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有一竹简,让学者惊喜万分:摧毁匈奴的女英雄,终于找到了

中国上下五千年,最不缺少的,就是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2000多年前的西汉,我们的华夏先民们曾面临着一个强大而狡猾的敌人——匈奴的威胁。为了击败匈奴,有一群女子为汉朝付出了自己的一切,而其中尤以冯夫人为佼佼者。
为了击败匈奴,汉武帝秉承前代人的智慧,确立了“断匈奴之右臂”的方针。也就是要将“匈奴右地”——河西走廊和西域,从匈奴的手中夺过来。
首先,汉武帝发动河西之战,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其后,汉武帝又发动大宛之战,他以获取汗血天马为名,派遣数万大军,穿越了整个西域,并将汉朝的军事力量投送于帕米尔高原以西的中亚。
就这样,汉朝不断向西域地区释放着自己的力量,而原本从属于匈奴的西域,也逐渐向汉朝一方靠拢。然而西域地区毕竟太远,在当时的条件,汉朝还是有些鞭长莫及。因此,汉武帝决定扶植一个西域强国,让他们成为汉朝的盟国,从西面威胁匈奴的腹地。
经过选择,汉武帝决定结好与当时西域最强的国家——乌孙。乌孙,乃是今天哈萨克族的先民,居住于今天新疆的北部。据《汉书 · 西域传》统计,西汉时乌孙国拥有约63万人,而其他西域各国总共不过32.5万人。即乌孙的人口比西域其他国家的总人口多近1倍。
相比于其他城邦式的西域国家,乌孙更接近于一个游牧国家,其政体与匈奴相同。由于乌孙实力较为强大,因此他们仅仅只是在表面上服从匈奴的领导,而实际上却“取羁属,不肯往朝会”。也就是说,乌孙具有一定独立性。
一开始,汉武帝希望乌孙能举族迁徙至河西地区,为汉朝防御边境。遭到拒绝后,汉武帝决定重新祭出和亲政策。元封年间,汉宗室女江都公主刘细君嫁至乌孙,以为昆莫(乌孙国的王号)猎骄靡的右夫人。
汉朝用和亲的方式拉拢乌孙,让匈奴大为恐惧,于是匈奴单于同样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猎骄靡。一时间,汉朝公主和匈奴公主同时侍奉猎骄靡左右,真是好不威风。
由此可见,乌孙一方面在汉朝与匈奴两大势力之间搞平衡,同时又想利用两大势力抬高自己。尽管如此,汉王朝联合乌孙,制约匈奴的最初目的已基本达到。
由于年事已高,猎骄靡实在无法消受年轻的细君公主。于是,他让自己的孙子军须靡“继承”了汉朝公主。对于细君公主来说,虽然军须靡和自己年纪相仿,但毕竟是自己的孙辈,两人的婚配简直形同乱伦。对此,细君公主曾极力向汉武帝争辩,但为了大局,汉武帝仍让她“从其俗”。
猎骄靡病逝后,军须靡继承了昆莫的位置。然而细君公主却因思乡和水土不服,不幸病逝于遥远的西域。为了维护与乌孙的关系,汉武帝又将楚王之女刘解忧作为和亲公主,嫁给了军须靡。
与解忧公主一同前往的,还有一名姓冯的侍女——冯嫽,而正是这位低贱的侍女,却为国家立下了难以想象的功劳。
相比于整天自怨自艾的细君公主,解忧公主积极参与政治,竭力将丈夫拉到汉朝一边。而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冯嫽,则成为解忧公主最大的军师。为了让冯嫽名正言顺地参与国家大政,解忧公主以王后的身份,将她嫁给了位高权重的右将军。
这样,解忧与冯嫽在乌孙王廷内外连成犄角之势,不断压缩匈奴公主在乌孙的政治空间。由于冯嫽知书达礼,聪慧而富有见识,因此博得了乌孙上下一致的认可,并被尊称为冯夫人。
由于解忧和冯在乌孙的出色努力,匈奴势力被彻底排挤出乌孙。匈奴见乌孙倒向汉朝,大为恐惧,于是向乌孙下达最后通牒,要求交出解忧公主,否则便派大军讨伐。其后,解忧公主紧急向汉宣帝和霍光求援,要求汉朝保护乌孙。
汉宣帝得到消息后,立即派范明友等五将军,率领18万大军大举讨伐匈奴。而常驻乌孙的汉使——长罗侯常惠则带领乌孙军队从右侧进行夹击。在汉朝和乌孙的联合攻击下,匈奴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惨败,损失数万兵马。
元康二年(前64年),乌孙为进一步加强与汉的联系,防止匈奴反扑,乌孙昆弥翁归靡拟立汉之外孙元贵靡为嗣,并请求“得令复尚汉公主,结婚重亲,畔绝匈奴”。汉宣帝答应了此次和亲,并以解忧公主弟弟的女儿——刘相夫为和亲公主。
谁知和亲队伍走到半路,却得到翁归靡去世的消息。而由于元贵靡年幼,缺乏朝臣的支持。因此乌孙旧臣们将翁归靡的堂叔——匈奴外孙泥靡(即狂王)立为昆弥。一时间,汉朝在乌孙的经营,有前功尽弃的风险。
但是狂王泥靡畏惧汉朝的讨伐,因此仍然以乌孙习俗,“继承”了解忧公主,并产下了一个孩子。不过打从心底,泥靡仍偏向于匈奴,因此与解忧公主矛盾重重。为了汉朝的利益,解忧公主联合乌孙贵族,为残暴的泥靡设下了一场鸿门宴,并将其刺成重伤。
泥靡受伤后逃跑后,立即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而前代国王翁归靡的儿子乌就屠趁机自立,并杀死了泥靡。与泥靡一样,乌就屠同样为匈奴公主所生。得知此消息后,汉宣帝以破羌将军辛武贤为主帅,发兵1.5万,准备一举灭掉乌孙。
然而灭掉乌孙,其实并不符合汉朝的长远利益。因此西域都护郑吉找到冯嫽,希望她能够说服乌就屠,让他投靠到汉朝一边。冯嫽领命后,立即前往乌就屠处,并向他宣扬汉朝的威德,同时她还威胁说:
“以汉兵方出,必见灭,不如降!”
听说汉朝大军降至,乌就屠大恐,于是让冯嫽向皇帝传达自己的口信:“我愿意当一个小王!”
其后,汉宣帝为了解乌孙的情况,将冯嫽招回了长安,听取了她的亲自汇报,征求了她对此次纠纷的处理意见。在冯嫽看来,对于乌孙,并不需要发大兵讨伐,而是完全可以和平解决。
听取冯嫽意见后,汉宣帝做出一个史无前例的决定,即让冯嫽锦车持节,作为汉朝正使再次奔赴乌孙。而冯嫽也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有官方承认的女外交家。
对于冯嫽的这次出使,《资治通鉴》的记述非常简略。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甘肃敦煌悬泉地区发现一大批汉简,为我们揭开了冯嫽这次出使的一些细节。
根据悬泉汉简记载:
甘露二年二月庚辰朔丙戌,鱼离置啬夫禹移县 ( 悬) 泉置,遣佐光持传马十匹,为冯夫人柱,廪穬麦小卅二石七斗,又茭廿五石二钧。今写券墨移书到,受薄 ( 簿)入,三月报,毋令缪 ( 谬) ,如律令。
“甘露二年四月庚申朔丁丑,乐官令充敢言之:诏书以骑马助传马,送破羌将军、穿渠校尉、使者冯夫人。军吏远者至敦煌郡。军吏晨夜行,吏御逐马前后不相及,马罢亟,或道弃,逐索未得,谨遣骑士张世等以物色逐各如牒,唯府告部、县、官、旁郡,有得此马者以与世等。敢言之。”
以上记录可与《资治通鉴》“冯夫人锦车持节,诏乌就屠诣长罗侯赤谷城,立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皆赐印绶”的记载相互参看。也就是说,冯嫽在甘露二年二月下旬至四月中旬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从敦煌郡出发抵达长安,又从长安出发返至酒泉郡,然后再前往乌孙。
看到这里的记载,让学者们大为兴奋,纷纷说:“冯嫽这位女英雄,我们终于在第一手史料中看到了。”
到了乌孙,冯夫人以皇帝的名义,将乌就屠召唤到赤谷城,并将汉朝外孙元贵靡立为大昆弥,乌就屠被立为小昆弥,而辛武贤的汉军也不再出塞。
此次册封,是汉与乌孙关系史上的大事,标志着乌孙已由原先的盟国变成了汉朝的属国。而西域,彻底成为了汉朝的领地,而匈奴的右臂也被彻底斩断。在这方面,解忧公主和冯嫽这两位巾帼英雄是功不可没的。
解忧公主见乌孙大势已定,而且自己也已年过七十。于是她于甘露三年(前51年)向汉宣帝上书,希望能在生前回国,归葬在汉朝土地上。汉宣帝考虑到她大半生身居异域,为国操劳,有功于汉室,就派人把刘解忧和冯嫽一起接回长安,并以公主之礼照顾刘解忧的饮食起居。对冯嫽也以厚禄优礼相待。
公元前49年,牺牲自己幸福,为国立下不世之功的解忧公主去世。元贵靡死后,其子星靡即位。由于星靡治国无方,乌孙再起内乱。而业已老态龙钟的冯嫽再次奉汉元帝之命,再次持节出使于乌孙,最终第二次稳定了乌孙的形势。
解忧公主和冯嫽,她们以女儿之身,放弃国内相对优渥的生活,数十年如一日扎根于异域,最终为汉朝抗击匈奴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正是“锦车出塞送迎忙,专对长才属女郎,读史漫夸苏武节,须眉巾帼并流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