶还在采银针

第9篇:茶农们的笑脸

第8篇:茶界出名的套路

第7篇:福鼎茶农的未来之路

第6篇:春茶季伊始,茶农一天赚多少钱?

第5篇:白毫银针里的中庸之道

第4篇:试毛茶是一场与饥饿的战斗

第3篇:日光萎凋了两天的毛茶白毫银针什么滋味?

第2篇:白茶里头采的都是米针么?非也!

第1篇:喜大普奔,太姥山的白茶开始少量采摘了!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