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肾病为何服药不佳?中医2药方蛋白转阴,中药能替代激素吗?

肾脏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是水肿和大量蛋白尿,还会出现-系列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上升、容易感染及各种血栓相关症状等。

目前尚无明确而有效的预防肾病综合征的方法。当出现水肿、尿泡沫增加、尿量减少、腹胀、体重增加等症状时,诊断主要依据症状及检查血生化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尿常规指标。

其治疗主要包括综合治疗、对症治疗、免疫抑制及并发症的防治。多数患者使用西药即可控制病情,也有部分患者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而临床配合中药调理,不仅药物作用发挥良好,而且发生逆转,甚至康复。

男童肾病服药不佳,中医辨证用方剂控制蛋白尿

病例(医案):xxx,男,12岁。2020年3月4日,因发现蛋白尿到当地医院就医,检查后诊断为肾炎性肾病,住院治疗,曾先后应用肾炎四味片、激素等药物,因疗效不佳,到中医医院求医。

来诊时患儿满月脸、胸闷纳呆、舌质暗苔腻、脉细满,每天坚持服激素类药。检查显示:蛋白(++++),胆固醇为9毫摩尔/升,血浆蛋白为48克/升,被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因服用激素导致体内升降出入功能紊乱,气血痰湿瘀滞经隧。中医治疗首先要清利湿邪,等到痰湿祛、脉络通,升降条达后再进补。

药方用《新加越鞠汤》加味(经验方)。包括:白术、生薏苡仁、制香附、郁金、栀子、天竺黄、连翘、赤小豆、蒲公英、茯苓、泽泻、白茅根等,水煎服,每天1剂。服用6剂后,腻苔袪除,饮食正常。蛋白(+++)。按原方继续服用1个月,饮食增加,但饭后腹胀,且腰酸乏力,脉细缓,舌质淡、苔薄。中医认为邪祛正衰、脾胃虚弱,可遣用补益之剂。儿童进补宜循序渐进,应当先益气健脾,佐以渗湿。

点击加载图片

药方用《玉屏风散》加味。包括:生黄芪、白术、防风、生山药、赤小豆、薏苡仁、茯苓、天竺黄、地龙、益母草、芡实、麦芽等。水煎服,每天1剂。激素减量每天5片。药方稍作加减,连续服32剂,病情明显好转,饮纳正常,蛋白(++)。患儿夏天着衣较常人多,四肢欠温,活动稍多,腰酸体困,舌质淡胖,脉细缓。中医认为脾肾阳虚,因长期摄入外源性激素类药物,反馈性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脉证合参,可应用补肾益脾方药。

药方用《玉屏风散》加味。包括:生黄芪、白术、防风、山药、莲子肉、荧实、覆盆子、枸杞子、地龙、益母草、制附片、陈皮等。水煎服,每天1剂。激素类药减量每天4片。复诊患儿症状稳固好转。蛋白(+)。激素等药减量每天3片,患儿禁忌食生冷,活动量不可过度。在药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入帮助袪除尿蛋白的药,调整方药。

药方包括:生黄芪、白术、防风、乌梅炭、冬虫夏草、芡实、莲子肉、赤小豆、益母草。药方略作加减,连续服42剂,病情趋愈。激素类药减至1片。患儿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蛋白(±),血浆蛋白69克/升,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病愈。继续巩固疗效,杜绝病情反复,采取益气固肾、佐以渗湿和胃的方剂善后,拟用巩固药方,包括:生黄芪、白术、防风、生山药、薏苡仁、白果、芡实、乌梅、莲子肉、连翘、赤小豆、郁金等。水煎服,每天1剂。连续服用60剂,停用激素类药。长期随访患儿,病情稳定未复发。

为何用激素类药控蛋白不佳?如何通过中药调理替代激素?

专家点评:患儿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易致免疫功能低下,经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咽炎。此时如果坚持服用益气固表、培本固肾、渗湿和胃之剂,既可巩固疗效,又可防止复发。

因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致使人体阴阳失衡,升降功能失调,脏腑功能失司,气血痰湿热邪郁结体内,由此而造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下郁阻,中焦闭结,中土不化而出现胸膈痞闷,脘腹胀满,形体肥胖,体倦乏力等不适。

点击加载图片

中医学上,李东垣认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朱丹溪称“凡郁皆在中焦”,应给予患者发越郁结、调理中焦,创制《新加越鞠汤》,药物包括:苍术、茯苓、薏苡仁、香附、郁金、丹参、栀子、连翘、升麻、枳壳、神曲、生姜、大枣。药方通过清热化瘀、调畅气机、健运中焦,达到发越郁结的目的。

激素类药物类似纯阳药,进入人体后,起到取代真阳的作用,使机体内部产生依赖性,因此激素减量时,可出现脾肾阳虚。《撤减激素汤》药物包括:黄芪、白术、防风、山药、莲子肉、荧实、白果、乌梅、山茱萸、仙茅、仙灵脾、肉苁蓉、鹿茸、益母草等,药方经合理配伍,可达到温壮肾气、培补脾土、敛精固精的功效,可焕发脾肾生发之气,增强脾肾功能,逐步袪除对激素的依赖,从而取代外源性激素。

(东方红星,文/李烈,医师/张振忠;约1800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