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运化是天职,水谷水湿两相宜

仓廪之官有实权 得罪脾脏很难堪

首先需要说一句题外话,西医解剖人体也有脾这个器官,但与中医说的脾不是一回事。在西医解剖学中,脾是血液循环中重要的过滤器,能清除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和血小板。脾脏还有储血、调节血量和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脾为实质性器官,质软而脆,若受暴力作用,易破裂出血而成为急腹症。因为现代医学中的脾脏仅是一个解剖学中的组织器官,故切除脾脏后并不会影响人的生命。

中医中的脾不是上面说的脾,中西医学之间对脾有不同解释,只是因为两种体系是属于不同的医学体系罢了,对于我们大众来说,并不是对立的是非。

那么在中医的五脏六腑中,脾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看五脏中的脾。

脾是一个“实权”很大的职位,在中医里称为“仓廪之官”。“民以食为天”是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话,谁掌握了粮食就掌握了百姓的命脉,在我们人体中,脾就是这样一位掌握了其他脏器“命脉”的脏器。人出生以后,饮食水谷是机体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也是化生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根本。所以说,脾为“仓廪之官”,与我们后面要说到的胃为“水谷精微之仓”、“气血之海”,根据这两方面就完全可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互相为表里 胃气降浊脾升清

人的五脏六腑互为表里,六腑为表,五脏为里,六腑中的胃和五脏中的脾是对应的,脾胃也互为表里,胃为表,脾为里。

胃主纳,脾主化。也就是说胃是负责吸收食物,脾是负责运化食物的营养成分。

胃主降,脾主升。完全的说法应该是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消化饮食就是脾胃协调升清降浊的过程。胃气以下降为顺,把初步经过“消”的饮食(包括食物残渣)继续推向下行,即所谓“降浊”,它和脾的“升清”作用是相反相成。如脾不升清就会导致胃气不降,就会出现呕吐等症状。

胃受纳食物、腐熟水谷,为脾的运化打下基础;脾运化的水谷精微营养全身,又为胃继续受纳与腐熟水谷提供能源。如果胃不能很好地腐熟,必然影响脾的运化;若脾不能正常的运化,同样会影响胃的受纳。

就脾升胃降而言,脾升,既能使饮食之精微输布周身以及升托内脏,又能协助胃气下降,使浊气得以下行。而胃降,不仅能使水谷之浊气下达小肠,而且又能协助脾气升清,使水津四布。如果胃气不降,不仅出现食停中脘的胀满症,也会出现脾不升清的肢倦乏力等症状;反之,若脾气不升,不仅出现运化失职的湿浊中阻,也会出现因脾不升清而致胃气不降的嗳气、呕吐等症状。

同样,在胃燥脾湿两者之间,胃为阳(燥)土,喜润而恶燥;脾为阴(湿)土,喜燥而恶湿。脾得胃燥,才能运化水谷精微;胃得脾湿,才能受纳腐熟水谷。

所以脾和胃就是一个各司其职的整体系统,这是中医对付脾胃病优越于西医治疗胃病的地方,尤其是用中医的思维和原则保养脾胃,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脾主运化是天职 水谷水湿两相宜

中医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精微”,因而是人身气血生化之源,并具有“统血”的功能。我们可以从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两大方面来认识脾。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主运化、主统血、主升等几个方面,我们逐一来看一看。

首先是主运化

运就是有运送、布散的意思;化,有变化、消化、生成的意思。脾主运化就是将食物消化成为精微物质并将其运输、布散到全身。这些功能需胃和小肠等的配合,食物首先是进入胃,经过胃的腐熟加工,然后进入小肠,把“清”的和“浊”进行分离,各行其道,脾就是负责输送“清”的成分送至全身,供应各脏腑器官的营养。

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水湿是指人体内的水液。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布散和排泄、代谢平衡的作用。这个作用很重要。

摄入到体内的水液,需经过脾的运输转化,气化成为津液,并输布于肺,通过心肺而布达周身脏腑器官,发挥其濡养、滋润作用。另一方面,脾还要将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后多余的水液,及时地输送到相应的器官(如肺、肾、膀胱、皮毛等),变成汗和尿液被排出体外,也就是说,“一进一出”都是脾的职责。因此,在水液代谢的全部过程中,脾都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促进着水液的环流和排泄。

运化功能,主要依靠脾气的作用——这里说的脾气不是我们平常说的“脾气”——如果脾气健运,则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以及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功能才能旺盛,水液输布、排泄才能正常,体内的水液才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相反,如果脾失健运,就会出现腹胀,便溏(也就是大便不成形),倦怠等消化失常的症状,严重的话,还会引起水液代谢失常,进而产生多种水湿停滞的病变,如浮肿,痰饮,泄泻等症状。

其次是脾主统血

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在脉内循行。脾统血的机理,实际上是脾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因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旺盛,就能保证体内气血充足,气能摄血,这样,生成之血就能在脉管内运行。若脾气虚弱,统血功能失职,血液运行将失其常规而逸出脉外,以致出血,如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中医学习惯将这种因脾虚而引起的出血病证称为“脾不统血”。这种出血的特点是:血的颜色浅淡,出血时间较长,出血多在身体下部等。也因为浅淡,往往不会受到重视;在身体下部是指夹杂在大小便中,这也有一定的隐蔽性。对于脾不统血,临床常采用补脾益气、引血归经的方法治疗。

再次是脾气主升

脾气主升,即脾气的功能特点以向上升腾为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脾主升清。我们前面多次提到,人体中的气和液,都有清浊之分。脾的升清功能正常,则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足够的物质营养,功能活动才能强健。若脾的升清作用失职,则会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如果清阳不升,或者清浊不分就会出现遗精,带下,腹胀,腹泻。

脾气主升的另外一层含义是维持人体各内脏的正常位置。人体的脏腑,在体内都有固定的位置,如肾位于两侧腰部,胃位于脘部,子宫位于下腹部等。中医学认为,脏腑之所以能固定于一定的部位,全赖脾气主升的生理作用。这是因为,支持和固定这些内脏的肌肉、韧带、筋膜,也要依靠脾运化生成的水谷精微的充养,才能强健有力。假设脾气不升,甚至下陷,就会出现肾、胃、子宫等内脏的位置下移或脱肛等。其病变基础是韧带、肌肉松弛,失去对内脏的牵引作用。实验证明,内脏下垂与脾虚的程度成正比。对此种病变,常采用补中益气、兼以升提的方法治疗,常用补中益气汤。比如临床上面,对于胃下垂等脏器下垂的患者,辨证后给予补中益气法治疗,常可以收到满意疗效。

脾为“仓廪之官”主运化 减肥、增肥皆调他

中医里讲脾为仓廪之官,是人的后天之本,全身气血化生之源,身体的所有生理活动都由脾来“买单”。脾主运化,在人的身体里它与国家的财政部职能很相似,既要运化水谷,参加身体建设,为身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运化水湿,防止体内水涝成灾。

脾的功能正常,全身的气血就会充盈,身上的肌肉就会丰满而有弹性,这时即使是体重较大,也不会让人看起来有臃肿肥胖的感觉。

如果脾运化水谷的功能不正常,不能为气血津液化生提供能量,表现在肌肉,就会显得较为瘦削,全身皮包骨,这样的人即使吃的很多仍会瘦得可怜,属“善食而瘦”型;如果运化水湿的功能较差,就会在身体里形成洪涝灾害,到处淤泥堆积,赘肉横生,属“少食而肥”型,这样的人吃的很少但胖的速度却一点都不慢,常自嘲喝水都长肉,而且我概括这种人的典型特征就是“走路气喘,下楼腿软”。

对于“少食而肥”者,常会出现全身疲乏无力、四肢沉重或关节疼痛,头脑不清,面出如油,嘴巴粘腻无食欲,口渴但不想喝水,舌苔较厚,小便不利,大便溏泻等症状;“多食而瘦”者,则是浑身没劲但不沉重,皮肤干瘦,口渴但能饮水,舌苔薄白而不厚,小便通利,大便干或泄泻等。

脾集运化水谷和水湿的功能于一身,所以在现实中两者不能截然分开,经常是相因为病,可见,“少食而肥”和“多食而瘦”也不是绝对的,只是看偏向于哪个。

早在《脾胃论》中就有“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脾虚则肌肉削……”的记载,可见,身体的过胖和过瘦都是因为脾脏的失调造成的,只是大多数人没去注意罢了,很少有人会从脾脏来找缘由。
中医里讲脾为仓廪之官,是人的后天之本,全身气血化生之源,身体的所有生理活动都由脾来“买单”。脾主运化,在人的身体里它与国家的财政部职能很相似,既要运化水谷,参加身体建设,为身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运化水湿,防止体内水涝成灾。
脾的功能正常,全身的气血就会充盈,身上的肌肉就会丰满而有弹性,这时即使是体重较大,也不会让人看起来有臃肿肥胖的感觉。
如果脾运化水谷的功能不正常,不能为气血津液化生提供能量,表现在肌肉,就会显得较为瘦削,全身皮包骨,这样的人即使吃的很多仍会瘦得可怜,属“善食而瘦”型;如果运化水湿的功能较差,就会在身体里形成洪涝灾害,到处淤泥堆积,赘肉横生,属“少食而肥”型,这样的人吃的很少但胖的速度却一点都不慢,常自嘲喝水都长肉,而且我概括这种人的典型特征就是“走路气喘,下楼腿软”。
对于“少食而肥”者,常会出现全身疲乏无力、四肢沉重或关节疼痛,头脑不清,面出如油,嘴巴粘腻无食欲,口渴但不想喝水,舌苔较厚,小便不利,大便溏泻等症状;“多食而瘦”者,则是浑身没劲但不沉重,皮肤干瘦,口渴但能饮水,舌苔薄白而不厚,小便通利,大便干或泄泻等。
脾集运化水谷和水湿的功能于一身,所以在现实中两者不能截然分开,经常是相因为病,可见,“少食而肥”和“多食而瘦”也不是绝对的,只是看偏向于哪个。

“肺朝百脉”的含义

《黄帝内经》认为“肺朝百脉”。这到底是肺的什么功能呢?这里面到底有哪些值得探讨的道理呢?笔者想结合经络理论的研究成果简述之。现在,不少人对“肺朝百脉”的理解是有问题的,认为“朝”是朝向,“肺朝百脉”的意思是肺朝向所有的血管,把“脉”当作了血管。

这个“脉”字,在中医某些理论中确实有点语焉不详,有的时候说的是血管,有的时候似乎又是在说经络。其实,“肺朝百脉”中,肺主要朝的是经络。此处的“朝”通“潮”,如《素问·五脏生成论》:“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潮汐)也。”

的确,肺跟血液循环有关系,因为我们吸进去的氧气,要在肺的毛细血管里面跟血液结合,变成包含氧气的血液,再到心脏里面,心脏就把血液泵到全身去,供全身使用。但是启动这个功能主要不是靠肺,而是心脏。

中医说呼吸与经络运行相关。例如《难经》开首就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那么古代中医为什么没说心一跳脉行多少?按照现在西医讲,应该是心一跳,我们血管里的血液行多少。中医说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这个速度很缓慢,三寸而已。为什么?因为所说的这个是经络,不是血管,跟血液没有关系。

中医界一直在研究经络到底是什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张维波教授有个结论:经络是体内组织液流动的通道。我们体内的液体,除了血管中的血液,还有组织液。比如有时皮肤破了,流出的水不是红色的,是浅黄色或半透明的液体,这就是组织液(中医叫津液)。

西医一般认为,这些广泛分布在组织间隙里的液体是死水一潭,不流动。但现在北欧有一个学派认为它是流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引进了他们的测量方法:把放射性同位素打到猪的机体里边,然后拍照。结果发现,放射性同位素是沿着一定的线路行走的,在这些线上汇集的地方就是中医所说的穴位,行走的线路就是中医所讲的经络。在这些线路里面,营养物质在朝全身输送,不仅是血管在输送,组织液也在输送。

就如同海里面有暗流一样,人体也有这样的管道(经络),管道会透过一些筋膜、肌肉把营养物质带到全身各部位去,同时,为体表提供防御物质。为什么针灸、按摩、拉筋等治疗起作用?它们都促进了通道畅通,组织液的流动改善了,经络通畅了,身体才能健康。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调理胃病或者肝病,却是针刺脚上肝经的穴位。因为它是经络通道不通了,用针刺一下,刺激身体,身体马上就知道哪儿有问题了,自己开始修复,修复以后肝经通畅了,气血就能运行过去了,脏腑的功能也得以改善。

那么,这些管道流动的动力从哪里来呢?研究者发现,这些管道通向肺,它们的动力来自于肺,是肺的一呼一吸推动它们行走的,与“一呼一吸脉各行三寸”相一致。笔者认为,这才是“肺朝百脉”的真正含义。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唱出肺“通调水道”一曲。

一、肺“通调水道”的内涵

肺“通调水道”,乃是指肺能疏通调理全身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的道路,主要包括两大水道系统:一是由肺到皮毛、腠理,称为外水道系统,一是由肺到中、下二焦,称为内水道系统。众所周知,肺“通调水道”是靠肺的基本生理功能——宣发和肃降来调节。宣发,其势向上向外,性为阳;肃降,其势向下向内,性属阴。肺具有这种双向性功能调节的特性,从而治节着人体津液的运行。

水液经脾(胃)上注肺,与自然界清气化合,分别为清、浊两部分。水液之“清”,由肺宣发到皮表肉腠及头面诸窍,代谢后作汗外泄,因 “清”属阳,故由阳性功能调节,所谓“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素间·决气》篇);水液之“浊”,经肺肃降到中、下二焦及体腔脏腑,代谢后化为尿排出,因“浊”为阴,故由阴性功能治理,所谓“天气下为雨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人身水液之运行,主赖肺之宣、降二功调节,肺宣发则调节外水道,肺肃降则通达内水道,两大系统相辅并行,不可偏废。

需要指出的是,对肺“通调水道”,王冰注云:“金气通肾,故调水道。转注下焦,膀胱禀化,以为溲矣。”尔后,张介宾等均遵此说,认为肺“通调水道”,仅指肺将水液疏通到下焦膀胱。笔者认行,此释恐为观下文方“下输膀胱”一语而云,未注全面揭出肺“通调水道”的内涵。

如上所述,肺宣发,使水液疏散到体表;肺肃降,使水液降达到膀胱。若如王氏所云,则只言肺“肃降”而不言肺“宣发”,肺果如此“通调水道”,则水液代谢必失权衡,头窍及皮腠亦因之罹患燥疾,故不可望“下输膀胱”一语,便断谓此乃肺“通调水道”之唯一途径!

二、肺“通调水道”的意义

下文曰:“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指出了肺“通调水道”的意义所在。肺“通调水道”,役使水精四布周身皮毛,通灌五脏之经脉。首先,肺通调外水道系统,布散水津,使头面诸窍、皮毛腠理俱得其养,以发挥视听言嗅、卫外开合等功能。

其次,肺通调内水道系统,输送水液以供脏腑功能之需。盖肺位最高,乃水之上源,肺气通降,则五脏六腑俱戴其泽,犹田禾沐浴天之雨露也。因此,“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一语,实际上也是指出肺 “通调水道”功能的两个作用途径,正如张志聪所说:“水精四布者,气化则水行,故四布于皮毛;五经并行者,通灌于五脏之经脉也”(《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三、肺“通调水道”应“合于四时”

下文又曰:“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指出肺通调水液之运行,须应合于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这种“应合”,乃是反映在阴阳两大水道系统间的协调对四时寒暑的变迁所作出的适应性调节上,调节及时,才能维持正常的水液代谢过程,所谓“揆度以为常也”。夫天寒地冰,阴气隆盛,人应其候,以阴候助阴功,故肺叶闭敛,其肃降功能加强,调节水液以通调内水道为主,水液历经中、下二焦,下输到膀胱,由是机体尿液增加。相比之下,肺宣发功能因气候之遏而减弱,外水道系统作用减小,于是皮腠密闭,汗液减少,所谓“寒则腠理闭,气不行”(《素问·举痛论》)。故在冬日寒冷季节,人每多尿少汗。若天暑地蒸,阳气隆盛,人应其候,阳候助阳功,故肺叶开启,其宣发功能占优势,调节水液以通调外水道,水津散透油膜脂络,外达皮腠。于是机体汗液增多,所谓“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素问·举痛论》)。相对说来,肺肃降功能因其特性与气候相逆而减弱,内水道系统作用亦因之减小,水液大部分不能下输膀胧,因此尿量减少。故在夏日暑热季节,人每多汗少尿。《灵枢·五癃津液别》指出:“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可谓是对肺“通调水道”合于四时阴阳寒暑的最好说明,同时也证实了人体阴阳两大水道系统的客观存在。

四、对“下输膀胱”一语的辨析

或曰:肺“通调水道”既括内、外两大水道系统,为何经文只言“下输膀胧”一道而未言“外输皮毛”一途呢?答日:经文在这里只所以但言“下输膀胱”一道,无非是强调说明内水道系统在肺“通调水道”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第一,从脏腑与皮毛的生理功能之主次而论,脏腑的功能要比皮毛的功能重要得多,而作为主要供给脏腑所需水液的内水道系统,自然就比外水道系统重要。第二,从人体水液代谢受四时气候影响上讲,虽然随着寒暑的变迁,体内阴阳两大水道系统作用大小不同,但是,不论寒冷或暑热之季,内水道系统的功能都能明显地表现出来,只是寒强热弱罢了。

因此,排尿在一年四季始终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外水道系统的功能在四时中就不总是那么显而易见,尤其在冬天,肉眼下常看不到出汗现象,故经文在这里着重强调“下输膀胱”一途,是十分必要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