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下逐瘀汤治慢性缩窄性心包炎配方、医案
【原方配方组成】灵脂6克(炒),当归9克,川芎6克,桃仁9克(研泥),丹皮6克,赤芍6克,乌药6克,元胡3克,甘草9克,香附4.5克,红花9克,枳壳4.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每早、晚2次温服。
急性心包炎之后,可在心包上留下疤痕粘连和钙沉着。大多数患者只有轻微的疤痕形成和疏松的或局部粘连,心包无明显的增厚,不影响心脏功能,称为慢性粘连性心包炎,在临床上无重要性;少数患者由于形成坚厚的疤痕组织,心包失去伸缩性,明显地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缩窄的表现出现于急性心包炎后数月或数十年,一般为2~4年。早期症状为劳累后呼吸困难,后期因大量的胸、腹腔积液,腹水将横膈抬高和肺部充血,以致休息时也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端坐呼吸。由于心脏受压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腹水、胸腔积液、下肢浮肿。常伴有乏力、胃纳减退、眩晕、心悸、咳嗽、上腹疼痛。心脏检查:心浊音界稍大,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音轻而远。X线、心电图、B超检查等可帮助确诊。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可以归纳在中医学的“胸痹”、“结胸”等范畴。其病理机转为痰热瘀血互结,留滞心包,影响心脏功能。膈下逐瘀汤加减主要适应于气滞血瘀型,早期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15克,川芎12克,赤芍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丹皮12克,香附9克,茯苓12克,人参15克,麦冬9克,黄芪15克,桂枝6克。
若伴有发热者,加银花20克,知母12克,竹叶9克;热伤阴津者,加生地12克,玄参15克,远志9克;痰热互结者,加黄连9克,半夏9克,陈皮6克;气阴两虚者,加白术12克,太子参30克,沙参12克;心前区胀闷者,加瓜蒌30克,薤白12克;呼吸困难者,加附子6克,桔梗12克;浮肿明显者,加大腹皮6克,猪苓10克;咳嗽较甚者,加川贝母10克,百合12克。
根据《中医杂志》,1965,(1):24,李树勋等报道: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疗效满意。处方:当归尾9克、桃仁3克,红花3克,川芎3克,五灵脂6克,乌药6克,香附6克,赤芍4.5克,枳壳4.5克,延胡索4.5克,桔梗4.5克,郁金4.5克,瓜蒌4.5克,生蒲黄4.5克。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2次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