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周易》里讲的“君子四德”是什么?

文言曰:

元者,善之长也;

亨者,嘉之会也;

利者,义之和也;

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嘉会,足以合礼;

利物,足以和义;

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日乾元亨利贞。

[译文]

元是仁善之首,

亨是完美的荟萃,

利是得宜的和谐,

贞是事物的骨干。

君子体仁善而行,足以为人之长;

完美荟萃就足以合礼;

利益万物就足以谐合遒义;

坚贞强固就足以干成事业。

君子要推行乾阳这四种品德,所以说“乾,元亨利贞"。

【辨证】以上是文言的第一段。

乾文言可分为七段。

第一段说明乾卦卦辞运用于社会方面的意义,尤其是在道德修养方面给人的启示。文言也属易传,只在乾坤两卦里有。

有人认为可能原来其他六十二卦里也有,后来人们在抄写时嫌其繁多,删掉了,只留下乾坤两卦作个样板。

这种说法还没有线索可以证明。

至于为什么要称作“文言”,传统说法是“文谓文饰”。

孔颖达不同意,认为:

“夫子但赞明易道,申说易理,非是文饰华彩。当谓释二卦之经文,故称文言”。

意思是文指经文,言是说,文言是经文的意思是说如何如何。

这样解释比较通达。

以上这段话《左传.襄公九年》有记载。

襄公的祖母穆姜与侨如私通,还要妄自废立,去掉该立的成公,立她的情人。阴谋没有得逞被赶到东宫去住。

她想看看吉凶,请太史占了一卦,得的是艮之随,就是艮卦只有第二爻未变,其他五爻都是变爻。

太史说:“随,其出也。君必速出。”

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千事。然固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

今我妇人而与子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不靖国家,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弃位而姣,不可谓贞。有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 我则取恶,能无咎乎?必死于此,弗得出矣。”

当年穆姜就死在了东宫。

穆姜的讲法,只有“体之长”与“善之长”,“体仁”前没有“君子"两字,与文言不同,其他说法完全相同。

穆姜死于鲁襄公九年,即公元前564 年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如果文言是孔子所作,比孔子出生还早死了十三年的穆姜怎么会见得到?

这只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孔子作文言时袭用了前人的成训,十翼中的话有很多是积古相传的说法。

穆姜对乾的四德也没有作正面解释,但她从反面讲到什么不能称作四德,可供我们理解上的参考。

她说不仁不可谓元,不靖国家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弃位而姣不可谓贞,这就无异于从反面解释了元亨利贞。

可见这是指人在品德方面的修养。

“元者,善之长也" ,元是创始,这是元在天道方面的含义。

《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地可以始生万物,人从中效法什么?

效法天地生育万物的大生,发扬仁德,显扬天地的善性,这就效法了“元”。对人的品德来讲,元就是善的首,就是要以善为首。

“亨者,嘉之会”,享是亨通,这是亨在天道方面的意义。

人从中效法什么?要把天道的通达无阻运用到社会中去,让人类顺利而欣欣向荣地发展,这就效法了“亨”。

对人的品德来讲,亨就是嘉美的会合。人都顺利,社会就美好。

“利者,义之和”,利是有利。

人可以像天那样造福于人,只是要效法天那种普利众生没有偏私的品德。

“义”是宜的意思,得宜才称义。

古人认为行公利为义,行私利为利。

效法天道的利,要行公利,使万物各得其宜,彼此和谐。能使民众各得其宜处在和谐之中,才算效法了天道的利。

“贞固,足以干事”,是说君子效法天道的“贞”,要像天体运行那样永无偏斜,坚贞强固,以此为德去办事。

效法天道的贞,就足以干成事业。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日乾元亨利贞”,是说,君子要效法天道,像以上那样把天的四德化用到社会中去,所以乾卦才讲元亨利贞。

也就是说,人如果明白了这些道理,才算学到了元享利贞。这段话,文言把元亨利贞推演到人的品德方面。

后人也有再推演到春夏秋冬上去的,或金木水火上去的,或仁义礼智上去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