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西迁史略(上)

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纪念碑

1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据统计,抗战之前,中国专科以上学校共有108所,其中91所分布在京、津、沪、宁、江、浙、皖、赣等沿海及东部地区。随着抗战的一步步深入,这些学校大多处于战火威胁之下。为了谋求各级教育的安全,保存中国教育的血脉与实力,1937年8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举行特别会议,讨论东部高校西迁问题。9月2日,教育部令沿海各学校迁移至内陆上课。

此后,东部高校或联合、或单独西迁办学,为中国高等教育保存了火种。以联合大学西迁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迁往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后迁至云南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等院所迁往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后迁往陕西汉中,改为西北联合大学等。包括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同济大学在内的大多数高校是独立西迁的。

浙江大学历经曲折,先后四次迁徙,最终才在贵州遵义、湄潭安定下来,期间穿越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六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

1934年的国立浙江大学校门

2

西迁前,浙江大学在敌军的轰炸中坚持办学三个月。

为了应对战时的非常情况,1937年暑假,浙江大学成立了“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淞沪会战”后,下设总务、警卫、消防、救护4股,后又增加工程、防毒、研究、宣传、课程5股,共9股,校长竺可桢担任主席,规定全校教职员每人必须参加其中一股。10月1日,又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编制“战时后方服务队”,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并须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内设警卫、消防、救护、防毒等训练班,由“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所属各股分别负责办理。“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和“战时后方服务队”在浙大西迁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作用,其培训的项目帮助浙大师生应对西迁路上的各种困难,有效减少了日寇空袭中的人员伤亡。

为了避免敌军的轰炸,学校与西天目山禅源寺商定,租借寺院房屋,作为1937年秋入学新生的课堂和教室。后经教育部长陈立夫的批准,9日21日,一年级新生开始迁至天目山,27日起上课。为了让每个大学生明了自己的责任,熏陶学生的品格,1937年10月12日,浙大开始在天目山分校实行导师制,成为国内第一所实行导师制的大学。导师制的办法是不分系别和性别,每组由导师负责管理16名学生,由导师随时将学生的思想、行动记录下来,作为指导依据。当然,师生分配并不固定,根据师生双方的情况,可做人员调整。学校迁徙至建德后,导师制全面推行,此后一直坚持执行。导师制在西迁中起到了很好的组织作用,有益于师生之间相互关心和帮助,而且培育了浙大的办学特色,为后来浙大成为全国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将附设的高工和高农两校迁往萧山县的湘湖。

留在杭州本部的师生们,虽然经常处于敌机的轰炸中,从9月20日至10月30日,六星期中,因警报而不能上课的时间平均达16%,但仍然坚持在轰炸的间隙学习。

浙江天目山禅源寺

3

随着战事的发展,西迁被提上日程。在讨论浙大迁往何处时,竺可桢校长和教授们认为,浙大绝不能迁到如武汉、长沙、重庆那样的大城市去,以免造成内迁大学生过度集中在大城市,而是要搬迁到那些未有过大学的城镇,甚至僻静的农村,使大学的内迁与内陆的开发得到结合。可见,浙大时刻将国家的发展与自身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经考察,迁校地点选在了浙江南部的建德县。10月,教务长郑晓沧前往建德县筹备临时校舍。

1937年11月5日,日军在浙江、江苏二省间的金山卫全公亭登陆,全公亭距杭州仅120公里,为了全校师生的安全,浙大被迫正式西迁。

从11月11日开始,浙大师生分三批在杭州江干码头乘船,于15日全部到达建德。同时,料理运输设备的李絜非等教职工,克服工人稀缺、车辆难得的困难,将凡是可以搬运的图书仪器,几乎全部搬离杭州,用汽车或船只运至建德。11月下旬,浙西形势危急,天目山中的一年级新生,有陷入绝境的危险,学校决定将他们也搬迁至建德县。自11月底起,天目山师生分批行动,女生和教授乘船,男生由军训教官率领,荷枪背弹,行军南下,到桐庐后,搭上小汽船,经五天奔波,也全部到达建德。

由于建德县城规模小,全校师生只得分散开来。学校将总办公室设在总府前方宅,教室分设在林场、天主堂、孔庙等处,宿舍则在中心小学、万源当、东门街一带民房。一年级新生入住迁往它地的严州初中校址。全校师生稍事休整,立即复课,学业并未受到太大影晌。

由于杭州师范也迁至建德,一时间,建德聚集了大批知识分子,俨然成了一座大学城。

1937年11月26日,浙江省教育厅宣布省立学校疏散,浙大附设的高工、高农两校失去经费来源,只得遣散两校师生。之后,浙大就再没有高工、高农了。

由于建德没有日报,对于抗战的消息异常闭塞,为改变这种状况,使前线、后方呼应灵便,后方的人们不忘国难,时时自省,浙大组织了情报委员会,利用自备的无线电收音机,夜间收听记录国内外各电台播送的新闻消息,摘编为《浙大日报》。每天晚上九点至次日上午九点,分别由工读学生(勤工俭读学生,当时称为工读学生)和职员二人收听和记录,上午十点编好,先是用壁报形式张贴,后改为铅印发行,并由工读学生上街叫卖,颇受当地群众欢迎。《浙大日报》内容除国内外新闻外,还有校闻、论著和通讯,并倡导为抗战募捐,共募集资金一千九百七十六元四角二分,分三次汇寄汉口大公报馆收转,呈献国家。至浙大迁移至江西省泰和县,《浙大日报》的发行也延续下来,没有条件铅印,就改为油印。

浙江大学师生乘船从建德前往江西迁徙途中

4

1937年11月20日,竺校长从广播中得知南京国民政府迁移重庆的消息。同时,苏州陷落,日寇逼近嘉兴,建德也不是安居之地。学校考虑再次搬迁,派人到浙江南部和江西等地实地了解,后江西省政府同意拨吉安县青原山及泰和县大原书院旧址给浙大,但要求以后能集中泰和办学。

虽然学校为了防止战事发展、交通不便,决定提前前往江西,但到12月24日,师生们离开建德时,杭州已经失陷,即便师生们的组织比起离开杭州时更有秩序,但由于敌机轰炸,到处人心惶惶,加上军事需要,迁移之路交通尤为不便,师生在迁徙中饱受困顿,一部分师生甚至被困在江西乡间向塘一个星期。至次年1月20日,全体师生方至江西吉安,总共752公里的路程,耗时近一个月。

浙大迁到吉安后,教职员住在乡村师范,学生则全部住入白鹭洲上的吉安中学。时值乡村师范和吉安中学放寒假,学校为了不荒废学生的学业,决定借屋暂行上课,以结束一学期的课程。因有吉安中学的一些现成设备,所以比较方便。学生上课两周,接着进行期末考试。

2月中旬,吉安中学与乡村师范的寒假结束,浙大师生即于2月18日由水路(赣江)和陆路(赣粤国道)迁移到泰和。浙大离去后不久,白鹭洲便遭到日寇飞机的轰炸。

到达泰和后,浙大在泰和城西2.5公里的上田村办学,所用屋舍为古时的两座书院——大原书院(又名千秋书院)和华阳书院,还有趣园和遐观搂(即藏书楼)。为了弥补搬迁过程中影响的学业,各学院的课程和实验,都比以前有所增多。无论教职工和学生,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都自觉延长。于天目山开始实行的导师制在这里继续贯彻,师生之间相互切磋砥砺,关系更为亲密。

泰和办学所借用的房屋有四处:总办处和一年级学生主要授课、住宿的地方在大原书院;教职工眷属主要住处、储藏室和实验室在老村(大原书院西北);图书馆、礼堂、教职员宿舍和二三四年级学生授课及食宿地方在新村(老村西北);农学院实验室和农场在华阳书院。

由于战乱,很多学生失去经济来源,教育部为使学生安心求学,实施贷金政策,规定所有大学都贷金于学生,于战后两年归还。在此之前,为了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问题,浙大已于1938年3月14日施行工读政策,学生可申请工读,学校提供相关岗位,视工种发放报酬。在教育部实施贷金政策后,浙大也于5月1日展开相关工作。

浙江大学宜山标营校舍

5

1938年6月下旬、7月初,浙大正准备招生,江西北部的马当、彭泽相继失守,泰和已不是安全之地。即使敌人未必很快深入江西中部和南部,但只要南昌陷落,浙赣路就会中断,届时就无法迁校,因此,浙大不得不再次筹划西迁。学校再次组成迁校委员会,7月3日,竺校长在武汉见到教育部长陈立夫,陈同意必要时浙大可再次迁校,并说可以考虑贵州安顺。竺校长到广西各地考察,寻找合适的地点,发现从广西宜山(今广西宜州市)到贵州安顺只能靠汽车运输,而要将全体师生和仪器设备运往安顺,起码要耗时半年以上,且很难找到车辆。最后决定,暂迁广西宜山。

1938年8月13日,浙大再度西迁,经过40多天的艰难跋涉,全体师生于10月底到达广西宜山。浙大以原工读学校为总办公室,以文庙、湖广会馆为礼堂、教室,在东门外清代标营建茅屋为临时教室和学生宿舍,教师们散居城内民房。

在浙大师生抵达宜山时,广州失陷,广西桂林、柳州和贵州贵阳等地常受到日机轰炸,而且日寇对文化事业的轰炸越演越烈。1939年2月15日,18架敌机轰炸宜山,落在浙大校舍的炸弹就有100多枚,炸毁浙大标营东宿舍8间、大礼堂1幢、新教室3幢14间,另有多处办公、后勤房屋被毁,辛亏学校平时防空教育得法,师生家属仅两名学生、一名校工受轻伤。但二年级全体学生除随身衣物外,所有物品均被毁。此后,敌机干扰不断,尤其是秋后,形势更加紧张。9月15日,宜山又遭轰炸。10月13日,因担心敌机频繁骚扰,影响工作,学校决议:“北山挂一灯,教职员照常办公,挂两灯,则有心脏病或家有病人或其他特殊原因可离去。至警报灯打响,始停止办公。”

1939年10月19日,浙大确立校训为“求是”,其意为一种“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精神,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态度,一是不盲从,不附和,不计利害;二是不武断,不蛮横;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求是精神首先是科学精神,但同时又是牺牲精神、奋斗精神、革命精神。1938年12月8日又制定校歌,马一浮作词,应尚能作曲。

浙江大学西迁湄潭旧址

6

1939年11月,广西战场形势严峻,11月25日广西南宁陷落,浙大在宜山已经不再安全,学校决定再次迁校。1940年1月9日,教育部同意浙大迁往贵州,浙大正式迁往遵义、湄潭。

浙大之所以最后选定遵义、湄潭办学,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1939年2月,竺校长来到贵阳,与贵州省主席吴鼎昌商议,准备把浙大迁到云南建水或贵州安顺,在商议过程中,恰遇在贵阳做事的湄潭人陈世贤、宋麟生二人,他们力劝竺校长迁往湄潭。竺校长听了二人的介绍后,遂来湄潭考察。湄潭县长严溥泉曾在江苏任过职,听说竺校长来湄潭考察很高兴,亲自召集各界人士隆重欢迎竺校长,并告诉竺校长将湄潭最好的房舍供给浙大师生选用。竺校长在湄潭考察一天后,在日记中写道:湄潭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物美价廉。决定将浙大迁到湄潭。

1940年1月16日,浙大师生抵达遵义后,因遵义至湄潭的公路还有部分路面和桥梁未竣工,湄潭、永兴的校舍尚需增建,决定一年级的学生暂时在贵阳南30多公里的青岩居住上课,称为青岩分校。2月9日,青岩分校一年级和先修班学生361人开始上课。2月22日,二、三、四年级学生在遵义开始上课。5月,湄潭分部校舍大体完工。6月,浙大农学院师生陆续迁到湄潭。10月,滞留在贵阳青岩的一年级迁到永兴。此后,文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的文科系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理科系在湄潭,一年级分校在湄潭永兴场。 至此,浙大结束了两年多颠沛流离的西迁之路,在遵义、湄潭这块平安的净土上坚持办学七年,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

(0)

相关推荐

  • 李大奎:校地情——浙大西迁湄潭散记|纪实

    王辉明:口罩|随笔 文/李大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浙大西迁,是民国时期一所重要的国立大学为了不受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影响而始终秉承高校办学理念的一次伟大的壮举,谱写了竺可桢校长在战乱岁月带领浙大师 ...

  • 遵义湄潭,贵州茶产业第一县,被浙江大学的师生称为小江南

    湄潭,面积1864平方公里,人口48万,位于遵义东部.湄潭的得名来自于湄江,湄江是湘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绥阳县小关山阳村黄羊台,纵贯湄潭县,在角口汇入湘江河.湄江河在湄潭造就了湄江大坝,使得湄潭成 ...

  • 浙江大学西迁史略(下)

    7 抗战期间,浙大虽然西迁,但是鉴于东部高校西迁后,浙江.福建.安徽.江西以及上海的青年学生,有很多因为交通和经济的原因无法到内地上学,浙大于1939年1月向教育部提请在浙东设先修班.同年4月,教育部 ...

  • 走进贵州湄潭浙江大学西迁旧址参观学习

    留得他年寻旧梦,随百鸟,到湄江.5月17日,浙江省家用电器流通协会前往位于贵州湄潭浙江大学西迁旧址参观学习. 浙江家电人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湄潭文庙--浙江大学西迁办学旧址陈列馆参观学习,陈列展览包括& ...

  • 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

    湄潭县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镇浙大东路浙大西迁文化广场后面湄潭文庙内,总占地和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本馆是全国唯一以抗日战争时期大学西迁流亡办学为主题 ...

  • 我校举行浙江大学西迁文化研究“黔北时期(1940—1946)” 展出仪式

    12月2日上午,由我校发展规划处.历史与社会学院联合举办的浙江大学西迁文化研究"黔北时期(1940-1946)"展开展仪式在雪涯美术馆举行.校党委书记韩卉.副校长汪羿.校长助理夏卫 ...

  • 路甬祥原副委员长赴遵湄瞻仰浙江大学西迁办学旧址

    9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在出席贵阳召开的第六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期间,在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邹晓东.贵州大学校长郑强的陪同下到遵义.湄潭瞻仰浙江大学西迁办学旧 ...

  • 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办学及其启示

    摘要:抗日战争中,浙江大学迁往贵州的遵义.湄潭和永兴等地坚持办学.从1940年到1946年近7年的办学中,浙大在竺可桢校长的领导下,克服了物资匮乏.政治环境险恶等重重困难,在西部相对落后的遵湄地区扎根 ...

  • 你知道吗?浙江大学西迁时曾在这些地方办过学!|浙大|湄潭|遵义|迁校|浙江大学

    一迁浙江西天目.建德 1937年9月21日,浙大一年级新生开始迁至西天目禅源寺,27日上课.虽然条件因陋就简,又地处深山,远离城市,但师生朝夕相处,不仅授课答疑都极便利,而且对道德品行的陶冶更为有利. ...

  • 艰苦的历程 辉煌的岁月——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记

    1937年 七七事变 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救亡图存,保存民族文化实力,浙江大学在校长竺可桢的带领下举校西迁,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艰苦办学历程.这段办学历史,1986年被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 ...

  • 何述强 | “国立浙江大学”西迁宜州办学

    浙江大学宜山本部旧址大门 "国立浙江大学"西迁宜州办学 在宜州,人们常常津津乐道"浙江大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所远在西湖边的大学与桂西北宜州有什么关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