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高考志愿的家长实战经验
作者:向心圈的高考后援会
笔者作为往届考生家长,总结一下自己当时填报高考志愿的做法,仅供普通家庭和考生参考。
为了简明易懂,下面多以举例为主,因此偏主观一些。读者如需系统化的描述,可参见权威机构比如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或教育机构的详细介绍。
1. 大白话极简版”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看起来复杂,术语太多(比如“专业组“,“平行志愿”等),一般人望文生畏,其实不必。下面是大白话版介绍:
1)大原则:选择学校、专业、城市之前,作为准备工作,先评估自己的家庭背景、个人兴趣、未来方向,就业前景等等。
2)学校和专业可能需取舍。高分考生选学校,中等分考生保专业。保专业,那就力保成功,做法是不压(学校分数)线申请,需要有把握分数略超过该校目标专业的准确预估的录取分。请注意,热门专业的录取分,可能会超过学校最低录取分几十分之多。
3)选城市:一般大学都有本地化就业倾向。高分者可以最好选一线城市,低分者可选新一线城市和一些省会城市。
4)梯度原则:保障最优性和安全性
无论是哪种志愿(平行志愿或顺序志愿其实对此影响不大,下文详述),记住梯度原则:比如第一档平行志愿中,如果选项1是第一志愿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第二志愿是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系(985第三档),这叫有“梯度”,第一志愿冲一冲,第二志愿保底。对比选项2:第一志愿清华,第二志愿上海交大,这就叫没有梯度,是比较危险的选法。一般如果前两志愿填得准确的话,基本可以奏效。第三志愿以后,理论上在平行志愿体系下,也有作用,因此也需仔细填写,并同样运用梯度原则,不浪费每一次机会。
2.家长必须狠下功夫
1)把关安全性:最好情况录到什么专业,最坏情况掉到什么大学什么专业,家长要计算清楚。并判断孩子的适应程度:孩子的兴趣与专业匹配度,孩子的强弱项在该专业的竞争度(决定了孩子大学是否过得顺利)等等。
2)聚焦会化繁为简:从适合孩子将来的方向(比如从商、从政、从科教等)出发,根据特长、兴趣和个人喜好,从几十上百个选项中,缩减到十个选项之内,可以极大地帮助聚焦。比如定下孩子喜好的学校、专业、城市,定下一个或两个上述因素,会大为简化填志愿过程。
3)精准择校:家长可从院校声誉、城市潜力、专业声誉、未来薪酬、出行便捷,五个维度,去熟悉大学和专业排行,尤其是各大学王牌专业排行。
4)研究关键细节,不出低级错误:
上述的大原则定了之后,就可以对具体的填志愿细节进行优化。具体技术性问题是比较确定性的。中国家长一般比较计算能力较强,如果大家把买房、买车、打麻将的劲头拿出来,加上网上丰富的资料,多数家长完全可以自行研究明白。因此,这里只做简述:
(1) 平行志愿:“平行志愿,一次投档”, 大家在网上能找到很多详解。平行志愿虽然可以有八所学校,客观上为考生增加了机会,但仔细推演后发现,何谓平行?就是同一批次的学校同时开展同样的工作,平等而行。但平行志愿下,关键点是投档机会只有一次, 冒险你就冲一所,想保也是一所,运气不好就退档滑档。这个规则的本质上还是偏向高校,有利于高校冷门专业的招生,在这一点上,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都相仿。有的学校好的专业与冷专业相差60分左右,就是高分同学为确保专业主动降分填报。有些家长以为一分不浪费就是好,其实那样风险太大,身边就有不少孩子冲着学校的名气冲进去,被调剂到了自己想都没想到的专业。
考生有两种选择,保学校第一志愿要冲,保专业第一志愿要稳。冲好学校,但所选的冲的学校的专业要基本都能接受,作好被调剂专业的心里准备。如果想确保专业,自己应该预留专业分,而不是希望每一分都不浪费地去冲。想冲专业不想被调剂的,记得六个填满,这样万一第一专业真的没选上,后面能有相对满意的选择,学校和考试院都不想轻易退档.对冲学校的,填满六个专业也很有必要,第一专业不能被录取的时候学校会优先考虑你填的专业来调的。
商业机构为了求稳,通常会建议考生接受”专业调剂“。但多数学生和家长觉得如果进了不喜欢的专业,会很痛苦。如果”不服从调剂“而被退档,就很可能掉落到下一次档次(即滑档、退档)录取,这就是大家要注意的”平行志愿“的风险。但如果遵守上述的”梯次原则“,会把此风险降到最低。
(2) 选专业:专业优先的考生,往往就是认定了某一类具体的专业,比如法律,金融等。专业组就是很多院校对同一类专业都会招生。有一点需要注意,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强势专业组,里面都是好专业,用于提升学校档次,还会有1-2个专业组,是混搭的,有好有差,报这样的专业组就有风险,有可能被调剂。不想被调剂就不要报这样的专业组。第二点,考生报考时,需注意招生专业组的选科要求不尽相同,拿建筑学举例,首选科目有必须物理的,也有物理或历史都行的。
部分大学的部分专业举例,包括专业评级,位次
目标大学专业所需的录取考生位次(以山东为例)
(3) 新旧位次换算:新高考位次,一般是按新位次的百分比,换算到旧高考位次,然后对比目标学校的历史录取位次要求。这些网上基本都能找到公开资料,即使不是官方版也可用。一般官方数据较慢。
4. 从就业前景反推来选专业
作为工作了多年的学生家长,说些个人体会。
1)如果家里条件一般,特别是男生,理科还是尽量选择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的专业,至少可以保证未来收入。甚至万一将来要考公务员时,计算机一样需求很有需求。其次可以选择机械、自动化、电气、仪器等专业。
2)最热的财经类,金融类,适合家庭具有一定人脉关系的。学金融的孩子一般家境良好,且学生个性人脉情商等都全面发展。穷人家孩子如果学金融,除了成绩之外,得有心理准备各方面可能会压力较大,当然如果能挺过来,就业前景会很好。
3)文科,特别是女生,法律等专业很好,首选具有技术资格证书、例如教育类、法律类、财经类。
4)理科专业,可走学术路线包括出国。比如数学难学但以后转计算机、金融、都很容易。
5)注意天坑专业:化、环、地、矿、油、冶、海、食等天坑专业还是尽量不报,工资低、就业差、工作条件差……
5. 决策:最优志愿还是安全志愿,即俗话说的“冲一冲“,还是”保一保“?
1)明确优先级:有了上述的基础工作,要做一个明确的选择,到底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两者怎么平衡,我们心里应该有数了。院校优先的填报策略,考生认定某校且确认任何专业都能接受,可用此选项。专业优先的考生,往往就是认定了某一类具体的专业,比如法律,金融等。可能需要降低学校要求来保专业。
2)有技巧地报考:够得着、守得住、舍得扔。
所谓够得着,是要明白自己的定位。新高考批次合并,但仍然会有一条隐形的一本线、二本线,这个可以通过招生计划和一分一档表计算出来。一个刚刚过一本线的考生,就没有必要冲报985类的院校了,因为够不着。
另外,一本线或二本线的考生,也要守得住自己的底线,有的商业机构在给学生做保一本梯度时,往往大幅拉开分数段,直接选择二本或者三本的学校作为保底,其实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考生的每一分得来都不容易。
那什么叫舍得扔呢?新高考服从专业调剂是在专业组内调剂。如果一个专业组里,有一两个坚决不想去的专业,那么该专业组就要果断舍弃。
6.找各种懂行的人保驾护航:
1)理想咨询对象:最好的是找亲朋好友中比较懂填志愿的人帮忙,比如他自己和他家孩子经历过两次高考填志愿的人士。这些人,一是对孩子有感情,会为孩子设计最佳方案,二是没有商业利益,不会为保效果不退款而偏保守。笔者近几年每年都帮家族里的孩子们咨询怎么填高考志愿,因此有动力更新知识。请读者注意,帮别人填志愿是个非常费时费力的事,而且需要对孩子非常了解,否则不敢乱出主意怕耽误孩子。因此笔者恕不能回应各位在评论和私信里的个体诉求,只能介绍些通用的方法,供大家自学之用。
2)老师:高中老师,好处是对考生的水平的了解最专业。但老师顾不上所有学生,也可能需要规避作为教师的自身风险而不方便说话。另外,他们可能有升学率的考虑。在报考专业的了解程度上,不如在某个行业深耕的专业人士。
3)商业机构的好处是对填志愿规则和技巧了解比较透彻。但对选专业的了解,不如目标行业的业内人士。还有,机构营销会贩卖焦虑,“让每1分都发挥价值”……等宣传,有误导。其实,填志愿并不是简单地优化每一分的回报(这不现实也不科学),而是要如上述那样综合考虑。
4)家长的常见误区:焦虑的家长和学生,对自己填高考志愿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在新高考落地的地区,志愿填报规则发生变化,家长对志愿填报咨询服务的需求更加旺盛。 付费的家长,有的是完完全全地依赖咨询师,有的是图个心安。 另一部分家长会自主研究,将机构提供的方案视作参考,“花钱买了个心安”,但常常机构给的方案和她自己研究的相差不大。
7. 值得家长的投入:
填高考志愿,事关孩子一辈子的前途,家长和孩子一起研究,不仅值得,还增进亲子关系,也会很有乐趣。
如果家长如此认真地准备孩子的高考志愿,孩子的前途常常会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