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方证相应说及其意义

方证相应说是探讨临床处方药物应用规律的学说之一。该学说首见于《伤寒论》,后经众多医家的发挥,成为中医临床的原则和方法。方证相应说强调方与证的对应性,证以方名,方为证立,方随证转;临床上重视抓主证,有是证则用是药,无是证则去是药,而不受病名的约束。

方证相应说在理论上有鲜明的特色,在临床上也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是中医基础研究的重要内容。方证相应说的研究也是实现中医现代化阶段性目标的必要途径,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应当引起中医界的重视。

本文就其学说源流、学术内容及其意义探讨如下:

1.方证相应说的源流

方证相应说首见于《伤寒论》。第317条:“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伤寒论》并有“桂枝证”、“柴胡证”等提法,如“病如桂枝证”(166条),“如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101条)。《金匮要略》则有“百合病”的病名。隋唐孙思邈遵循仲景这一原则,在《千金翼方》中对《伤寒论》的整理采取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宋代伤寒家朱肱对方证相应说作了更明确的阐述,他将方证简称为“药证”,他说:“所谓药证者,药方前有证也,如某方治某病是也。”并指出“须是将病对药,将药合病,乃可服之”。

清代以后,仲景方证相应说越来越受到医家的重视,如喻嘉言将方证相应说通俗地解释为“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并针对明代医学的偏弊,提出“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的口号,在当时医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喻氏之后,伤寒家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高度评价方证相应的思想,认为“仲景之方,因病而设,非因经而设,见此症便与此方,是仲景活法”(《伤寒论翼·阳明病解第二》),其《伤寒来苏集》的编集以方类证,以方名证,方不拘经,充分体现了仲景方证相应的思想。

清代名医徐灵胎对方证相应说的阐述则更为深刻。“不类经而类方”的《伤寒论类方》,是他研究《伤寒论》30年的心得。在书中徐氏指出《伤寒论》“非仲景依经立方之书,乃救误之书……盖误治之后,变症错杂,必无循经现症之理”。又认为“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这里的“方之治病有定”,就是方证相应。

所以《伤寒论类方》重点论述各方证的病机治法,成为《伤寒论》研究史上的重要著作。提倡仲景方证相应思想的不仅在中国,与徐灵胎同时代的日本古方派代表吉益东洞,对仲景方证相应的思想更为推崇,认为:“医之学也,方焉耳”;“《伤寒论》唯方与证耳”;“医之方也,随证而变,其于证同也,万病一方,其于证变也,一病万方”。其著作《类聚方》只述方证,不及方意药理,识证更重视实证,临证擅长运用腹诊,强调方证相应近乎过激。他成为日本古方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近现代,方证相应说仍成为许多医家的临床指导思想。曹颖甫、陆渊雷、祝味菊、恽铁樵、包识生、范文甫等医家,在中医处在危急存亡之际,开展方证研究,为保存中医学术作出了贡献。现代名医岳美中、吴佩衡、范中林、胡希恕等,临床擅用经方,在方证识别和古方今用方面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综上所述,方证相应说始于张仲景,其后经众多医家的发挥和实践,已经成为中医临床的重要学说。

2.方证相应说的基本内容

2.1 关于方

方证相应说所说的方,不仅是指药物的特定组合,而是还指有明确应用指征的药物,如独参汤、甘草汤等虽均是单味药物,但也称方,这因为独参汤治气促汗出、心悸胸闷、脉弱舌嫩的元气欲脱证;甘草汤治咽痛干燥。这就是方为证立。

所以,明确的应用指征对于方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方必有证,有证方能成方。历代中医的方剂数量是惊人的,《中医方剂大辞典》收方10万余首,但真正有明确应用指征的方剂却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唐宋方书中。这些方剂配伍严谨,指征明确,只要对证用药,临床疗效比较肯定。这些方,后世称之为“经方”、“古方”。如徐灵胎所说:“上古圣人相传之方,所谓经方是也。此乃群方之祖,神妙渊微不可思议”(《兰台轨范·凡例》)。讲方证相应,必须以这些方为基础。

2.2 关于方证

证,字义证据、证实、证验、症状。方证是以方为名的证。方证就是用方的指征与证据。这个证,是以人的外在表现为依据的。古代的方证属于用望闻问切采集到的患者的外在表现。特别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证在描述上更朴实而形象。

如黄连阿胶汤证“心中烦,不得卧”,勾画出一位焦虑不安、转辗反侧、心火旺盛的病人形象。桂枝甘草汤证“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则勾画出了一位心悸动、冷汗出的心阳虚病人的形象。大黄 虫丸证的“羸瘦腹满……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则勾画了瘀血患者的形象。这些方证虽然属于定性的指标,但能帮助人们从整体上把握住疾病的本质,有利于正确地处方用药。

方证的着眼点是“人”而不是“病”。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经常使用“其人……”、“……者,……汤主之”的句型,以及“酒客”、“湿家”、“失精家”、“尊荣人”、“冒家”、“淋家”等提法,就是古方证重视“人”的反映。在这些方证基础上研究其病理实质,寻找方证定性定量的客观指标,将大大提高中医用药的准确率。 方证有主证、兼证、类证之分。

所谓主证就是反映方证本质的那些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如桂枝汤证以脉弱自汗为主证,麻黄汤以恶寒无汗而肿为主证。有这些主证的任何疾病都可使用本方。柯韵伯说“桂枝汤为伤寒中风杂病解外之总方也。凡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咸得而主之也”;“头痛、发热、恶寒、恶风、鼻鸣干呕等病,但见一症即是,不必悉具,惟以脉弱自汗为主耳”(《伤寒来苏集》)。所以,桂枝汤可以用于治疗心脏病、发热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多种疾病。

所谓兼证,或称客证,是常伴随主证出现的一些症状或体征,如桂枝汤证多兼发热、关节痛、鼻鸣、干呕等,麻黄汤证多兼见浮肿、气喘、鼻塞等。主证与兼证的关系是主客的关系,没有主证,兼证就不能成立。例如,如果没有脉弱自汗的皮肤病,是不能随便使用桂枝汤的。

所谓类证,是指临床表现相类似的方证。其中有近似证,如小建中汤证与桂枝加芍药汤证、柴胡桂枝汤证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麻黄汤证与麻黄加术汤证等;也有证相同,而程度不同者,如桂枝加芍药汤证与桂枝加大黄汤证、苓桂术甘汤证与真武汤证;更有表现酷似而性质完全相反者,如四逆散证与四逆汤证。类证需要比较鉴别。

2.3 关于方证相应

相应,是互相呼应。有是证,用是方,方与证的关系,是相对应的,两者浑然一体。方证相应是取效的前提和条件,徐灵胎说:“仲景之方犹百钧之弩也,如其中的,一举贯革,如不中的,弓劲矢疾,去的弥远。”(《金匮要略心典·序》)就是说方证必须相应,方证相应了,就是特效方,就是必效方。不对应,就是无效方。

所以,一个中医临床医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标志,就在于能否识别方证或药证。前人常用“丝丝入扣”、“精细”、“绵密”等词来评价名医处方用药的水平,实际上就是评价方证相应的水平。根据方证相应的原则,方剂必须随着证候的变化而变化,证不变方亦不变,方随证转。要做到这一点,方剂的加减就不可缺少。

朱肱说:“仲景伤寒方一百一十三首,病与方相应,乃用正方,科有差别,即随证加减。”(《类证活人书》)徐灵胎也持此观点,他说:“其病大端相同,而所现之症或不同,则不必更立一方,即于是方之内,因其现症之异,而为之加减。”(《医学源流论·古方加减论》)他们所谓的“病”,就是方证,而“科”、“症”则是指“药证”。只有通过加减,才能使方与证达到相应的理想状态。

徐灵胎曾指出临床使用方药的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有药无方。“按病用药,药虽切中,而立方无法,谓之有药无方”;另一种是有方无药。“或守一方以治病,方虽良善,而其药有一二与病不相关者,谓之有方无药”(《医学源流论》)。很明显,这两种毛病的症结就在于忽略了方证相应的原则。

徐灵胎同时也指出正确处方用药的原则:“善医者,分观之,而无药弗切于病情,合观之,而无方不本于古法,然后用而弗效,则病之故也。非医者之罪也。”无论是切于病情或本于古法,都是方证相应的一种表述。要解决有方无药,或有药无方的问题,关键就在于方证相应。

3.倡导方证相应的意义

3.1 方证相应是中医治病的优势和特色

中医学在认识疾病过程中,并没有采用西医学的分析还原的方法,因此治病没有从寻找特异性病因入手,而主要观察和辨别患者的机体反应状态,即使病因不同,主要反应状态相同,也给以相同的方药治疗。另一方面,按西医诊断认为是同一种疾病,由于患者的反应状态不同,所处的方药就不相同。

所以,方证成为中医学诊断治疗的最为重要的单位。对于这个问题,就是在西医学尚未传入的古代,已经有所认识。清代医学家徐灵胎曾说:“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伤寒论类方·序》)。这里所谓的“方之治病”的“病”,就是方证。“病之变迁无定”的“病”,则是指病因。

临床上,疾病谱是不断变化的,但反映机体反应方式的证没有变,抓住证,就能使用古方治今病,即使是那些病因尚不明确或无特效疗法的疾病,中医学依然有其治法,目前用黄连解毒汤治疗脑血管意外,用白虎汤治疗乙型脑炎,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旋菌感染,用小柴胡汤治疗艾滋病等报道,均能说明这一点。

3.2 方证相应是天然药物复方的临床应用原则

天然药物的成分极其复杂,药物下咽究竟起到何种效应?要真正确明其中奥妙,恐怕相当困难。所以,若以实验室的动物实验数据,加上西医学现阶段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去指导对人体的天然药物的传统使用(煎剂、丸剂、散剂的传统剂型),其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更何况,我们让患者服用的是饮片,是没有分离过的天然药物,而且使用的大多是复方,少则三五味,多则一二十味,经过传统的煎煮以后,几乎所有的药物成分均要下咽,所以,希望其中某种成分起作用只是良好的愿望,事实如何又是另一回事了。

科学的态度应当是尊重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总结其中的规律。方证相应的临床应用原则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医重视《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中医学研究,重视前人实践经验继承的缘由所在。

3.3 方证相应是中医诊断客观化的基础和前提

中医客观化的工作,近几十年来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但过分重视理法证的研究,而忽视方药证的研究,也是其中的失误之一。传统的辨证方式较多,但比较客观的应当是方证药证的识别。因为尽管中医的理论哲理较多,但其临床处方用药却非常实在。因为无论是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其最后都要落实到方药上去。

只有通过方药疗效的反证,方能验证其辨证的正确与否。离开了具体的方药,辨证往往空泛而笼统,就成为如清代医家徐灵胎批评一些医生的那样,“袭几句阴阳虚实、五行生克笼统套语,以为用温补之地”(《慎疾刍言》)。如果总结和整理方证药证的识别经验,并使其规律化,就是中医诊断客观化的第一步。以此为基础,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就一定能够找到证的量化的指标,使方证药证的识别更客观和正确。

3.4 方证的识别是经方派中医的基本功

方证识别中的抓主证、辨兼证、析类证等过程,是一项艰苦的思维活动。由于方证的识别具体而细致,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可以使临床思维更为细腻、绵密。尤其是经方的使用,更是中医临床上难度较高的技术,正如徐灵胎所说:“夫经方之治病,视其人学问之高下,以为效验,故或用之而愈,或用之而反害,……”(《医学源流论·禁方论》),所以,方证的识别对于训练辨证论治的能力,培养知常达变的本领,是大有好处的。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方证识别的准确率常与医者的临床经验、思想方法、即时的精神状态等诸多因素有关,故百分之百的、彻底的方证相应仅是理想中的状态。但对经方派中医来说,方证相应永远是临证始终追求的最高境界。

第一次跟随胡希恕先生抄方,见其一上午诊治30多患者,四诊完后皆谓:“此患者为某某方证”;“此患者为某某方证合某某方证……”因我熟悉了用经络脏腑辨证,感到胡老治病奇特,却冒然问之:“老师,您怎么不辨证啊?”已显疲惫的胡老曰:“慢慢给您讲吧!”于是胡老利用星期天给我讲授经方知识,启开了我认识方证之门,渐渐意识到中医还存在经方医学体系。今与同道共切磋。

  • 方证是《伤寒杂病论》的基本构成

历代皆重视《伤寒杂病论》的方证研究,是因书中出现了方证概念,其主要内容以方名证,如桂枝证(第34条,赵开美本,以下同)、柴胡证(第104条)等名称,是以方名证的范例。

《伤寒杂病论》主要构成内容是“证以方名,名由证立,有一证必有一方,有是证必有是方,方证一体”的诸多方证,是论述某方剂的适应证即某方证,如桂枝汤方证、麻黄汤方证、承气汤方证等。凡读过《伤寒杂病论》的人都清楚,它的主要内容是260多个方剂和其适应证,故有人把仲景书以方类证述其概要,如柯韵伯的《伤寒论注》、吉益东洞的《类聚方》、胡希恕的《经方传真》等,把《伤寒杂病论》书中每一方证集中在一起,体悟每一方证,以便于运用和进一步认识方证。

方证概念不但见于《伤寒杂病论》,而且还见于《汤液经法》、《神农本草经》,通过仔细读《伤寒杂病论》和考证可知,方证不但是《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基础,而且是经方医学理论的基础。

  • 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

早在远古时代,没有文字时已口头传承,我们的祖先就根据病后的症状,寻用对应药物治疗,渐渐积累了用什么药治疗什么证的经验,这即方证的起源。后来,当有文字时便记载于书,其代表著作即《神农本草经》。

该书中“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论述,根据症状用相对应的药物治疗,反映了经方方证的起源,书中详细记述了365味药物,以四气五味适用于人体患病后的症状论述,显示了单味药防治疾病的经验,其述证主用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即八纲理论,方证即属八纲理念,标志了经方基础理论的起源。

《神农本草经》对每味药的性味,功能主治的记载,实质是以八纲理论的单方证,如:“瓜蒂:味苦,寒。主治大水……咳逆上气,食诸果不消,病在胸腹中。”而在《金匮要略·痉湿暍》第27条:“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证明是渊源于《神农本草经》瓜蒂的适应证。另《伤寒杂病论》还有很多猪肤汤方证、甘草汤方证等单方方证,说明其产生于远古神农时代。

  • 方证的积累发展产生了六经辨证

古人先用单味药治病,积累了单方方证经验,后来逐渐用复方治疗疾病,反映复方方证经验,这一发展历程者即《汤液经法》。该书在《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记载,证明汉前确有此书,并简述了经方医学特点:“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更进一步说明,经方的复方是用药物的寒热温凉,治疗疾病的寒热虚实,并明确了据疾病病位在表在里的不同,治用不同的方法,使人体阴阳平衡。这里的基本理论即沿用八纲,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

方证的不断积累、不断丰富及分类,孕育着六经辨证理论的形成。一些考证资料已说明,《伤寒杂病论》原序中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是王叔和加入。张仲景不是据《黄帝内经》撰写《伤寒杂病论》,而是由《汤液经法》而成。生于张仲景稍后的皇甫谧确证了这一点,其《甲乙经·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民国时期的杨绍伊考证指出:《汤液经法》一字无遗的保存在《伤寒》中。这样可知,《伤寒》是由古代的方证发展而来,即其主要内容,是经由《本经》的单方证,发展到《汤液》的复方方证,又发展到《伤寒》的复方方证,而发展为六经辨证。

这里要探讨的是,《神农本草经》及《汤液经法》的方证都是八纲辨证,《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是怎么由其发展而来的呢?仔细读仲景书则可得到解答,通过《汤液经法》和《伤寒杂病论》的方证对比研究可求得考证,其中《伤寒杂病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及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提供了有力证据。考证经方发展史说明,汉以前的方证运用,由单方至复方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一直沿用八纲理论。但发展至《伤寒杂病论》增加了半表半里病位概念,治疗上增加了和法,因使八纲辨证上升至六经辨证。仲景最伟大功绩之一,是总结出半表半里理念,由此创建了六经辨证体系。

  • 方证的科学内涵

临床疗效是评价一门医学理论是否科学是关键,方证也是如此。

方证本八纲之理

方证体现了八纲辨证,经方的每一方证,不同于一般的方剂,它既代表了该方药物的组成,亦包括了该方的适应证候。更值得注意的是,标明方药功用性能者为“本草石之寒温”,即以八纲为基础理论;标明证候特点者为“量疾病的浅深”,亦以八纲为理论。经方实践者通过临床反复观察,把有效方证记录下来,每一个方证都是经过几代、几十代反复实践、反复验证取得的经验总结,其科学性通过了历史的考验。可知方证之“方”,是经历史考验之方,方证之“证”是经历史考证之证,方证既涵方药,亦涵相适应的证,既有理,亦有法。

方证是辨证的关键

学习《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功夫,重在掌握各个方证,后世许多经方家对此皆有论述,如陈修园在《长沙方歌括》指出:“大抵入手功夫,即以伊圣之方为据,有此病,必用此方……论中桂枝证、麻黄证、柴胡证、承气证等以方名证,明明提出大眼目。”因此,辨方证是六经辨证、八纲辨证的继续,是更具体、更进一步的辨证,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在于辨方证是否正确。方证相应是临床治病取效的前提,故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把辨方证称之为最高级辨证,把辨方证称之为辨证的尖端,并指出家传秘方亦属辨方证,谓:“众所周知,农村常有以家藏秘方专治某病者,虽于辨证论治毫无所知,但于其秘方的应用,确心中有数(掌握适应证)因而往往有验。不过读者于此必须注意,凡是有验方剂,无论用者知与不知,若分析其主治(即方证),则均属六经八纲的细目,这是可以断言的。”

由于经方的方证来自临床实践,不论是经方派还是时方派,都注重其应用和研究,对其认识也就不断深化,逐渐认识到方证的科学性。如沈自尹认为:“从广义上说,以汤方辨证亦属辨证范围,故称之为方剂辨证……,以药物的系统──方,来调节病理的系统──证,寻找方剂效应值的一体化,就是方剂辨证的涵义所在……一定意义上说,它可概括整个辨证施治的内容。”这里很清楚地指出,辨方证不是简单的对号入座。中药治病,不在用药味多少、药量轻重,而在方证相适应、对应。如何天麟说:“在临证处方时,一般认为对‘症’下药疗效较好,实际亦不尽然。笔者曾治一女孩,因感寒而发热喘咳,脉浮,苔白,初投小青龙汤加杏仁两剂,热平,咳减,但喘仍作,小便甚少。二诊见原方已效,乃加茯苓利水,服后病不减而尿仍少。三诊,前方去麻黄续服,喘咳止,小便亦畅。岳美中治一妇女,慢性肾炎,血尿、尿频、腰痛,投猪苓汤三剂而愈。月余,病又复发,因虑其虚,增入山药一味,病反转重,复用猪苓汤原方而效。后病再复发,又增海金沙一味,竟又不效,再用猪苓汤原方而效。这是反映了辨方证一定要准确。

我国历来重视方剂和其适应证的研究,后世方如潮涌,皆是证明,如《千金要方》、《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等等,其内容主要是讲方证。《伤寒杂病论》因不但有方证经验,而且还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在国内外广为传播,尤其对日本汉方医学影响深远。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决策者要取消汉方医,当时身为西医的汤本求真先生,眼看着亲生女儿因腹泻用西药治疗无效被夺去生命,因之悲愤感慨不已,转而发奋学习经方(初读《医界铁椎》),临床应用效如桴鼓,并结合临床体验,著成了《皇汉医学》,于是又使日本的汉方医学重振旗鼓,使方证对应派成为日本的主流派。

以上可知,方证是由方药和证候以八纲为基础对应的理念,它起源于神农时代,方证的积累丰富,至汉代产生了六经辨证,形成了完整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经方、《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六经辨证理论都是由方证发展而来。经方之源,始于方证,它既属基础理论,亦属临床证治。因此,认识方证,是学好《伤寒杂病论》、认清六经实质的关键。

简便脏腑用药式

一:肝脏

  补肝血: 当归,白芍,熟地,首乌,阿胶,紫河车,黑芝麻,川断,枸杞,

怀牛膝,鸡血藤,大枣,木瓜。

  滋肝阴: 山萸肉,生熟地,枸杞,女贞,旱连草,龟板,柏子仁,杜仲,

阿胶,白芍,沙苑子,鳖甲,乌梅。

  补肝气: 黄芪。

  温肝寒: 吴萸,肉桂,小茴,仙灵脾,荔枝核,大芸,川椒。

  清肝热: 桑叶,龙胆草,黄连,菊花,青葙子,决明子,竹叶,连翘。

  泻肝火: 龙胆草,胡连,川连,黄芩,白芍,青黛,青蒿,茵陈,金钱草,

栀子,丹皮,夏枯草,羚羊角。

  平肝: 菊花,白蒺藜,川楝,天麻,勾藤。

  潜阳: 石决明,珍珠母,生龙牡,灵磁石。

  镇肝: 代赭石,灵磁石。

  熄肝风: 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羚羊角,勾藤,天麻,白蒺藜,僵蚕,

全蝎,蜈公,地龙,蝉蜕。

  疏肝郁: 柴胡,香附,郁金,青皮,枳实,川楝子,橘叶,木香,元胡,

沉香,薄荷,白蒺藜,旋复花,苏梗。

  伐肝瘀: 川芎,桃仁,红花,三棱,文术,乳香,没药,五灵脂,泽兰。

二:胆

  温胆: 酸枣仁,生地,萸肉,陈皮,半夏,生姜,干姜,当归,五味子。

  清胆: 青蒿,黄芩,柴胡,青皮,郁金,香附,川芎,金钱草,苦参,栀子,

茵陈,竹茹。

泻胆: 龙胆草,茵陈,黄芩,川楝,栀子,青蒿,川连。

三:心

  养心血: 柏子仁,枣仁了黄,元肉,丹参,麦冬,当归。

  安心神: 白芍,龟板,浮小麦,阿胶,紫河车,百合,首乌,合欢花。

  助心阳: 桂枝,肉桂,附子,薤白,干姜。

  益心气: 人参,黄芪,党参,茯神,五味子,远志,炙甘草。

  镇心神: 朱砂,琥珀,珍珠母。

  开心窍: 菖蒲,远志,郁金,牛黄。

四:小肠:

  温小肠: 小茴香,木香,乌药,肉桂。

  清小肠热: 木通,泽泻,栀子,黄芩,灯芯,瞿麦,化石,赤小豆,苦参,

赤苓,小蓟,蒲黄,车前子,茅根,猪苓。

五:脾:

  补脾气: 人参,黄芪,党参,白术,扁豆,炙草,升麻,葛根,苡仁,莲子。

  温脾阳: 干姜,苍术,白术,吴萸,肉叩,半夏,砂仁,白叩仁,草叩,

益智仁。

  养脾阴, 山药,黄精,芡实,白芍,蜂蜜,大枣。

  清脾热: 黄连,连翘,大黄,石膏,山栀,芒硝,西瓜。绿豆。

  燥脾湿: 苍术,白术,苡仁,半夏,厚朴,茯苓。

  理脾气: 陈皮,砂仁,叩仁,香椽皮,木香,藿香,佩兰,厚朴,枳壳,

大腹皮。

  消脾积: 枳实,大黄,山查,神曲,麦芽。

六:胃:

  温胃阳: 附子,肉桂,砂仁,草果,白寇。

  益胃阴: 石斛,麦冬,花粉,玉竹,芦根,乌梅,沙参,生地。

  清胃热: 石膏,知母,川连,大黄,滑石,大青叶,芦根。

  散胃寒: 良姜,生姜,丁香,草叩,荜澄茄,肉桂心。

  消食积: 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莱菔子。

  泻胃实: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槟榔,二丑。

  降胃气: 沉香,丁香,柿蒂,枇杷叶,半夏,竹茹,乌药。

图片

七:肺

  滋肺阴: 沙参,麦冬,天冬,山药,阿胶,百合,川贝,石斛,花粉,黄精,

玉竹。

  补肺气: 人参,党参,黄芪,甘草。

  敛肺气: 五味,白果,诃子,乌梅,米壳,白芍。

  止肺血: 白芨,仙鹤草。

  通鼻窍: 辛荑,苍耳子。

  温肺寒: 麻黄,苏叶,细辛,干姜,生姜,紫苑,冬花。

  清肺热: 桑叶,黄芩,知母,栀子,瓜蒌皮,桑皮,地骨皮,生石膏,

芦根,茅根,枇杷叶。

  宣肺气: 杏仁,桔梗,前胡,射干,牛蒡子,桑叶,蝉蜕,百部。

  清热痰: 知母,瓜蒌,天竺黄,竹沥,胆南星,射干,白前,黄芩,芦根。

  温寒痰: 白芥子,半夏,细辛,陈皮。

  化痰核: 夏枯草,贝母,瓦楞子,牡蛎。

  泻肺水: 葶力子,桑白皮,二丑,冬瓜皮。

八:大肠

  涩大肠: 赤石脂,诃子,乌梅,肉叩,莲肉,芡实,煅龙牡,伏龙肝,

米壳,石榴皮,椿白皮。

  清肠热: 黄连,黄柏,黄芩,秦皮,苦参,白头翕,败酱草,马齿苋,

槐花,地榆,柏叶,连翘,大黄,芒硝。

  润肠燥: 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瓜蒌仁,大芸,当归,玄参,

麦冬,生地。

  杀肠虫: 使君子,苦楝皮,雷丸,南瓜子,槟榔,鹤虱,榧子。

九:肾

  滋肾阴: 熟地,龟板,阿胶,女贞,旱莲草,山萸肉,玄参,天冬,枸杞,

黄精,紫河车,怀牛膝,制首乌,桑寄生。

  温肾阳: 鹿茸,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脾,故子,巴戟天,肉丛蓉,

狗脊,继断,沉香。

  固肾精: 金樱子,桑螵蛸,菟丝子,芡实,莲须,五味子,龙骨,牡蛎,益智仁。

  填肾精: 鹿茸,鹿角胶,紫河车,阿胶,龟板胶。

  壮筋骨: 杜仲,川断,狗脊,牛膝,骨碎补。

  泻相火: 知母,黄柏,泽泻,丹皮,地骨皮,玄参。

十:膀胱

  固膀胱: 龙骨,益智,鹿角霜,桑螵蛸,白果。

  温膀胱: 茴香,肉桂,乌药,沉香,山萸肉,荜澄茄。

  利水: 茯苓,猪苓,泽泻,木通,滑石,防己,地肤子,车前子,通草,

冬瓜皮。

  通淋: 扁蓄,瞿麦,海金沙,土茯苓,金钱草,木通,滑石,甘草梢,

芒硝。

(0)

相关推荐

  • 解读“太阳经”

    原创 徐远怀 星光片羽 2021-10-30 作者:徐远怀 文章字数:2100字 阅读时间:7分钟 自从在林佳明老师那里,学了"胡冯伤寒六经辨证"后,今天,第一次对外讲" ...

  • 我用经方的体会|做一代经方传人(二)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   林佳明 冯世纶经方传承班 做经方一代传人 案例 三 病史:苏XX,男,62岁,因"失眠焦虑,坐立不安3年,加重9个月"来诊. 患者多年前经商失败患上& ...

  • 浅析“半表半里”的实质

    半表半里是经方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历代伤寒学家探讨的焦点之一.<伤寒论>中的相关论述见于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 ...

  • 【黄煌】论方证相应说及其意义

    方证相应说是探讨临床处方药物应用规律的学说之一.该学说首见于<伤寒论>,后经众多医家的发挥,成为中医临床的原则和方法.方证相应说强调方与证的对应性,证以方名,方为证立,方随证转;临床上重视 ...

  • 娄绍昆:出汗与否对于方证辨证的意义

    患者的汗出或不汗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症状.譬如对于太阳病的方证鉴别,<伤寒论>就依据汗出与否来鉴别是太阳中风桂枝汤证还是太阳伤寒麻黄汤证.正如宋本第13条和第35条所云:"太阳病 ...

  • 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儿,或许每天能赚10万、...

    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儿,或许每天能赚10万.100万,1000万. 我是商人. 商人证明自己成功的方式太简单了. 多赚钱,多喝酒,多抽烟,多打P就行了. 自从我放弃了喝酒,抽烟,打P,很多朋友就消失了. ...

  • 最常用的50个方证丨小建中汤(桂枝汤 增芍药 饴糖)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饴糖45克(分冲) [用法]水煎五味,汤成去滓,内胶饴,更上火上消解,温服.呕家不可用建中,以甜故也. [方解]桂枝加芍药汤原治腹满痛 ...

  • 练习高难度的瑜伽体位法有何意义?

    练习瑜伽体位法应该"隔三差五,回到基础",重视基础体位的练习,因为往往基础的体位的掌握和精进才是真正的"高级"的练习.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基础是重点,&quo ...

  • 桂枝汤及其加味方方证分析

    临证加减再变通,是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的原则之一.一些配伍合理.用药简约.疗效确切的经典名方(可称为"母方")在临床运用时,往往会根据患者个体病证特征进行化裁,从而变化产生许多新的有效 ...

  • 2021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最新政策--解读及意义

    3月24日召开的部署实施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激励企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支持企业创新有关举措,会议决定: 1. 今年1月1日起,将制造业企业研发 ...

  • 上市白酒企业的研发投入有哪些意义?

    2020年A股19家白酒股上市公司洋河股份与五粮液研发费用投入过亿元,分别为2.6亿元.1.31亿元.研发费用增速较高的口子窖,主要侧重基酒和成品酒分别组织生产:舍得酒业加大研发的工艺包含14道关键控 ...

  • 三星堆考古惊艳世界!而江西的七星堆,对考古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知".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的最新挖掘成果再次惊艳世界,造型大胆的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以及青铜神树.象牙等500余件出土文物都透露着神秘的气息. 三星堆遗址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