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潍县与潍县城
友情提示:本文1103字,阅读约需5分钟
明清潍县与潍县城
《潍城区志》载:"置潍州,因境内有潍水而得名。"《潍城区地名志》曰:"'潍'字源于城东六十里之潍河得名。《隋书·地理志》:"后魏曰胶东,后齐废。开皇六年复,改为潍水。“潍州”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始于隋,历唐、宋、金、元,至明初。
“潍县”名称的起止使用时间
据《潍县志》载:“明洪武二年,置青州府,北海县并入潍州,昌邑县隶焉;九年丙辰,降州为县,改北海县为潍县,隶属莱州府。十九年丙寅,以潍县改隶平度州,属莱州府。”“潍县”名称自明初洪武九年,降潍州为潍县,后来一直使用了好几百年呢。
明万历《莱州府志》中的潍县境图
明万历《莱州府志》中的潍县境图中,潍县东至昌邑县界六十里潍河,西至昌乐县界二十五里孤山一带,北至大海九十里,南至安丘县。
清康熙《潍县志》中潍县全境图
清乾隆《潍县志》中潍县疆域图
清乾隆《潍县志》中潍县疆域图中,潍县城的四城门清晰可见。东门朝阳门(晨曦东升朝气蓬勃),西门迎恩门(京城在西寓意皇恩浩荡),南门安定门(国泰民安社稷安定),北门望海门(北望大海一片汪洋)。特别有意思的是,东西两门东西相对,而南北两门南北并不相对,北门略略偏西,把与南门南北相对的位置留给了北城墙上的青阳楼。
清光绪《潍县乡土志》潍县境图
明万历《莱州府志》中的潍县城图
清康熙《潍县志》中潍县城图
看上面的明万历《莱州府志》中的潍县城图和清康熙《潍县志》中潍县城图这两图中的潍县城变化不大。但是看下面的光绪《潍县乡土志》潍县城图(下图),发现在原来潍县城(白浪河西岸)的基础上,又加上了白浪河东岸的东关。这就是后来很多潍坊人在说的所谓潍县东西(龟蛇)双城吧。
清光绪《潍县乡土志》潍县城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