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姨的来历
“婆姨”是陝北人称妻子的一种方言。陕北人经常喜欢把妻子称为“婆姨”或“老婆”。
'’婆姨”一词,一个意思是“老婆、妻”,另一个意思是泛指已婚女人。陕北民谚:婆姨管汉,金银满罐;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好菜费饭,好婆姨费汉。
“婆姨”一词源于佛教。佛教称女居士为“优婆夷”。唐 《敦煌变文·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经文》:“'优婆塞’者,近佛男也。'优婆夷’者,近佛女也。”想当初,佛教盛时,人人信佛,家家女居士,很多人的老婆都能称是“优婆夷”,而自己老婆以外的女人,也都是“优婆夷”,后来略为“婆夷”。
随着“婆夷”这个对女人的称呼的宗教意义越来越淡,书写时便多了个女字偏旁,称了“婆姨”。后来到唐代称老年女人为“老婆”,到宋代开始把妻子叫做“老婆”,都是从“优婆夷”变化而来。现在满世界“老婆、太太、夫人”都叫起来了,黄土高原上还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婆姨”一词。
“婆姨”的称谓:
西汉时期,新疆一代称龟兹国,是西汉的一部分。龟兹国国民希望定居中原,汉王朝就把他们安置在今米脂一代。龟兹国人笃信佛教,佛教中对女人的梵文梵音是“婆姨”,所以陝北一代就把妻子叫做“婆姨”。
陝北大部分地区又习惯把“婆姨”叫“老婆”,其实二者有相同的一面,还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是二者都是表示妻子,不同的是“老婆”除有妻子之意外,还有老妪之意。比如XXX的妻子己变成“老婆”,“老太婆”了。
“老婆”的来历:
唐代,有一丈夫喜新厌旧,在万恶的旧社会,一夫多妻制度下,他尘封已久的小心眼开始活动,想休掉原配夫人另娶新欢,可又对任劳任怨的夫人难以开口,便出一联去试探,他写到: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夫人一看明白丈夫是嫌弃自己了,可一日夫妻百日恩,她又不甘心退出,随回复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丈夫看到下联很感动,很后悔自已的想法和做法,决定不再迎娶新人,就和结发夫人恩恩爱爱,白头偕老。妻子被丈夫的悔过感动,夸丈夫:老公十分公道,丈夫对下联:老婆一片婆心。从此,人们把丈夫称老公,把夫人称老婆。
另一说:“老婆”这一称谓最早的含意是指上了岁数,年令较大的妇人,后来王晋卿诗句中云“老婆心急频相劝”,这里的“老婆”就指的是主持家务的妻子。后来人就称呼自己的妻子为“老婆”。
“妻子”称谓的来力:
“妻子”的由来
:“妻”最早见于《易·系辞》:“人于其官,不见其妻。”但妻在古代不是男子配偶的通称。《礼记·曲礼下》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看来那时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没有身份的。后来,“妻”才渐渐成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称。
“夫人”的来历:
“妻”的别称很多。古代无论官职大小通称妻为“孺人”。卿大夫的嫡妻称为“内子”
,泛指妻妾为“内人”。妻还被称为“内助”,意为帮助丈夫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人。“贤内助”成为好妻子的美称。旧时对别人谦称自己妻子为“拙内”、“贱内”。而在官职较高的阶层中对妻子的称呼却反映出等级制度来。如诸侯之妻称“小君”,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