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6余公里处之武周山(旧称武州山)南麓,始建于北魏和平元年(西元460年),距今已有1500余年之历史。云冈石窟是佛教艺术东传至中国后,首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且具有皇家风范之佛教艺术宝库,是西元5世纪中原与西域文化融合之历史丰碑。云冈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1961年,云冈石窟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沙门) 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窟,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即北魏统一中国北方后,于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以倾国之力修建了云冈石窟。其( 武川) 水又东转径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其描述了云冈石窟所在之武州山(今称武周山)面临武川水且周环山林,是修建石窟之风水宝地,故被称为灵山。云冈石窟之开凿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西元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西元524年)止,前后历时60余年;凉州高僧最早在云冈石窟开凿之五窟,被称为昙矅五窟,主像皆为三世佛,主尊释迦牟尼佛形体高大俊伟。其中,第19窟之主像高16.8米,第20窟(现为露天)之坐佛高13.7米。佛像方面大耳,鼻宽而短,眉目疏朗,颚骨方大,显露出鲜卑族人之面貌特征。此后,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据金皇统七年(西元1147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记》载:“贞观十五年(西元641年),守臣重建。”(唐)慧祥撰《古清凉传·卷上》之“古今胜迹三”记载,当时有一位俨禅师“每在恒安修理孝文石窟故像……以咸亨四年(西元673年)终于石室”。初唐以后,平城逐渐呈现萧条景象,云冈石窟之建设因多方因素而未再有大项后续工程。后唐清泰三年暨后晋天福元年(西元936年),石敬瑭反唐自立,与唐大战于晋阳,并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西元938年),石敬瑭按契丹要求,将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或幽蓟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等地)割让给契丹,这使得辽国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由于辽国皇室笃信佛教,故在辽兴宗、道宗时期,曾对武州山石窟寺进行了十年之久的大规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构窟檐之通乐、灵岩、鲸崇、镇国、护国、天宫、崇福、童子、华严、兜率十座大寺,并对一千余尊佛像进行了整修。辽保大二年(西元1122年),金兵攻占大同,“亡辽季世,盗贼群起,寺遭焚劫,灵岩栋宇,扫地无遗。”(引自曹衍撰《大金西京重修华严寺碑》)。金皇统三年至六年(西元1143-1146年),住持法师禀慧重修“灵岩大阁九楹(今第三窟外之阁楼),门楼四所,香厨、客次之纲常住寺位,凡三十楹……”,“自是,山门气象,翕然复完矣。”(引自曹衍撰《大金西京重修华严寺碑》)。元代时武州山石窟寺院尚存,明代时武州山石窟再度荒废,至嘉靖年间,云冈之称开始流行;崇祯十七年(西元1644年),李自成率军路经大同,留部将张天琳驻守于此;清军入关后攻占大同,云冈寺院再遭兵燹,沦为灰烬。清顺治八年(西元1651年),云冈寺院得以重修,现存第5、6窟之木构窟檐与寺院即为此时重建;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年),康熙皇帝于冬日回銮巡幸云冈灵岩寺并御书匾额“庄严法相”;清乾隆年间,云冈石窟亦曾有修葺。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云冈石窟之主要洞窟与窟前木结构建筑(第5、6、7窟)均保存完好;1952年设置专门保护机构,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护,并对公众开放。云冈石窟大景区的湖心岛中央,还有一座灵岩寺。整个寺院为三进院落型制,除了山门以外,还有作为中殿的“千佛殿”和作为后殿的“大雄宝殿”,据说是按照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描述而仿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