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思维:古人探索生命奥秘和天人关系的金钥匙
作者:顔文强
作者简介
一、气以载象、象以显气
通过第一章到第三章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不论是五脏六腑、器官百骸这类致密结构组织,还是经络血脉气脉这类微观物质,本质上都是人体“一气周流”在不同阶段聚散与排列表现出来的不同形态。脏腑与其他组织器官是“气”凝聚相对静止的表现,均无时无刻通过各自生化的“精气”发挥维持生命活动的职能。而人体生命的存活不仅需要体内血气运行的畅通无碍,更需要时刻与天地自然气息的交流协调。于是,古圣先贤便构建起了一套与西方“原子论”有别的,以“元气(炁)论”为中心的祖国传统医学理论。“气”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与万物之间能够交流沟通的媒介与载体。没有了“气”,事物之间便无法沟通,天地万物也就不复存在。
由于“气”(包括统称一切精微物质的“气”和先天气的专称——“炁”)具有飘逸和连续运动的特性使得其幽隐而微妙,难以把握。但是却可以通过“气”所凝聚而成的静态之“物象”或“物象”连续运动所呈现的“现象”来观察和探究。也就是说,“气”聚而成“象”,“象”是“气”的外显。“象”甲骨文写作“”,即动物大象的形状,金文写作“”,篆书进一步演化为“”。《说文解字》释曰:“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凡象之属皆从象。”[1]意思是,大象鼻子超长,有鼻牙,四只脚,为大型动物,三年一胎,主要生活于古南越国地区。这里的“南越国”地区秦朝曾设置南海郡,西汉为南越国地,元鼎六年(前111年)复置南海郡[2],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州及其附近区域。大概因大象鼻子曲长优美,体型庞大,极具视觉震撼力,故古人将“象”用于指代事物的形状。此处需要进一步与“像”字区别开来。“像”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没有出现,篆书写作“”,从“”,从“”,即在“象”旁加“人”,《说文解字》释曰:“像,象也。从人,从象。”[3]因此“像”的本义是特指人的外貌、外形,后引申指经人为主动加工过的事物外形,如“肖像”“画像”“图像”等,进而作为动词用时又有“相似”“比如”之意。“象”与“像”在名词用法上最容易混淆。其实,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亻”:“象”字无“亻”,侧重于指自然界中本然呈现的事物之形;“像”字有“亻”,侧重于指经过人为主动加工处理过的事物之形。因此,“自然现象”是“象”字,“图像”是“像”字。可见,“像”是在“象”基础上的延伸。在不太严格的情况下,单就指事物之形这一用法而言,“象”可以包含“像”,而“像”却不能包含“象”。值得注意的是,“象”与“形”还有区别,“象”既包括有形之“象”,也包括肉眼不可明见的无形之“象”,而“形”只是肉眼可见的“象”,是“象”的一部分。也就说,“象”可统“形”,“形”不可统“象”,“象”与“形”是属种关系,不是种属关系。这也是中国文字称“象形文字”不称“形象文字”的原因所在。
自然界中,一草有一草之“象”、一木有一木之“象”;人身中,一脏也有一脏之“象”,一腑也有一腑之“象”,经脉与络脉、气脉与血脉都有一种“象”。于是,从天地之“气”到人体之“气”、从自然之“象”到人身之“象”,古人找到了一把探索生命奥秘和天人关系的金钥匙,为了更明确主题,我们不妨把这把钥匙称为“气象思维”。在基于第一章“气”精微物质能量流本质论述的基础上,笔者对“气象思维”作如下定义:
“气象思维”是指通过认识把握自然界和人体生命内部无形的精微物质能量流——“气”和其聚集运转而成的“象”来探索人体生命奥秘和天人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
其中,气以载象、象以显气,参象以通气,明气以达象,气象合一。考察古圣原典,“气象”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篇名。“平人”即常人、健康人之意。尽管该篇讨论的是常人脉气脉象的情况,但脉中之气的运行与排列凝聚而成不同之“脉象”,亦是“气象”的范围。王冰在注释《素问·五脏生成论》的“五脏之象,可以类推”时也指出:“象,谓气象也。言五脏虽隐而不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可以物类推之。”[4]这就是说,五脏隐于人体内部,不可明见,但是人体与万物都是先天一炁所化生,可以从自然界中相似的可见“气象”进行推比、考察五脏的内在“性用”。当然,“藏象”的“象”的更深刻的本质内涵当指化生五脏后天形体结构的先天真炁本象(见本书第二章)。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以“气象”二字来高度概括古人构建医学体系的思维是恰当的。此外,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其成教授曾将古人这种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称为“象数思维” [5]。张先生认为:“象数思维,是指运用带有直观、形象、感性的图像、符号、数字等象数工具来揭示认知世界的本质规律,通过类比、象征等手段把握认知世界的联系,从而构建宇宙统一模式的思维方式。”[6]象数思维由“象思维”和“数思维”二者所合成。“象思维”即“通过取象比类的方式,在思维过程中对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相同、相似或相近的属性、规律、特质进行充分关联类比,找出共同的特征、根本的内涵,以'象’为工具进行标志、归类,以达到模拟、领悟、认识客体为目的的方法。”[7]其中“象”的含义主要有二:“符号之象,即人为之象,又称'意象’(包含法象);二是事物之象,即自然之象,又称'物象’(包含事象、形象、现象)。”“象思维就是一个由'物象’提炼'意象’、再由“意象”反推“物象”的过程。”[8]此处张先生指出“象”包括“符号之象”和“事物之象”的提法值得注意。因为张先生将“符号”界定为经过人为主动加工处理过的,所以此处“符号之象”当写作“符号之像”比较准确。不过从广义上讲,“象”是包括“像”在内,故张老师称为“符号之象”也不算错。当然,从本质上说,“符号”的内涵是指一个范围内的大多数成员共同约定或认可的具有某种鲜明指代、指向意义的标记、标识。媒介、意义和大多数成员认可是“符号”构成的三大元素。可见,“符号”既可以是认为加工过的,也可以是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只要能够作为某一事物标志的,都可以纳入符号的范畴。对于“数思维”,张其成老师指出,“数思维就是运数思维,即运用'数’进行比类、象征。运数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取象思维。”[9]“数”思维有定数和定性两方面内涵,而“象数思维”的“数”侧重于定性表象,是一种特殊的“象”。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张其成老师认为“数”是一种特殊的“象”,也是可以的。但笔者同时认为,凡“象”皆有“数”,凡“数”皆有“象”,即便是不可数之“象”也有一种不可数之“数”,不可数之“数”也是不可数之“象”。其中,“象”决定“数”,“数”从属于“象”,故《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曰:“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但“象”与“数”又同时由本根上的“气(炁)”决定。所以,所谓的“数”就是“象”,就是“气”,三者关系可以用简图表示为(“Þ”表示“决定”):
从整体上看,张其成先生对“象”“数”以及“象数思维”内涵的界定较为准确。但由于“数”也是一种“象”,故张先生提出的“象数思维”可以进一步简化为“象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指出的是,但“象”中的“符号之象”,即不论是太极河洛,还是五行八卦,亦或是天干地支等“像”符号工具都只是起到中介的作用,最终都得到回到自然世界中活生生的客观“物象”;而且古圣先贤在探索人体生命奥秘的过程中,有时甚至借助任何人工处理的“符号”作为中介,而是直接将人体生理之“象”、病理之“象”直接与自然界的现象进行对照类比。而且万事万物之“象”都是由“气”凝聚而成,“气”才是“象”的内容与载体。气不断运动的特性使得所呈现的“象”集相对静态和绝对动态于一体,从而为我们所认知。我们还发现,在日常生活世界中,“气象”层面的物与物之间的交流是最直接、最准确的,其不仅可以超越语言甚至也可以超越物种的隔阂。如“微笑”之“象”或皱眉头之“象”,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可以理解其意思,不需要语言的翻译;又如,喂养猫、狗、鸟等等善意的动作之“象”,彼此也都能会意,也不需要翻译。可见,生命体之间在“气象”层面进行交流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窃以为,“气(炁)”与“象”连称的“气象思维”一词更能体现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思维特征。至于“藏象”一词,也是在“气象”的范围之内。正如第二章所分析,“藏象”不仅包含脏腑的解剖结构与直接发挥生命职能的各脏腑化生的各动态精气,也包含先天真炁本象内涵在内。另一方面,学术界有一种将祖国传统医学视为“符号医学”的观点,但当今社会符号的泛称化和人为化倾向,容易使祖国医学的研究与传承越来越注重纸面上的分析与推理,而有意无意忽略人是自然界中活生生的动态生命现象,而用“气象思维”一词来概括祖国传统医学的思维特点可以时刻提醒研究者和临床医家克服这一弊端。要言之,综合深度、广度、准确性以及语言的凝练性、精简性等方面,笔者以为以“气象思维”来概括古人探索生命奥秘和天人关系的思维规律应当是比较恰当的。
二、生物圈与“大气圆运动”
基于“天人一体”的观念,古圣先贤从“气象”着眼,推己及人、推人及物,上贯宇宙天体、中通人类社会、下达自然万物,构建了一套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普遍与特殊相参应的生命认识论。我们已经知道,先天一炁化生各个天体,而各天体形成后,又会不断产生自身之“气”,故宇宙中流动的“气”是宇宙天体所释放的各种“气”在漫长岁月中相互融合的结果。而与人类最直接、最密切的天体主要是自太阳、地球、月亮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大行星。从现代天体星云图上看,水星距离太阳最近,土星最远,地球居于中间,简图表示为:
在古人看来,这五大行星和太阳、月球对地球生物的影响最大,其他天体由于影响甚小,故一般情况下忽略不计。值得注意的是,地球一边是火星、木星,一边是水星、金星,正与人体之气左侧温热升散、右侧清凉寒藏的特征相呼应。这是否正是古人长期法天察领悟天体运转的规律后才命名五行之气的缘由所在值得探究。而这八大天体所释放的“气”相互抟搏运转,却是直接滋养、充养地球上各类生物的直接本源。为方便表述,我们不妨将这抟搏之气称为“生物元气”。其中,又以太阳所释放之“气”能量最大、影响最为显著,故有时也称为“阳气”,人们常说的“万物生长靠太阳”即是源于此理。“生物元气”主要集中于大气圈的对流层、生物圈和水圈中。当然,这只是大致划分,三者也是相互交叉。“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生存环境的总称,由大气圈底层、岩石圈和水圈的表层构成的。生物元气正是穿行流动于其间。可以画出《生物元气循环图》如下:
从上可见,“生物元气”介于紧紧包围地球的大气对流层和土壤层之间。其运行的整体方向是升降:生物元气从大气层不断下降潜入地面土壤、最后沉入地下水中。而后地下水的热气又不断蒸腾上升入地面土壤层,进而升出地面,融合于大气层。如此,升降沉浮完成一个“气循环”,自然界的生物就是在“生物元气”的升降循环过程中得到滋养。当然这并不是说,生物元气不与对流层以外的星云层相交流,而是说在天体运转的漫长历史长河中,生物元气气场圈在不断与外界气流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动态平衡系统。也正是这种稳定的气场才造就了地球上各类生物生、长、化、老、已的现象。“五运六气”学说正是古人探究天体运转对地球气候带来影响的系统总结。而一年四季24节气和一天昼夜的温差也是“生物元气”在自身气场内的升浮与降沉数量比例的不同造成的。对此,民国时期著名大理白族医学家彭子益先生在其《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中详细阐述道:
降者,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中也。沉者,降入土中的热沉入土下之水中也。升者,沉入水中的热升出土上也。浮者,升出土上的热又与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同浮于地面之上也。中者,降沉升浮之中位也。
立秋为降之起点,立冬为沉之起点,立春为升之起点,立夏为浮之起点。
秋分前,土上热多,土下热少。秋分则土上与土下的热平分也。春分前,土下热多,土上热少。春分则土上土下的热平分也。
冬至者,由立秋降入土下的热,多至极也。夏至者,由立春升出地上的热,多至极也。降极则升,升极则降,升降不已,则生中力。亦大气圆运动自然之事也。[10]
文中讲“太阳之热”即“阳气”,实际就是指“生物元气”。因为太阳之气在生物元气中占有绝对优势,以其代指整体的生物元气也是在情理之中。“立秋为降之起点”指夏天上浮于空气中的“生物元气”开始较大量降入土中,即降多升少,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升。因为每一天也可分四个小季,只是幅度比四季小。昼夜的温差正是“阳气”升降比例差异形成的。“立冬为沉之起点”指下降于表层土壤中的大量阳气继续往下潜藏进入地下水中封藏起来以便为第二年的升发积蓄力量。“立春为升之起点”指潜藏于地下水中的大量阳气升发上至表层土壤。“立夏为浮之起点”指表层土壤的大量阳气上浮到空气中。可见,秋天之凉、冬季之寒、春天之温、夏季之热是阳气降、沉、升、浮的结果,井水之所以能够“冬暖夏凉”也就是此理。四季配属五行也是以此为据,春温之气象命名为“木”,夏热之气象命名为“火”,秋凉之气象命名为“金”,冬寒之气象命名为“水”,四气象调和之中间状态命名为“土”。对此,黄元御先生在《四圣心源·天人解》中精辟论述道: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11]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是说,天地生成之前整个宇宙鸿蒙元气(准确的写法应为“元炁”)周流抟转,此时阴阳未判、是为无极。“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是指宇宙鸿蒙元炁分化为阴阳二气,清升为阳,积阳至极而成天;浊降为阴,积阴至极而成地;天地二气交感冲和氤氲先天一炁,清气左旋、浊气右转,升降回环而成太极。现代天文学宇宙天体星云图也是呈近圆形旋转之状。古圣先哲思维之神妙由此可见一斑。就地面上生物而言,对流层和土壤层之间的“生物元气”大气圈也是成一个太极气场圈。居于太极中心是“中气”,具升降枢轴之力,为“土象”。清气左旋升发,“半升”之时,为温,为“木”气象,此时的地面物候称为“春季”;清气全升,则温气化热,为“火”气象,地面物候称为“夏季”;浊气右转,半降则凉,为“金”气象,此时的地面物候称为“秋季”;全降则凉气化寒,为“水”气象,地面物候称为“冬季”。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清浊”是以生物元气的质地轻重为依据,不是精华糟粕之分。这里的“半升”“全升”“半降”“全降”也是就生物元气量的多少大致而言,因为阳气无时不升降,无时不沉浮,只是比例不同而已。如此,生物元气在升、浮、降、沉的周流过程中,就呈现出水、火、金、木四个基本状态(“四象”),也就造就了地面春、夏、秋、冬四季有别的物候。以上是从时间视角上来看的,在空间层面上,以我国中原地区为参照点,东边阳气升量较多、降量较少,为“温”气象;南方阳气升量最多、降量最少为“热”气象;西边阳气升量较少、降量较多,为“凉”气象;北方阳气升量最少、降量最多,为“寒”气象,四方的物候景象表现出来了明显差异。黄元御先生云:“盖天地之位,北寒南热,东温西凉。阳升于东,则温气成春,升于南,则热气成夏;阴降于西,则凉气成秋,降于北,则寒气成冬。”正是生物元气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理位置升降周流量不同,才形成了四季分明、四方有别的自然气象,而自然界的事物也由此得以生、长、化、收、藏,彭子益先生曰:
植物经秋而叶落,植物个体的热下降也。经冬而添根,植物个体的热下沉也。经春而生发,植物个体的热上升也。经夏而茂长,植物个体的热上浮也。热的降沉升浮于植物个体求之最易明了。说植物个体的热的降、沉、升、浮,即是说宇宙大气的热的降沉升浮,即是说人身的热的降沉升浮。[12]
春天发芽、秋天落叶是植物顺应生物元气大气场而自身调节阳气升降比例量的结果。人也是如此,冬季手脚冰冷,乃是阳气下沉内敛于脏腑之内的表现,是“实与内虚于外”;夏天体表燥热乃是体内阳气升散于外的表现,是“虚于内而实于外”。这也是人体顺应天地气象规律自动调节的结果。可见,一草一木、人类个体乃至每个生物体都有自己小范围内一气周流的升降沉浮,而所有小气场的升降沉浮都必须服从于生物元气大气场的升降沉浮。无论哪一生物个体违背了这大气场的循环规律,都会生病乃至死亡,概莫能外。所谓“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正是此意。“降极则升,升极则降,升降不已”是“大气圆运动自然之事”,只要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就只能顺从这个自然规律。由于生物元气时刻充养地球万事万物,所以对人体五脏六腑的生成亦会产生影响,彭子益先生专列《人秉大气五行而生脏腑》一节阐释说:
人秉大气的木气而生肝脏与胆腑。造化的木气,乃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由秋季降入冬季,再由冬季水中,升出春季而成。人身的木气亦然。……
秉大气的火气而生心脏与小肠腑。心与小肠主血,有宣通作用。人身处处有宣通作用,处处有火气。
秉大气的金气而生肺脏与大肠腑。肺与大肠主皮毛,有收敛作用。人身处处有收敛作用,处处有金气。
秉大气的水气而生肾脏与膀胱腑。肾与膀胱主骨,有封藏的作用。人身处处有封藏的作用,处处有水气。
秉大气的土气而生脾脏与胃腑。脾与胃主肉,有运化的作用。人身处处有运化的作用,处处有土气。
秉大气的相火而生心包脏与命门腑。命门亦称三焦。心包与命门主油膜,有燔灼的作用。人身处处有燔灼的作用,处处有相火之气。[13]
“大气的五行”是指生物元气运行的五种基本状态。“人秉大气五行而生脏腑”,指男女情投意合之际,宇宙鸿蒙之先天一炁穿越大气层,进入母体子宫内与父精母血抟搏圆融而成胚胎之“元气”,进而人体元气再不断抟搏运转,在周流运行中感应大气场生物元气而化生人体各器官百骸。其中,具温升之性的那部分凝聚致密成肝脏胆腑,具发散宣通之性的那部分凝聚致密成心脏小肠,具收敛之性的那部分凝聚致密成肺脏大肠,具封藏之性的那部分凝聚致密成肾脏膀胱,具运化之性的那部分凝聚致密成脾胃,感应生物元气的“相火之气”而具“燔灼”之性的那部分则凝聚致密成心包脂膜、三焦脂膜。文中彭子益先生将命门称为“三焦”的说法不对。因为命门居于两肾之间,是一团元气所在,三焦是腹膜,一为气、无形,肉眼不可明见;一为脂膜,有形,肉眼可以明见。当然,二者都统一于广义的肾气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有一个细节就是,心包秉天地相火之气而成,似乎与手厥阴心包经的厥阴风木五行属性相矛盾。其实不然,因为三焦和心包是相连的脂膜物质,而三焦脂膜禀赋先天元阳之火,进而上传心包脂膜灌心脉,二者一包裹腹腔、一护卫胸腔,是人体五脏六腑的屏障。也就是说,三焦和心包的能量都是来源于丹田的先天相火,这也是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配为表里的原因。而对于君火和相火的区分又是理解“五运六气”的关键。《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云:“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朞(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14]就是说,天气变化以“六”为周期、地气变化以“五”为周期。所谓“天气”是指天空中的气候变化,侧重于无形之“象”,气之质较轻;“地气”是指地球上的自然物候变化,侧重于有形之“象”,气之质较重。天气与地气是生物元气抟搏运转表现出的阴阳两种状态。轻者上升,浊者下降,升降循环,而成太极。黄元御解释说:“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六气者,风、热、暑、湿、燥、寒。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六气乃五行之魂,五行即六气之魄。人为天地之中气,秉天气而生六府,秉地气而生五藏。六气五行,皆备于人身。”[15]就是说,风、热、暑、湿、燥、寒“六气”是天气之“象”,人感之而生“六腑”;木、火、土、金、水“五行”是地气之“形”,人感之而生“五脏”。前文所论的“脏五腑六”即是参应天地之“气象”而来。至于为何地气五行仅有一“火”,而天气却分“热、暑”二象,这实是天地造化使然。我们知道,太阳在万物生命的演化中起着绝对主导作用,而阳气的特性是“易升而难降”,彭子益曰:“造化之道,惟恐阳气不降。因阳性本升,所难得者,阳之降也。所以《内经》曰:'夫虚者,阳气出也;夫实者,阳气入也。’阳升则出,阳降则入,所以人身交春夏则倦怠。交秋冬则健康也。”[16]这也是临证实践中“真寒假热”现象远远多于“真热假寒”的原理所在。“真寒假热”是元阳之气大量外散致使皮肤烫手,但其内脏却是阴寒密布,此时危险异常。倘若只看到患者发烧之表象而不识内寒之真相只知道一味降温,实是枉杀人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也曰:“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17]地球[18]乃至其他天体大都不是规则的正圆形球体,或许正是这种不规则,宇宙天体才获得运转的动力。由此,大气的圆运动也只是大致呈椭圆形,使得生物元气(占主导的是阳气)易升不易降,这才使地气一“火”升而化“热、暑”二象。也正因为如此,事物的生命个体才不能永生。逆向思考,如果生物元气升少而降多,那么个体生命物将会获得永生,也就不需要代际的繁衍了。当然,元气升多降少是天地法则,无法改变也无需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缓个体元气的耗散速度。由于“热、暑”二气分化,也就有了君火、相火之分。黄元御在《素问悬解·运气》阐释道:“五行各一,惟火有君相之分。天上之热,君火也;地下之温,相火也。君火为相火之标,相火为君火之本。相火升则君火显明于天上,君火降则相火封藏于地下。君相二火,游行于上下之间,寒来暑往,四时更代,则六气迭入,地道周备,故万物化生。地体虽实,而六气内化,则冲虚而通畅也。”[19]这就是说,君火、相火是生物元气升降所分化的不同状态,本质上还是“一气周流”。对于地面上生物来说,阳气下降内敛更为重要,故相火为“本”。而之所以把下降之“火”命名为“相火”而不是“君火”,乃是基于天居上为“君”、地居下为“相”的空间定位。在人体结构中,心居上,为君火,为标;元阳居下,为相火,为本。三焦脂膜和心包脂膜秉传元阳之气,故为相火。
三、医道太极图: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转
既然生物元气的运转呈“圆运动”形式,并且先天一炁在生物元气的冲和辅佐下又化生了人体各器官组织,那么,五脏六腑发挥生命活动职能的各脏气运行是否也是成“圆运动”形式?回答是肯定的,黄元御先生早已为我们指明: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
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是人之五行也。
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藏,阳生六府。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心为丁火,小肠为丙火,肝为乙木,胆为甲木,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脏有心主相火之阴,府有三焦相火之阳也。[20]
“人与天地相参”,文中一开头就为我们点明了人体生命规律的奥秘。“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原指先天一炁,是生命造化之根本,在进入子宫与父精母血混融成胚胎后而成人体生命之元气,故称“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是说秉受的先天一炁量先天固定,由于不同父精母血感应得到的先天一炁的质量不同,造成在清浊数量的比例也不同,但却是受孕之时已有定数,故决定了后天的贫富贵贱,黄元御先生说“命秉于生初”。此言,很容易被认为是迷信。我们知道,人体生命的元气是由父精、母血、先天一炁三者构成,其中清气与浊气含量比例是一定的,后天人生的聪明与愚钝,先天禀赋占有很大一部分,我们常说的基因,实际只是胚胎的父精母血那部分;而还有更多则是来自于先天一炁。如怀孕时的气候环境以及父母情绪等人文因素也都会对影响感应得到的先天一炁的质量,自然也会对胎儿有影响。所以黄元御先生此语既继承了古人一贯的主张,也是其本人思想的反映,而这对于我们当今时代提高优生概率很有开拓视野的作用。当然,黄元御先生并不是否认后天的教育、知识的学习等人为作用,而是强调生命禀赋的先天主导作用。这犹如两颗植物种子,一为饱满,一为干瘪,二者在同样的土质水文条件下,其后来的长势明显是有差异的。因此,先后天要相互兼顾,但同时要清楚,先天的优势是第一位的;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人不能发挥作用。因为在胎孕前,父母身体的康健、家庭的和睦,以及温馨的家居环境都是提高感应得到的先天一炁质量的有利因素。相反,如果父母身体抱恙、心情不畅亦或是环境失和、气候多变,都会有损于胎儿的先天禀赋。可见,在先天因素层面,人是可以发挥很多作用的。像有的村庄出贤人明显较他地方多,这与其村落的风水格局定然有密切关系。所以,风水学是一门古老的环境学,尽管其中也有糟粕,但我们决不能一味以“迷信”二字概括之。从此点上看,当代人致力于环境保护和植被绿化,显然也是提高人类胎孕先天优势的积极做法。
上文“祖气之内,含抱阴阳”是说人体生命元气抟搏运转分化为阴阳两种状态,是为二气。“阴阳之间,是谓中气”,阴阳二气左旋右转的中间调和状态,称为“中气”,五行属性为“土”,表现在后天结构上,即是脾胃。中气左旋,化生己土,是为脾气;中气右转,化生戊土,是为胃气。进而,脾气升清于左,是为肝气;再升至上,为心气;胃气降浊[21]于右,为肺气;再降至下,为肾气。如此左旋右转、一气周流,恰合天地元气圆运动。黄先生可谓心明神武,堪称目前知道的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将复杂精深的人体生命奥秘如此简洁描述出来的第一人。难怪其曾豪气满腔地说道:“轩岐既往,《灵》《素》犹传。世历三古,人更四圣,当途而后,赤水迷津,而一火薪传,何敢让焉。”[22]“玉楸子[23]涤虑玄览,游思圹垠,空明研悟,自负古今无双!”[24]也正因为这份才情和傲气,黄元御先生痛批了历史上很多医学大家,这也是导致其医籍200多年来罕有人问津的原因之一。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受到一些有识医家的重视[25]。当然,在这200年间,也有个别慧眼独具者,民国彭子益先生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他以轴轮之喻来阐发黄元御先生的思想,可谓匠心独运,其曰:
大气的五行,是融合的,分析不开的,人身亦然。五行融合,中气之事,造化个体的中气,在地面之际,而分布于整个造化之间。人身的中气,在胸下脐上之际,而分布于整个人身之间。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轴则旋转于内,轮则升降于外。此中医的生理也。中医的病理,只是轴不旋转,轮不升降而已。中医的医理,只是运动轴的旋转,去运动轮的升降,与运动轮的升降,来运动轴的旋转而已。由轮而轴,是为先天,由轴而轮,是为后天。《易经》河图所以表示先天后天的生理的运动,病理医理,都在其间矣。河图详《生命宇宙篇》。
由轮而轴者,由升降而成中气也;由轴而轮者,由中气而成升降也。大气是实在的物质,大气的物质运动,有一定的方法,有显明的程序,有各别(即“个别”——笔者注)的作用,由各别而共同,由共同而各别,此圆运动的河图,所以立造化之极也。[26]
上文彭子益先生再次从大气圆运动推及到人体生命的气化。“造化个体的中气,在地面之际,而分布于整个造化之间”实际上是说,大气场生物元气周流不息是自然界各类生命的本源。“人身的中气,在胸下脐上之际,而分布于整个人身之间”是说,人身精气在体内各处的运行均呈圆运动(实际上是接近于圆运动,下同)形式,故说“分布于整个人身之间”。从整个人身来看,中气“在胸下脐上之际”,即胃脘处。需要注意的是,体内各处精气圆运动流行的升降量是不同的,如左侧升量多一些,右侧降量多一些。但整个人身是趋于动态平衡的“圆运动”。这与生物元气在不同时间、不同方位的升降回环量有差异但整个生物元气大气场呈“圆运动”形式是一个道理。而后,彭子益先生将黄元御先生的中气左旋右转而成五脏的气化方式概括为“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轮运轴灵。轴则旋转于内,轮则升降于外”,此比喻堪称绝妙。如果再结合我们前面第二章的分析可知,居于中间的是脾气和胃气,一升一降,是为“中轴”。居于外围的四象,肝气在左,柔润温升;心气在上,散极而敛;肺气在右,清凉收降;肾气在下,藏极而启。四象脏气回环也成太极,是为“外轮”。由此,内轴运则外轮转,外轮转则内轴运,二者相辅为用,一气周流。这就是人体生命的规律,即健康下的生理状态。倘若内轴运转不顺就会影响外轮的行转,外轮运转不畅亦会影响内轴的运行,人体也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是为病态。因而,诊断治病就是找出内轴或外轮卡住的部位,以药物或针灸等手段将人体气化恢复成“圆运动”,疾病也就随之痊愈。一旦内轴完全不运或外轮停止不转,生命气化不能运行,人体生命也就结束。
综上所述,为了更为直观起见,笔者进一步结合时空对应、八卦、五行色、干支等易理将人体生命气化的方式精简地画出示意图如下,并命名为《医道太极图》[27]:
上图脾胃之气居中位,五行为土,五色为黄。其中,脾气为阴,天干为己,故称己土,卦象为坤;胃气为阳,天干为戊,故称戊土,卦象为艮。脾气温燥升清,左上外旋;胃气温润降浊,右下外转,升降回环而成太极,是为“中轴”。脾气左旋至外围圈,肝气在左,五行为木,脏属阴,故肝为乙木,地支为卯,五色为绿,卦象为震,四季气象上对应春天,方位对应东方,特征是柔润温升。值得注意的是,肝与胆相表里,胆气以降为顺,使得肝气整体呈现出柔润温升的特性。也就是说,此图虽然没有将“胆腑”标出,但已将其包含在内,而肝气的气象图虽整体为绿色,但一侧为深绿,为阴,表示肝脏之气;一侧为浅绿,为阳,表示胆腑之气,二者互报而成太极。由于“脏”比“腑”更重要一些,故以肝气代表肝胆,同时也把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经气运行气象暗含于内。要言之,图中示意是以“脏”统“腑”,再以脏腑统十二经,外围四象均是如此。肝气柔润温升而上是为心气,心气五行为火,五色为红,脏为阴,故为丁火,地支为午,卦象为离。四季气象对应夏季,方位对应南方。心脏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以通下为顺,故以深红表心气和手少阴心经,以浅红代表小肠腑气和手太阳小肠经经气,二气相抱而成太极,使得整体心气表现出“散极而敛”的特性。在胃气温润降浊的带动下,心气继续向右旋转,则成肺气。肺气五行为金,五色为白,脏为阴,故为辛金,地支为酉,卦象为兑卦。四季气象对应秋天,方位对应西方。肺脏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亦以通下为顺,故以白色代表肺气和手太阴肺经经气,以浅灰色表大肠腑气和手阳明大肠经经气,二气相报而成太极,使得整体肺气表现出“清凉收降”之特性。肺气继续下降至肾气,肾气五行为水,五色为黑,脏为阴,故为癸水,地支为子,卦象为坎。四季气象对应冬季,方位对应北方。肾脏与膀胱相表里,以黑色表肾气和足少阴肾经,以蓝色表膀胱腑气和足太阳膀胱经经气。由于先天一炁主导的人体生命元气隐藏和发用于命门处,归于广义的肾气,故命门相火、三焦脂膜相火和手少阳三焦经经气以及心包脂膜、手厥阴心包经经气,均包含于此肾气之中,诸气相报而成太极,使得整体肾气表现出“藏极而启”的特性。此处,之所以将肾气象太极图左侧标为蓝色,原因有二:一是自然界大海之色是蓝色。二是蓝色介于绿色和黑色之间,与肾气先深入潜藏而后缓缓升发之“气象”相吻合。肾气藏极而启,继续旋转上接左侧之肝气,完成四象周流一循环,是为“外轮”。
上图的五个小太极气象图,还标有1、2、……10十个自然数,这是以天地生成之数相配五行、五脏而来。《尚书正义·洪范》记载:“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此其生数也。如此则阳无匹,阴无耦,故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于是阴阳各有匹偶,而物得成焉,故谓之成数也。” [28]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还专列《五行生成数解》篇以河图易象阐释:“五行之理,原出自然,天地生成,莫不有数,圣人察河图而推定之。其序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29]这就是说,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在人体生命中,一六水对应肾气,为先天之本;五十土对应脾胃之气,为后天之本。当然,此处的“数”实际是一种特殊的“象”(前文已论)。为简明起见,笔者在图中均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如此,以脏腑统五官九窍和十二经络、经络再统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于是整个人身都能在《医道太极图》中得到定位。其中,脾胃之气旋转于内,肝气、心气、肺气、肾气四象升降回环于外。以内轴之运带动外轮之行,以外轮之行带动内轴之运,轮运轴转,进而再带动五官九窍、十二经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各个器官组织的精气也随之运转起来,于是全身气机通畅,生命旺盛。反之,只要有一处“圆运动”旋转不灵人体就处于病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就是判断人身哪一器官、哪一层面“圆运动”旋转不“圆”,然后通过药物、针灸、拔罐或导引等医疗手段将此处“卡轮”的障碍排除,使得轮轴复转,气流复圆,病症也就消失。也就是说,人身气流的运动处处都是呈太极“圆运动”形式,正如彭子益先生所言:“人身处处有宣通作用,处处有火气……人身处处有收敛作用,处处有金气……人身处处有封藏的作用,处处有水气……人身处处有运化的作用,处处有土气……人身处处有燔灼的作用,处处有相火之气”[30]。可见,《医道太极图》在诊断和治疗实践中均有较好的定位指导作用。
为便于记忆,我们可以将治病之法高度概括为“固先天元阳、顺后天升降”十个字。其中“固先天元阳”指时刻固藏、顾护后天无法补充的先天元阳真气——先天一炁;“顺后天升降”指使得各脏腑与经络血气该升则升、当降则降,各得其性、各归其位。前者侧重于“先天”、后者侧重于“后天”[31]。前文第一章笔者分析指出先后天的划分有四个层次:从天地化生前后来讲,天地诞生前为先天,天地诞生后为后天,这是第一层次;从怀孕前后来讲,胚胎诞生前为先天;胚胎诞生后为后天,这是第二层次;从婴儿分娩前后来看,分娩前为先天,分娩后为后天,此为第三层次;从天癸至的前后来看,15岁天癸至前为先天,15岁天癸至后为后天,此为第四层次。基于此等认识,此处“固先天元阳、顺后天升降”是从第三层次来言的。“顺后天升降”实际上就是顺各脏腑经络气血的升降本性。《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说的“生而勿杀,长而勿罚,化而勿制,收而勿害,藏而勿抑,是谓平气”[32]即是此意。换句话说,顺其各脏腑精气运行本性就是“补”,违背各脏腑精气运行本性就是“泻”。清代医家吴仪洛在其《本草从新·药性总义》中指出:“顺其性者为补、逆其性者为泻。”[33]由此再次反观当下,不少人热衷于清热泻火,实是已经偏离了养生的方向。因为其所泻之“火”更多的不是“邪火”,而是脾肾元阳之“真火”——先天一炁转化而成的后天元气。此做法已然违背了脾、肾与肝气生理之性,而心气散极而后之“敛”与肺气之清凉收降也不是一味“泻火”所能达到的,所以对于我们现在日常司空见惯的一些养生方式当需反思。
值得留意的是,湖北十堰市任之堂余浩先生根据多年行医心得画出《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循环图》[34],称之为“学习中医的指南针”。从其图可以看出,余浩先生的《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循环图》是两个大圆圈交叉,与笔者根据黄元御先生、彭子益先生的思路绘制出来的由五个太极图形组成的《医道太极图》差别较大,应是视角不同;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笔者在《跟师一日一得:理法方药》一书中看到余浩先生将其治病之法概括为“鼎三法”——顺其性,养其真,降其浊 [35]。余浩先生医疗经验丰富,见解深刻,值得敬佩和学习。只是笔者以为,“降其浊”实际上是包含在“顺其性”之中的。因为各脏腑血气该升则升、该降则降,阴浊之物自然就排出体外。至于“养其真”的“养”字则有失偏颇。我们知道,“养其真”一词取自明代医家龚廷贤《万病回春·卷六经闭》的“养真汤”方名。其方组成是“当归(酒洗)、川芎、白芍(酒炒)、益母草、香附(酒、醋、米泔、童便同浸,炒)、熟地黄(姜汁炒)、山茱萸(去核)、白茯苓(去皮)、栀子(炒)、小茴(酒炒)、陈皮(各等分)”[36]。该方主要用途是:“治妇人经闭不通,脐下一块,已经三载,颜色如故,百药无功。服此数剂经行,又投数服而块消矣。”[37]可见,此方是以通为主、通中带养。而其“养真”之“真”也应是指人体的正气,包括先天元气和后天水谷之气。但前文已论,人体的“真气”乃先天元气,甚为清虚,能量高,非后天水谷之气可比。婴儿分娩后,由胎儿中先天一炁和父精母血转化而来的充养人体生命各个器官百骸的人体生命元气可以冠之以“先天”而称为“先天元气”或“真气”,是从先后天划分的第三层次的角度来言的。而尽管真气与水谷精气都有滋养后天人体器官百骸之功,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水谷精气乃是通过吸收食物而得,而先天元气、真气无法通过后天水谷、药物来补充。所以“养其真”应该是蓄养、爱护真气之意。故为了避免误解,笔者以为应当改为“护其真”比较准确。也就是告诉我们,先天真气只能“护”不能“养”也无法“养”。只有使其绵绵若存、徐徐而出,后天脏腑精气的运行周流才有源泉。基于此等认识,我们看到现在有些人喜欢吃狗鞭、鹿茸以为可以补肾。实际上,这又陷入了误区。我们知道,顺其本性的才是补,逆其本性则是泻。肾气的特征是“藏极而启”,只有先深入潜藏而后缓缓升发,才是补肾。正如冯兆张所云:“十月属亥,十一月属子,气潜伏,当养其真而为来春发生之本。”[38]肾气对应冬季,当以藏为本,才能为来年积累、蓄养能量。而狗鞭、鹿茸只是单纯地调动人体内的先天元气、阳气,使其过多地释放出来,既不是“缓缓升发”,更没有“潜藏”的作用。虽然狗鞭、鹿茸可以使人短时间内感到精力充沛,但这却是提前透支生命元气、竭泽而渔的做法。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将古人的治病之法可以概括“固先天元阳、顺后天升降”还是比较恰当的。先天元阳真气固藏致密,而后徐徐升发转化为后天精气,再与后天水谷之气、肺部和皮肤与天地交换的清气等相互融合一起滋养脏腑经络等器官百骸,使得升降有序、圆通无碍。如此先后天相辅相成,则人体生命一气周流、身心康健。值得注意的是,这人体生命呈一气周流圆运动形式是从后天状态来言的,而人体生命一气周流圆运动半径的大小是由先天一炁转化的先天元神释放发用量的多少决定的。婴儿分娩,人体一气周流圆运动的完整性初步形成,此时先天一炁转化的先天元神释放发用量最小,故后天状态的一气周流圆运动幅度也就最小、半径最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先天元神释放发用量逐渐增多,一气周流圆运动幅度、半径逐渐放大;到了15岁天癸至——30岁期间先天一炁释放发用量最大,人体多欲,故一气周流圆运动幅度、半径也最大,人体后天生命最为健康、肌体最为强壮;30岁之后,先天元神释放发用量逐渐减少、放慢,一气周流圆运动幅度、半径又逐渐缩小;直至先天元神释放完毕,一气周流圆运动消失,人体生命结束。在这过程中,一气周流圆运动越顺畅、越圆,则人体生命就越健康,反之一气周流运动越不通畅、越不圆,则人体生命越是疾病缠身乃至重症。当然,这并不是说,一气周流圆运动的幅度半径越大,人体越健康。因为每个人的先天一炁的量多少有别,后天的一气周流圆运动的幅度半径大小也就不会一致。但只要越接近圆运动形式就越健康。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医道太极图》是站在“气象”的层面上提炼出来的。我们知道,人身各器官组织发挥生命活动的作用,都要依靠各自化生出的精气,而人体生病首先也是表现在精气层面(勉强来讲,相当于西医讲的功能层面),如果长久不愈就会发展到形态结构层面(相当于西医讲的器质层面)。但是,从本根上而言,人体的筋骨、脏腑等致密的结构组织都是体内精气在不同阶段运行中凝聚的表现,正如《灵枢·决气》所言:“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 [39]《素问·举痛论》也说:“……百病生于气也。” [40]各脏腑之间相互影响也是通过各脏气的流通来实现。黄元御先生说:“其生克制化,皆以气而不以质,成质则不能生克制化矣。”[41]“气”才是生命的本源,因而也是治病医疗的根本着眼点,所谓“一气化百气,百气千万象”即是此意。前文中多次出现了的元气、原气、阳气、阴气、宗气、营气、卫气、谷气、脏气、精气等各类“气”,归根到底都只是“一气”。为明晰起见,我们将各类“气”的内涵归纳列表如下:
“气”名 |
内涵 |
备注 |
先天炁 |
由自本自根“虚无”的“道”在天地生成之前所化生的蕴藏巨大能量和自然万物生命信息的精微物质能量流 |
“先天炁”为体、“后天气”为用,“先天炁”决定“后天气”,“后天气”显用“先天炁” |
后天气 |
由“先天炁”所化生的蕴藏能量与信息、用以显示“先天炁”作用的精微物质能量流 |
|
先天一炁、道炁、元炁、真炁、元始祖炁、纯阳之炁、虚无一炁、真一之炁、乾元一炁、鸿蒙之气、先天真一之气、混元祖气、太乙含真之炁、生物祖炁 |
由“道”所化生,来自于宇宙鸿蒙;受孕时落于母体子宫与父精母血抟搏而成人体生命的本源之气。“道”化生“万物”的直接媒介 |
先天炁; 能量巨大 |
人体生命的元气、真气、原气、本源之气、肾间动气 |
脐下关元下丹田虚空处先天一炁所转化的人体生命的总动力,逐量运行于身体各器官组织 |
先天状态之后天,后天状态之先天。婴儿出生时总量已固定 |
生物元气 |
穿行流动于大气圈对流层、生物圈和水圈之间的天地之气,特征是升降回环 |
时刻充养、影响人体生命和自然万物 |
阳气、正气 |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先后天的精微物质能量流,包括先天真炁和后天的水谷之气、肺部皮肤的呼吸之气等 |
体内先天炁和后天气的统称 |
宗气 |
由来自于中焦的营气和下焦的卫气汇合于上焦脂膜处的抟搏之气 |
力道较大,是心脏跳动、肺气呼吸的直接动力 |
营气、荣气 |
脾气和中焦腐熟的水谷精微之气。 经脉中运行的营养全身百骸之气 |
运行以升降为主,旺盛以时辰为依据相应阴经阳经 |
卫气 |
下焦气化的津液之气。卫气运行分成两道:一道沿者脂膜到达上焦与中焦而来的营气相汇形成宗气,一道沿着足太阳膀胱经直接进入十二经脉“温分肉,肥腠理” |
运行以出入方向为主,旺盛以昼夜为界限。 |
谷气 |
水谷精微之气 |
后天气; 能量有限 |
脏气(腑气):肝气、心气肺气、肾气、脾气、胃气、胆气等 |
静态物质结构五脏(六腑)各自化生的精气 |
直接发挥生命活动职能 |
经气 |
经络中气脉的精微之气 |
|
血气 |
运行于经络中血脉(血管)的精微之气 |
|
精气 |
对人体生命有利的各种精微物质能量流的泛称 |
|
各类“气”的本质:“一气周流”在不同阶段聚散与排列表现出来的不同形态;精微物质能量流 |
各类“气”的内涵简明对照表
也正因为是站在“气象”高度来探讨人体生命内景的缘故,笔者才将此图冠以“医道”二字,而不称“医术”。因为“术”是在“道”的指导下建构起来的,道可统“术”,“术”服从于“道”,“术”只有在“道”的指引下才不会走偏。而“道”是万事万物生存、发展和演变的根本法则,故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只有。能知古始,是为道纪。”表现在医学上,则就是“医道”。考察古学典籍,“医道”一词出自《素问·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帝曰:善!无失之……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42]就是说,医道一线贯穿于天文、地理、人事之中,广博而精深。孙真人在《备急千金要方·论大医习业第一》亦论述道:“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43]“医道”关乎性命,至深至妙。为医者只有尽量心无杂物,勤勉奋进,才有可能窥见“医道”于一、二。黄元御先生之所以能参透人体生命奥秘,正是其数十载于临床医疗实践中“涤虑玄览,游思圹垠”的结果。另一方面,“太极”二字又是对天地元气于人体一气周流运转的高度概括,融天、地、人三才于一体。所以将“医道”“太极”二词连用,以更准确地点明主题。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才将这幅人体生命内景图定名为《医道太极图》。在中篇《药方剖析》中,笔者将以此图为依据,分析从《道藏》中精选出来的每一张药方。
[1](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464页。
[2] 薛国屏:《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第二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第344页。
[3](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379页。
[4](唐)王冰著:《王冰医学全书》,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50页。
[5] 张其成先生主编的《中医哲学基础》第十章《思维方法》介绍了“象数思维”的内涵。该章由张其成、丘浩、蔡建鹰、张宗明、邢玉瑞、王庆宪执笔,尽管“编写说明”没有具体细化标明各节的作者,但通过张其成老师的专著《象数易学》《医学与中医》《医道主干》《易图探秘》可以看出,“象数思维”概念当是张其成先生所提出。
[6] 张其成主编:《中医哲学基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第289页。
[7] 张其成主编:《中医哲学基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第290页。
[8] 张其成主编:《中医哲学基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第290、290页。
[9] 张其成主编:《中医哲学基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第291—292页。
[10](民)彭子益著,李可主校:《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11](清)黄元御:《四圣心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1—2页。
[12](民)彭子益著,李可主校:《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2页。
[13](民)彭子益著,李可主校:《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8页。
[14]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四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576页。
[15](清)黄元御著,孙洽熙校注:《四圣心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第17页。
[16](民)彭子益著,李可主校:《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17]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四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63页。
[18] 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19](清)黄元御著,孙洽熙主编:《黄元御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176页。
[20](清)黄元御著,孙洽熙校注:《四圣心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第3—4页。
[21] 此处“浊”是“气”的致密度较高,即质地较重,不是糟粕的意思。
[22](清)黄元御著,孙洽熙校注:《黄元御内难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第111页。
[23]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子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
[24](清)黄元御著,孙洽熙校注:《黄元御伤寒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第5页。
[25] 如北京任启松、李玉宾,西安的麻瑞亭、孙洽熙等。
[26](民)彭子益著,李可主校:《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9页。
[27] 此图曾略修改制作成《医道教学挂图》,于2015年10月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类专利(专利号:ZL201530007469.3)。
[28](汉)孔安国注,(唐)孔颖达等疏:《尚书正义》(二),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第380页。
[29](明)张景岳:《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质疑录》,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8页。
[30](民)彭子益著,李可主校:《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8页。
[31] 关于“先天”与“后天”的内涵与关系,本书第一章已有详细阐述。
[32]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四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657页。
[33](清)吴仪洛辑,曲京峰、窦钦鸿点校:《本草从新》,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3页。
[34]余浩、郑黎:《医间道》,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第21—28页。
[35]见曾培杰、陈创涛:《跟师一日一得:理法方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年,第14页。
[36](明)龚廷贤撰:《万病回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第335页。
[37](明)龚廷贤撰:《万病回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第335页。
[38](清)冯兆张撰,田思胜主编:《冯兆张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365页。
[39]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黄帝内经灵枢译释》(第三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269页。
[40]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四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356页。
[41](清)黄元御著,孙洽熙校注:《四圣心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第3页。
[42]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四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807页。
[43]《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道藏》第26册,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