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四回 第一节:你装逼,老子就装活死人给你看

(李纨)

原文:

却说黛玉同姊妹们至王夫人处,见王夫人与兄嫂处的来使计议家务,又说姨母家遭人命官司等语.因见王夫人事情冗杂,姊妹们遂出来,至寡嫂李氏房中来了.

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jiù)(汲水舂chōng米)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gǎo,苦干)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zhǐ,刺绣)诵读而已.今黛玉虽客寄于斯,日有这般姐妹相伴,除老父外,余者也都无庸虑及了.

(王夫人)

端木持易:

林黛玉和姐妹们到了王夫人处,本来是请安的。

那王夫人在干啥呢?

正操心王家的事情,一个是娘家兄嫂的来使,说些家务;二个是妹妹薛姨妈的人命官司。真是“身在贾营,心在王府”啊!心咋就不往一处使呢?此处虽无所谓大事,但足可见矛盾确确实实“无处不在”啊!每个人都在想自己的事儿,每个家都在想自己的事儿,每个国都在想自己的事儿。真叫各操各的心,各喊各的妈,各认各的家。既有私利,谁还关家族,民族,天下之心?

大家于是来到李纨房中。前回贾母向黛玉介绍过,说是“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此回才详说这个李纨,是贾珠之妻,金陵名宦之家,父亲家李守中,正牌的国立大学校长,不过是“曾”做过,如今估计退休了。原本家族里面男女没有不读书的,可到了李守中这,他却大搞“女子无才便是德”。既然无才便是德,那就不看书得了。可是他却让李纨读书,读的啥书呢?都是讲封建品德,封建伦理,封建妇道之类的书,大兴“柔顺之道”。还让她天天以“纺绩井臼”为要。啥意思?就是纺纱织布,打水舂米。就像如今说的,只关注生产力,做大蛋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即可。其他的概不要关心,听话,温柔,顺从就可以了。这不就是“自宫,自裁”之道吗?

所以,这个李纨的名和“字”起的真是太妙了,名叫李纨,“完”了;字“宫裁”,自宫、自裁。咋想出来的?哈哈。

没了灵魂的李纨,“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gǎo,苦干)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行尸走肉,跟僵尸一样的了。

你说没灵魂吗?也不全是,为啥?你看她还知道“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zhǐ,刺绣)诵读”,这些不是另一种“灵魂”吗?哪里来的?不是从《女四书》等书籍中来的吗?可见她爹的教育取得了“好成绩”,终于把李纨弄的成了木偶。安心做个工具,任人役使的“奴才”。真个是安装了《女四书》芯片,输入了设计好的“三从四德”程序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啊!

这样的人,可爱不?我不知道。让你怀里抱个木偶,你试试跟她说话,看看什么感受。大约就知道了。

你敢说你不是和李纨一样的吗?

因为李纨是这样子,贾珠为什么死了?就有人推测说,“他是被贾政打死的。”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真的是“一病死了”?我发现所有说是“一病死了”的地方,就存在问题。极有可能真的是被“诛”了。“诛”啥意思?有三个意思:“1.把罪人杀死。2.责罚。 3.责求。”基本逻辑大致是:他犯了“罪”,被贾政责罚,失手打死了。故只好说是“一病死了”。后面贾宝玉挨打,王夫人不顾一切,拼了命护着,有人说与此有关;贾母让宝玉住在她那里,不和贾政、王夫人一起住,恐也有此用意。至于他犯了什么罪?有人说,他也是和母亲的丫鬟有染,而这却是贾政的私有物,极大的触犯了乃父的权威和利益,所以才重责他,导致他的死亡。不过,这都是臆测了。大家姑且看看,笑笑罢了。

古代的贵族的男人为啥喜欢找丫鬟,到外面找女人,甚至嫖娼押妓,和这些名门闺秀的所谓“妻子”槁木死灰的样子有极大关系。而这些女人之所以被搞成这样子,和封建主义的教育有极大关系。这个教育又和维持封建统治,封建等级制度有极大关系。而这些又是这些贵族男人搞出来的。

马勒戈壁,这就是“玩火者必自焚”,“吃人者必受反噬”。狗日的,活该受的报应。你装逼,老子就装活死人给你看。哈哈!

我想到了那个智通寺里面的老和尚。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我又想到了王夫人,也是信佛的,哈哈!


补充注明:

《女四书》是中国封建社会对妇女进行封建教育所用的四本书汇集的总称,包括《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

《女诫》为东汉女史学家班昭对其女儿进行“三从四德”等封建道德教育所作。全书分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共计7篇。在中国历史上作为对女子实施柔顺之道的教材﹐影响深远。

《内训》是明成祖的徐皇后为教育宫中妇女﹐采辑“古圣先贤”关于女子封建品德的教诲﹐於永乐二年(1404)所编著。流传至今的版本共有德行﹑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俭﹑警戒﹑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等20章。

《女论语》为唐朝女学士宋若莘撰著。体例仿效《论语》﹐而以前秦太常韦逞之母宋氏代孔子﹐以曹大家(即班昭)等代颜﹑闵(此据《旧唐书》﹐而《新唐书》作颜﹑冉)﹐彼此问答﹐阐述封建妇道。其妹若昭申释此书。今存《女论语》﹐托名曹大家撰﹐有12章﹕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柔和﹑守节。语句均为四言韵文﹐亦非问答体。这不像宋若莘的原著。

《女范捷录》为明末儒学者王相之母刘氏所作。此书分有统论﹑後德﹑母仪﹑孝行﹑贞烈﹑忠义﹑慈爱﹑秉礼﹑智慧﹑勤俭﹑才德11篇。宣扬古代的“贞妇烈女”与“贤妻良母”等事迹﹐称赞《女诫》﹑《内训》诸书﹐阐发封建伦理的女学。

上述四种女子教本﹐自东汉至明末﹐先後相继问世和传播﹐由王相一一加以笺注﹐于明天启四年(1624)﹐由多文堂合刻为《闺阁女四书集注》﹐成为一套对女子进行封建教育的教材。嗣後翻印此书﹐简称为《女四书》﹐广泛流传。

《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作者是西汉的儒家学者刘向,不过也有人认为该书不是刘向所做,因此,如今流行的有的版本作者一处会标注佚名。也有人为认为,如今流传的版本是后人在刘向所做版本之上又增加若干篇得来的。《列女传》共分七卷,共记叙了105名妇女的故事。这七卷是:母仪传、贤明传、仁智传、贞顺传、节义传、辩通传和孽嬖(bì)传。西汉时期,外戚势力强大,宫廷动荡多有外戚影子。刘向认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即王教应当从皇帝周边的人开始教育,因此写成此书,以劝谏皇帝、嫔妃及外戚。《列女传》选取的故事体现了儒家对妇女的看法,其中有一些所赞扬的内容在如今的多数人看来是对妇女的不公平的待遇。

《贤媛集》,没这本书,有才德的女子的集合。和《列女传》差不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