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幻想和渴望,西班牙人在墨西哥湾建立起第一块殖民地
埃尔南·科尔特斯是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的一个小贵族,和大多数早期殖民者一样,他憧憬着新大陆的黄金和土地,更渴望在大洋彼岸一展身手、建功立业。
1504年,年仅17岁的科尔特斯放弃萨拉曼卡大学的法律专业,来到位于西印度群岛中古巴与波多黎各之间的西班牙岛(今称伊斯帕尼奥拉岛)。作为哥伦布第一次探索美洲时发现的岛屿,西班牙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因此,据称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该岛已有100万左右的土著居民。面对如此庞大的土著势力,西班牙人不敢深入内陆,只能以沿海的圣多明各(Santo Domingo)等城堡为据点逐步向内陆蚕食。这种低效的扩张方式显然无法使急于寻找黄金的探险家们感到满意。因此,就在科尔特斯抵达西班牙岛后不久,西班牙人在当地的扩张进入了快车道。1508—1513年,西班牙人先后征服了古巴、波多黎各和牙买加岛。但是上述岛屿的情况与西班牙岛类似,除了肥沃的土地和大批懵懂的土著之外,根本没有冒险者们渴望的大量金银等贵金属。
在这种情况下,100多名没有在古巴分得土地和印第安奴隶的西班牙人,决心继续向东航行去碰碰运气。对于这一要求,古巴总督贝拉斯克斯(Diego Velazquez de Cuellar, 1465—1524年)不仅大开绿灯,还赊给了探险者们一艘船和一些武器装备。不过贝拉斯克斯并非无欲无求,他希望探险者们可以扫荡古巴与洪都拉斯之间的群岛(即今洪都拉斯的海湾群岛),抓一些印第安人回来“建设古巴”。但这一要求显然与探险者们希望“干一票大的”想法相驳,于是这些西班牙人以“将自由人变为奴隶,有违天主和国王的旨意”为由拒绝了这位总督。
(上图)西班牙人建立的圣多明各城堡遗址
1517年2月8日,第一批前往美洲大陆的西班牙探险者登船出发。在海上折腾了21天之后,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墨西哥地区的尤卡坦半岛(Yucatan Peninsula)。尽管没有马上寻到黄金,但是西班牙人很快从一些细节中发现了尤卡坦半岛当地土著和西印度群岛居民的不同之处。除了部落规模更大、广泛使用独木舟之外,当地居民还普遍穿着一种被西班牙人称为“马斯特尔”的布片服装,而西印度群岛地区的土著则基本都是赤身裸体。
此后的发展更是出乎西班牙人的预料,当地居民虽然表面上对他们释放善意,但随着他们深入内陆,却遭到了身着棉甲、手持盾矛和弓箭的部族勇士的围攻。西班牙人虽然用火枪和硬弩将其击退,却也付出了15人负伤的代价,其中2人更是伤重而死。好在进入部落核心领地之后,西班牙人劫掠了一座神庙,将里面纯度较低的金器一扫而空,这才算是勉强不虚此行。
被迫退回船上继续向西航行的西班牙人,又尝试着进行了几次登陆以补给淡水,但每次都遭到大批印第安武士的围攻。在战斗中,西班牙人明显感觉到对手和西印度群岛的土著大不相同。这些印第安武士不仅身材魁梧、骁勇善战,而且还拥有完备的战术体系——短兵相接之前往往先投射密集的石弹、弓箭和投枪,接着以黑曜石制成的长矛和马夸威特①近身与对手格斗。西班牙人探险队损失过半,侥幸逃回战舰者无不带伤,由于人手不足,他们不得不焚毁了一艘战舰,将幸存人员集中在2艘船上,经佛罗里达沿海逃回古巴。
第一次远征尤卡坦半岛虽然铩羽而归,但是在当地发现大型印第安部族和黄金的消息却鼓动了更多的后来者。古巴总督贝拉斯克斯自掏腰包购买了2艘新船,让重新聚集起来的240名探险者再度前往那片机会无限的新大陆。不过除了船只之外,所有的武器和补给都要探险者们自掏腰包。用参与者——《征服新西班牙信史》的作者贝尔纳尔·迪亚斯·德尔·卡斯蒂略(Bernal Díaz del Castillo, 1496—1584年)的话来说,这完全是一次自负盈亏的远征:“如果我们觉得那片土地值得开拓,又敢于去冒险,那就去开拓,要是不成,就返回古巴。”
有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西班牙人做了充足的准备。他们将俘获的印第安人充作翻译,对当地部族展开怀柔攻势。同时,每到一处都预先准备好火枪和强弩,甚至将舰船上的火炮也运到了岸上。正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使西班牙人成功在哈马帕河的入海口建立了一个登陆场,并在当地部落的引荐下,与阿兹特克帝国的使者见了面。不过相比阿兹特克人拿出的黄金,西班牙人却只有一些不值钱的水钻和玻璃珠子,以物易物的贸易只进行了6天,西班牙人就穷得只能卖衬衫了。无奈之下,西班牙探险队再度回到古巴。
面对探险者们带回的黄金,古巴总督贝拉斯克斯终于坐不住了,他一口气又添置了6艘战舰,委任科尔特斯为新一轮远征的主帅。不过为了这次前途未卜的探险,科尔特斯同样投入了一大笔启动资金,为此他抵押了自己的庄园和奴隶,从古巴当地的商贾手中借来了4000比索的现金以及等额的货物。这些钱被科尔特斯悉数用于军备,此次远征军不仅调集了更多的火炮,还为所有步兵装备了棉甲,并将骑士的战马运上了船。
1519年2月10日,科尔特斯誓师出征,全军共计508人,其中弩手32人、火枪手13人,另有战马16匹、青铜炮10门、加农炮4门。这样的兵力在欧洲战场上算不上什么强力军,却已是科尔特斯及其合伙人的全部家当。他们迫切希望这次极具风险的投资可以带来空前巨大的收益。可惜的是,2月份的航行和几次登陆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惊喜。直到3月22日,船队驶入格里哈尔瓦河后,形势才陡然一变。
格里哈尔瓦河沿岸的印第安部族与西班牙探险者有过多次接触,对其频繁到访并无好感,此次更是集结了多个部族的联军严阵以待,兵力据称达到了1.2万人。但从科尔特斯登陆当天的战况——西班牙人负伤14人、印第安部族遗尸18具来看,双方的兵力可能旗鼓相当。
此后几天里,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围绕登陆场进行了反复拉锯。战斗的进程大致如下:印第安武士先以弓箭、投枪和石头展开远程攻击,随后手持黑曜石制成的武器,顶着盾牌,展开近身冲锋;西班牙人则以硬弩、火枪、舰载火炮的火力遏制对手,待将印第安人击退后,再派手持长矛和利剑的步兵展开追击。
尽管每一次西班牙人都能占到一点便宜,但面对不断产生的因战斗和非战斗导致的减员,科尔特斯深知在这样的环境下与对手继续消耗下去并非长久之计,因此最终决定在3月25日天主教“圣母日”这一天发动总攻。
25日,随军神父做完弥撒后,西班牙人开始向名为辛特拉的村庄推进。当地的印第安部族集结人马前来拦截,双方随即在辛特拉村附近的平原地带展开主力决战。印第安武士此次有备而来,战斗刚一打响,密集的箭雨和投枪便呼啸而至,西班牙人虽然身着甲胄,但在如此猛烈的投射武器攻击下,仍有70余人不同程度地受伤。如果不是西班牙人不断依托火炮击退对方的步兵冲击,战斗随时可能以印第安武士的胜利而告终。
关键时刻,科尔特斯亲率骑兵部队出现在了印第安武士的侧后。尽管只有区区13骑,但从未见过马匹的印第安人还是为其所慑,随即全军溃散。关于这一戏剧性的逆转,后世学者大多归咎于印第安武士未曾见过骑兵,从而误认为其是人马合一的怪兽。但从军事学角度分析,在承受西班牙人猛烈炮火轰击的情况下,印第安部族联军的战斗意志本身便已濒临崩溃,此时从侧翼突然冲入的西班牙骑兵自然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上图)冲入战场的西班牙骑兵对阿兹特克人产生了巨大威慑
战后清点总计有5匹战马和3名骑兵负伤,加上此前步兵方面2人战死、近百人负伤的损失,可以说,这一战西班牙人实在胜得侥幸,也无怪科尔特斯将此战命名为“圣母日之战”,以感谢天助神佑。
圣母日之战中,西班牙人虽然消灭了超过800名印第安武士,但科尔特斯深知:即便打出了这样高的交换比,也不能改变双方人数上的巨大悬殊。因此,大获全胜后科尔特斯反而积极释放善意,不仅悉数释放战俘,还拒绝了印第安部族主动送来的奴隶。并且,在接待上门求和的印第安酋长时,科尔特斯故意展示了己方火器之犀利、战马之剽悍。
据称,科尔特斯在会见印第安酋长时,刻意找了一匹发情的公马,并将一匹母马关在会场附近的房子里。于是印第安酋长们看到,西班牙人的战马嘶鸣腾跃,显得格外凶狠。在与印第安酋长们会谈时,西班牙人又故意选在中午最为安静的时刻,释放自己手中口径最大的一门火炮,成功达到了威吓众酋长的效果。
果然,在高超的外交手腕下,印第安诸部酋长主动献上黄金和美女。不过当地的黄金成色不足,科尔特斯及其麾下的西班牙人都不是很满意。倒是送来的20名印第安妇女之中,一位受洗后被称为“堂娜玛里娜”(La Malinche,又译为“玛琳切”,1501—1529年)的少女,令科尔特斯如获至宝。
(上图)有了堂娜玛里娜充当翻译,科尔特斯总算可以顺畅地与当地印第安部族的酋长们交涉了
除了年轻、漂亮外,堂娜玛里娜真正吸引科尔特斯的地方在于,这个小姑娘通晓多个部族的语言。科尔特斯起初将其赠予部下,但很快便将她收入自己帐中,引为心腹。
借助堂娜玛里娜的翻译,科尔特斯不仅以辛特拉村为中心建立起了西班牙在墨西哥地区的第一块殖民地,更从当地酋长们口中得知,在墨西哥内陆深处有一个遍地黄金的城市。于是带着幻想和渴望,西班牙人再次扬帆起航。
本文摘自《战争事典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