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风寒双感——大青龙汤

论述;综述各方与证,写在大青龙之前的话,在这里捋一下思路,以助学习理解大青龙汤。如果懒的读,可以忽略。

1 伤寒之后,始终是一个营卫相抟而又风寒互搏的状态,如营卫互根,营为阴血,血中之温,是为卫阳,而伤寒之后,寒邪外闭,营卫内壅,风寒互搏,则成阴阳之分途,风盛发于阳则为中风,寒盛发于阴则为伤寒。太阳有风寒之总纲(一到三条),中风桂枝汤杂象之十五条(四到十八条),伤寒麻黄汤杂象之九条(十九到二十七条),也就是中风与伤寒之杂象。只是风寒之杂象,尚未牵扯内传杂象(汤证禁忌除外)。

2 太阳风寒双感部分(四条),同样是伤寒,而是属本气之虚与寒邪之轻象的细分之纲。(二十八到三十一条)。重点就是正气虚与伤寒微。

风寒双感,就是正虚与寒轻的互搏,因为里外之气,皆不盛实,故不成阴阳风寒之分途,而成营卫俱伤,风寒双感证。里外俱虚,可称菜鸟互啄,是为双感。

脉微缓,此能自愈。恶寒里虚,不能自愈,更不可汗吐下;正风与外寒相平,则为互搏,此为各半之证,可以小汗。此处所以细论,是为承接下条大青龙汤证,对比风寒双感之义。虽师言入阳明去路,汤解又言防入少阴去路,只是本气之虚实,预防误治也。

3 各半汤是正气虚对比外寒轻,对比大青龙正气盛对比外寒实之双感证。麻桂各半汤是风寒双感,而大青龙汤也是风寒双感证。大青龙是表实不泄(麻黄六两则知),有里风不泄外寒之实象与外寒之实因阳明腑腑之热蒸。

正虚邪轻,是谓菜鸟互啄,而正盛邪实,则为互相绞杀。正盛邪实,邪实则中风风不能泄,正盛伤寒寒不能闭,大青龙统正气之盛,以泻表寒之实。桂麻各半与大青龙的区别,可定为风寒双感之虚与风寒双感之实。(注;真武汤只是防误治之备用)

营卫互根,寒邪伤之,则有本气之虚实,又有寒邪之虚实,相抟而相搏,胜负之杂象,故成风寒之分途麻桂证,成营卫双感之虚各半证,成营卫双感之实大青龙证。大青龙正盛之后,就是小青龙正虚之水,五苓散之湿,茯苓甘草之风,也就是外寒与里虚之风湿水寒之杂象了。

太阳伤寒大青龙证二章

1 太阳中风,当脉缓头痛,汗出不烦燥,反脉紧身疼,无汗而烦者,此为卫闭,阴寒之实,营风不能外泄卫寒之实也;卫本恶风,外寒之实则卫强,营风能泄,但泄不开也。此大青龙证,麻黄专泄表闭阴寒之实,以开皮毛孔窍,助营风之外达也。

2 太阳伤寒,当脉紧身疼,无汗恶寒,反脉缓身不疼汗出者,此为皮毛外闭,郁其阳明胃腑,胃阳外蒸,蒸开皮毛也,故伤寒而汗出,脉缓而身不疼。此大青龙证,麻黄专泄寒实,以开皮毛,窍开卫泄,表解则里松,石膏清胃之热燥,表泄则里愈。

3 中风而闭实,风不能外泄表寒之实,固宜大青龙,但当防误诊而误用,汗出亡阳而成肾阴之旺,故有真武之法以救逆。

伤寒而闭实,反脉缓身不疼,是胃蒸而汗出,固宜大青龙,发表而解里,以防成胃腑之阳实。

太阳三十二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太阳入阳明去路。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也。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以真武汤救之。

1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俱是伤寒之脉证,师反言太阳中风者,此为营郁之风,不能外泄阴寒之闭实也。阴寒之实,故浮紧发热恶寒身疼也。营风能泄,但泄不开阴寒之实也。故大青龙汤,麻黄六两90克,外发阴寒之实,以泻卫闭,桂枝通经解肌,以和营卫,杏仁破肺之郁格,通达表里,以泻肺气之壅闭,石膏清卫闭之肺热。

2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此是太阳中风,发热恶寒,汗出恶风之象也,此为桂枝汤证,不可服大青龙也。脉微弱者,是本气之虚,大青龙者,有麻黄之药,服之汗出亡阳,则厥逆而手足寒凉,水寒木陷,木郁生风,则筋惕肉润,此为逆也。以真武汤扶阳救逆也。真武汤,茯苓、白术,燥土而泻湿,附子温经而驱寒,白芍清肝而息风也。

3 本条辩证重点,一为中风,反阴寒之实而风不能泄。二为中风,反本气之虚,不可用大青龙而误用。犯麻黄禁忌或误汗之过,误用而亡阳生变。真武汤者,就以防备误治而救逆也。

太阳三十三,

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

1 伤寒,当脉浮紧,反脉浮缓身不痛者,此是表闭于外,胃腑内郁,胃阳外蒸也,胃热盛而外寒轻,故脉浮缓而身不痛,但身重者,仍是表寒凝滞而不去,仍是表寒而不解也,胃热外蒸,故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麻黄六两,发表之阴寒,以泻卫气,桂枝通经解肌,以和营卫,杏仁破气,石膏清肺胃之热燥。

2 重点;伤寒之浮缓身不痛者,是表闭胃郁,胃阳之外蒸也,故大青龙汤,发表而解里,表里双解,故师言防胃阳之阳旺也。胃热外蒸,但未成实,故发表可解里。无少阴证者,是无上条汗出恶风,与脉弱弦紧恶寒之象也。

3 伤寒,阳明与太阴之脉俱浮缓,缓者,土之性也。本条太阳之浮,而阳明之缓,身重者,外寒之束也,非太阴之湿重。胃气之脉,古人言无胃气之脉者,皆是指无土缓之象也,脉缓为一息五至而不改,过五为数,不及为迟,在迟数之间,缓迟者(缓之义)为脾胃之正脉,土气冲和,土和则中枢运转,阴升阳降,缓者在浮沉之间,中州之位。(又在迟数之间又在浮沉之间,此不矛盾,不要迷糊,细想皆知。例如滑脉也是有在寸口之上格,也在尺沉之浮象,后学皆知。即使弦紧沉浮,皆有土缓之象,无土缓即为无胃气也。)

4 “脉法”;紧则为寒,下章小青龙汤证,内外皆寒,其脉必紧,安有浮缓之理。小青龙病理,是内有水气而外有寒闭。

(0)

相关推荐

  • 连载丨《伤寒辅行录》(1)

    ◆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脉浮紧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发热恶寒,如疟状者,麻黄桂枝汤主之,桂枝麻黄汤亦主之. ◆伤寒表未解,干呕发热而咳者,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后,外证已,仍咳而呕渴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麻黄汤

    麻黄汤解表风寒,桂杏甘草药四般: 恶寒发热脉浮紧,表实身痛无汗喘.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 ...

  • 《伤寒悬解》太阳病——风寒双感

    太阳风寒双感证四章(此即风寒各半之义) 太阳病,风则桂枝,寒则麻黄,乃有风寒双感之证,爰垂桂麻各半之方,营卫兼发,风寒俱去.脉法: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伤,当发其汗,此之谓也.若夫风多而寒少,则有 ...

  • 《伤寒悬解》太阳风寒——五苓散

    太阳风寒五苓散证三章 太阳表证未解,而里有水气,小青龙.五苓散,皆解表泻水之剂.而小青龙之表药则用麻黄,五苓散之表药则用桂枝,其里水则同,而表证之风寒则异也.小青龙但用麻黄发汗以泻水,其于大便微利者方 ...

  • 《伤寒悬解》太阳风寒——能不能艾炙

    太阳六十六 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之五苓散证

    昨在发的图不清晰,今天附上两张清晰的大图 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十一章 太阴以湿土主令,阴盛之人,病在太阳,表郁则湿动,然不经误治,则胃阳未亏,湿气之作,犹俟渐成.及夫汗下温针,阳亡阴旺,湿邪勃兴,土败 ...

  • 《伤寒悬解》少阳下篇之坏病——小建中汤

    卷九少阳下篇 少阳经下篇十六章 柴胡 少阳坏病 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故宜小柴胡,半表半里治之.而半表之阳盛,则小柴胡之黄芩不足以清表阳,而人参反益半表之热,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是也.半里之阴盛,则 ...

  • 8伤寒论42-46条 伤寒外寒里热 外寒里寒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区别

    海阳庞氏中医 本文为<老庞白话伤寒论>视频讲座文稿,视频连接在文章底部,结合文字与视频一起学习,事半功倍. 本节条文内容: 42.43.太陽傷寒,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 ...

  • 【中医】伤寒悬解【二】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篇名>伤寒悬解 书名:伤寒悬解 作者:黄元御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 ...

  • 【中医】伤寒悬解【一】

    伤寒悬解原文阅读版[一]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篇名>伤寒悬解 书名:伤寒悬解 作者:黄元御 ...

  • 《伤寒悬解》太阳上篇——开头理论

    伤寒悬解卷三 太阳上篇五十三章 太阳本病 1 太阳以寒水主令,太阳主皮毛,统领六经者:太阳在表,皮毛伤闭,六经相传,一日一经,六经传变,六日之内,不内入脏腑者,总统于太阳一经,解以太阳之法,表解则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