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介入非遗保护的路径与问题

  从2001年昆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算起,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已经开展了20年。在这20年间,我国建构起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和国家、省、市、县四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旅部于2015年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以提升非遗传承人群的传承能力和实践水平。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我们逐渐从项目普查、申报转向以传承人为核心的保护和传承,探索出了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数字化保护、展示性保护等多种保护方式。在保护过程中,从国家到地方,从管理者到实践者,从专家学者到普通百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短短的20年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形成了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产生了世界影响力。

  数字化保护逐渐介入非遗保护实践

  数字化保护更多地呈现出现代技术对传统非遗的影响,在谁来保护、如何保护、效果如何等层面都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

  从本质上讲,我国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基于农耕文明土壤而产生和发展的,具有集体创造、口耳相传、手工制作、技艺演变缓慢等特征。大多数非遗项目以传承人主体及其生活空间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和自足的文化空间。在非遗保护中,非遗与数字化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实践层面,即借助于计算机和相关数码设备,利用数字采集、储存、处理、展示、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成具有特定内容的数字形态,比如非遗数据库、非遗网站、非遗数字博物馆等。利用数字化手段对非遗进行记录、保存是最基本的出发点,如我国 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当然,除了实现记录、保存的基础功能外,数字化技术还广泛应用于非遗的社会传播和营销中。比如传统工艺传承人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展现技艺过程、宣传技艺品牌、接受产品订单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可以说,在工业化、现代化背景下,技术手段对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的影响越来越大。但由于现代技术与非遗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虽然在实践中被运用,但还存在诸多理论问题需要解答。比如非遗数字化的主体是谁?传承人群是否认可数字化?数字化对非遗传承有何种作用?数字化如何影响非遗的存在形式?在这些理论问题尚没有完全廓清的时候,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非遗数字化问题,而逐渐介入非遗的当代保护实践中。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非遗保护领域

  自1956年麦卡锡、明斯基等科学家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概念以来,其发展迅速,影响深远。可以说,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对人脑功能的一种模拟,包括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人工智能涉及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数学、生物学、医学、哲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领域。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传统的编程技术以及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模拟法实现。根据人工智能能否完成推理、思考和解决问题,可将之分为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只是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专用系统,不能像人脑那样适应和解决复杂问题,其技术表现形式如语音识别、机器翻译、图像处理等。强人工智能是指达到人类水平、能思维、具有自我意识的智能系统。目前我们还是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但已经体现出其强大的影响力。

  在非遗保护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并通过不同的技术形式影响到非遗的传播过程和传承过程。人工智能以新的技术手段改变、重构非遗项目的存在形态、传播方式,让“古老”的非遗披上了科技的外衣。人工智能通过介入非遗的传播过程,让更多的社会受众以一种新颖的方式接触非遗、体验非遗,从而可提高非遗项目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如百度2015年推出的非遗百科,试图以图片、视频、音频、AR、VR等多种形态展现、记录优秀的非遗项目,打造“互联网+非遗”的传播模式。2018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百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北京前门大街推出了“非遗智能变装秀”活动。木版年画制作、风筝制作过程均可以通过AR技术复现,让年轻的一代体验、感知这种古老技艺。2019年,在第二届进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区设置了“非遗+AI”区域,市民可通过在屏幕上手绘图像,由人工智能生成专属的金山农民画;传统七宝皮影艺术结合了多感官交互技术,观众可敲鼓选将、打斗,参与表演;海派旗袍中的龙凤旗袍将智能织物材料与智能算法结合,在保留传统制作工艺的前提下能在旗袍上展现四季动态景色。在非遗项目、非遗知识的社会传播层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丰富传播形式、提升传播效率,激发社会大众对非遗的认知热情,从而在客观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辨识度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介入非遗的传承过程影响到非遗传承人及其所传承项目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与机械化、自动化等传统技术不同,传统技术主要替代人的体力、体能,而人工智能则试图替换人的部分智力、智能。如蜀锦织造技艺需经过初稿设计、定稿、点意匠、挑花结本、装机、织造等工序完成,绣稿的设计是极为关键的前期工序。传统蜀锦的绣稿必须依赖手艺人的智慧和双手才能画出,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将之取代,绣工可以不用亲自手绘纹样,而是随手拍摄一张照片,再用AI制图技术转化为现代化的绣稿,据此绣制。大数据、物联网、云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非遗传承的影响不可小觑。2018年,在“上海国际茶业展”上,基于AI的茶密T-master大师壶对传统的泡茶技艺提出了挑战。据说此壶将陆羽《茶经》中关于泡茶的秘诀进行解析,将泡茶器具、工序、火候等信息浓缩在芯片中,通过多传感器收集数据,判断泡茶动作,确定不同茶叶的泡制时间、温度。这使得传统依赖于茶艺师个人知识和经验的泡茶技艺,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体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智能机器代替人类技能的现象。但总体上看,当前人工智能在非遗保护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

  人工智能无法掌握非遗核心记忆和技艺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遗 “‘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在弱人工智能阶段,智能体和智能系统可以在非遗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宣传、弘扬等方面发挥较大作用。因为人工智能有着强大的记忆与存储优势,可以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建立非遗数据库,对各非遗主体、用户进行统计、分析、推送信息、产品。其人机交互技术、智能识别技术、3D成像技术等可以逐步实现人机互动交流、培养智能讲解员、解决方言土语翻译、重建非遗虚拟场景等功能,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体验感。但这一人工智能应用只是部分地解决了“保护”的问题,而没有解决“传承”这个最核心问题。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智能体可以模仿皮影、武术的一些动作、程式,但无法具有传承人才具有的思维、意识和审美情感。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传承人,保护的主要内容是传承人掌握的非遗核心记忆和技艺。而当前的人工智能仅仅是达到模仿人类智能的水平,能够像人脑那样独立思考、判断、解决传承问题还遥不可及。

  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内蕴的技艺、诀窍、知识与传承人的身体和大脑融为一体,二者不可分离。人的行动系统和思维系统相互配合,完成不同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展现,这个过程是具身化、在地化的,也决定了非遗口耳相传的传承机制。今天的人工智能还只是外在于人的“客体”和“机器”,其技术、技能都是脱离人的身体和社会语境的。虽然部分人工智能机器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诗歌、绘画、音乐等文艺作品创作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但远未达到人类智能的水准。换句话说,人工智能可以其技术优势解决非遗保护、传承的部分重要问题,却无法替代非遗传承人对非遗知识、技艺的完整掌握和传承。至少从现有技术基础看,人工智能无论如何模仿人类的智能,也因其不具备人类的肉体和心智,而难以形成真正的自我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手艺人主体视角下的传统工艺活态传承研究”(19BH14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孙发成

(0)

相关推荐

  • 谢海洋教授 《档案学语境下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策略研究》

     作者谢海洋  刊发于<档案学研究>;2018年04期 转自微信公众号  渡普科技 2019-04-18 [摘要]:从区域文化而非单纯从局部或行政区划的视角研究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埔寨纸花技艺

    说起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埔寨火龙,其实在埔寨镇,还有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颇具传统艺术价值,这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埔寨纸花技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埔寨纸花这项传 ...

  • 长沙创新性保护传承非遗

    稿源:长沙晚报 2021-06-06 7:19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兆红 黄能 通讯员 杨熙 6月6日至6月13日,在长沙音乐厅将上演各种非遗音乐,在长沙滨江文化园文化广场举行非遗购物节--6月6日 ...

  • 社区繁荣与非遗保护相结合,探索非遗“社区化”七大新路径

    前些年,在国内随着城市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因素,"传统"似乎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失根"的社会文明总是有着极大缺失的,甚 ...

  • 说唱文艺研究与非遗保护传承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10 05:46 作者:苗怀明,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2020年12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 ...

  • 让非遗保护“沉下去” 让传统文化“火起来”

    来源:普洱日报2021-05-11 09:21 普洱市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自信心 ...

  • 改革开放促进泾县宣笔的传承发展和“非遗”保护(下)

    徐余泾改革开放促进泾县宣笔的传承发展和"非遗"保护内容提要:叙述宣笔产地与历史沿革:通过1978年前后宣笔生产状况与传承发展,说明改革开放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

  • 闽菜糟类制作技艺非遗保护项目揭牌

    吴晖 · 2021-05-14 17:07 来源:福州日报 闽菜糟类制作技艺被列入非遗保护项目,昨日,闽菜糟类制作技艺非遗保护项目揭牌仪式举行,该非遗项目传承人谢文贵技能大师工作室同时揭牌. 闽菜位居 ...

  • 当人工智能介入传统书法

    最近,智慧书法教学系列投入使用,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和争议.书法界趋于保守,很多人不会接受高科技主导下的书法教学系列,对其中的程式化.体系化多有质疑,甚至认为,这样的书法教学系列会颠覆传统的书法学习,会导 ...

  • 2010年,“满族太平鼓舞”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

    美少年 学非遗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4-25 04:01 4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在新城区苏虎街实验小学邀请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为学生们传授 ...

  • 川渝将共建非遗保护传承体系

    来源:四川日报2021-04-01 09:35 3月3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非遗保护共建合作工作座谈会在遂宁举行.会上,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签署<推动成渝 ...

  • 名家丨非遗保护视角下的甘肃民间叙事诗研究

    [关键词]甘肃民间叙事诗:传承价值:传承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7 民间叙事诗以韵文或韵散相间的形式存在于老百姓的口头传承之中,它以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和典型的人物形象为主要特征,也因此受到老百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