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钩沉:奉天满铁附属地的道路和建设(上)】
1935年《大奉天图》
前天,本号在概略介绍沈阳市和平区的简史时,谈到了满铁附属地,其大体范围为:今兴工街东侧、北七马路、南八马路、 和平大街之间。
今天,本文将概略地梳理满铁附属地的大致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其面积变化情况、主要决策指导人和制作者、所借鉴和参考的建筑范例等,以便于我们从宏观的角度进一步加深对其的历史记忆。
附属地面积
1905年日本接收沙俄铁路用地后,通过强占、侵占、购买等手段,至1936年底,将附属地面积从最初的6平方公里(铁路用地1.2平方公里,市街用地4.8平方公里)扩大到9.03平方公里。其中:
1925年收购今辽宁省委一带商埠地预备界648,960坪=1.72平方公里;
1926年收购砂山地区收购170万平方米
年——兴工街北侧强占500亩;
1905年兴工街北侧强占500亩;
1907年——12标桩案,强占十间房地区165亩;
1921年——13标桩案,强占西塔地区365亩……
这里要说一下满洲制糖会社,即今日的沈阳化工研究院。网上有些文章说这个会社位于和平区而不是铁西区,这是因为作者只看到关于这个会社的描述中写到“位于附属地”,没有注意到附属地的范围包括铁道西侧今天铁西区的一部分。
因为早期附属地边界为千代田公园(今中山公园)东墙和西墙,南墙外的道路修建时间早于南三马路,因此当南三马路从胜利大街向东修到南京街后,产生了错位。
附属地规划指导者后藤新平
奉天附属地的城市规划,是在满铁初代总裁后藤新平在亲自指导下进行的,出任满铁总裁后,他根据在台湾进行殖民地建设的经验,提出“文装的武备”这一殖民主义统治策略。所谓的“文装的武备”简而言之,就是用文事设施,以备外来的侵略,能够在突发事变时兼可有助于武力行动。后藤新平的这一主张,形象地说,就好象是在文人的服装内裹着一个体格强健的军人,就是要在中国的东北通过以发展经济力量的方法,来达到增强军事实力的目的,而不是赤裸裸地去加强军事力量。
简历:1857年出生;1874年,17岁进入须贺川医学校;1882年,被选拔进入为内务省卫生局工作;1890年,赴德国留学,归国后被授予医学博士称号;1892年,就任内务省卫生局局长;1895年,临时陆军检疫部事物官长,因工作出色受到检疫部部长儿玉源太郎的重视;1898年,儿玉源太郎任台湾总督,提拔其任台湾总督府二号人物的民政局长(此职务后改称民政长官),提出“生物控制论”“王道霸道”的殖民理论并付诸实施;1903年,贵族院议员。
后藤新平曾经在日本窃取台湾之后担任台湾总督府二号人物的民政长官,在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长期不在位的情况下,实际主持了台北新城的开发建设,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强化日本殖民统治的政策,如修筑铁路、公路、城市道路、铺设电路自来水煤气;建医院、学校;规划经济格局并推动台湾糖业工厂建设;统一度量衡;鸦片专卖;将明清延续下来的保甲制度与近代警察制度结合,推出了结构严谨的新型警察保甲制度,其控制力之严格,到了小儿听闻“警察”便停止啼哭的程度。这一切都是在他为了实现“渐进同化”为目标而制定的殖民统治政策。
后藤新平主持修建的台湾总督府,现在的台湾“总督府”,设计人为辰野金吾(东京站设计者)的弟子长野宇平治。
奉天附属地的城市规划,是在满铁初代总裁后藤新平在亲自指导下进行的,他要求下属一定要制作出堪比欧美一流城市的规划方案,他的目的是在当时作为东北政治、经济核心的奉天市郊,在旷野中从无到有建设一座欧美风格的现代化城市,借此向落后的清王朝展示日本的实力,并借助城市向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城市同时也作为军事侵略的潜在基地进行建设,一旦需要可以迅速转化为具备攻防能力的堡垒、野战医院、兵营、供应军事物资的兵站。
奉天附属地的城市规划具体方案,由满铁本社土木课的加藤興之吉为首的技术人员进行制作。根据加藤本人在《南蛮铁道株式会社土木十六年史》中的描述,当时的近代城市规划理论倾向于长方形的街道形状,而附属地的范围为长方形,地势平坦,很容易将纸上的方案进行实施。
附属地规划之借鉴参考范例
制作的方案,参考了19世纪巴黎改造规划、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以及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都市计划,最终制作出以格子状路网为基本、以斜向道路连接满铁车站和城市各处中心地带的方案。
霍华德的田园都市理论
根据田园都市理论制作的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核心地带路网
根据都市田园理论,日本国内1918年开始建设的位于东京都内的田园调布住宅街区。以铁路为基本轴线,以车站为中心建设放射线干道和半圆形联络道路。
后藤新平对于作为奉天附属地规划参考对象之一的法国巴黎街区布局极为赞赏,指示加藤等人必须打造出类似香榭丽大街那样的城市景观。这里要提到1851年奥斯曼男爵主持了长达18年的巴黎城区大改造,改造后的巴黎具有宽敞的林荫道、细节不同整体风格相同的建筑组成的街区景观、整齐划一的天际线、交通要点的圆形广场。
改造前的巴黎街道
改造中与改造后的亨利四世林荫大道(Boulevard Henri IV)
奥斯曼在巴黎改造中拆掉了2万座历史建筑,同时新建3.4万座新建筑。这些矗立于宽敞林荫大道两侧的新古典主义公寓楼整齐划一、井然有序,体现着一种高贵与秩序感。
●每个街区就是一个建筑,建筑围绕道路形成一个围合的庭院。
●建筑面向道路的外立面富丽堂皇,他几面则是普通。
●整条大街的建筑高度保持一致,形成整齐的天际线。
●整条大街的建筑,通过对窗户、门框、屋檐、装饰物等细节的打造,将细节的变化与整齐划一的建筑外观进行平衡,使得城市景观在保持一致的同时又不单调乏味。
奥斯曼的巴黎改造,在打造美丽巴黎的同时,也便于军队通过整齐笔直且宽敞的道路进行迅速调动便于镇压革命群众,宽敞的道路便于火炮可以直接轰击街道上的堡垒,圆形广场便于设置成军队集结和驻守的兵营。后藤新平极为赞赏巴黎的城市建设,除了能打造出良好都市景观外,这种军事用途也是原因之一——能更好地服务于“文装的武装”。
附属地方案制作者奥斯曼男爵
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法语: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1809年3月27日-1891年1月11日),法国城市规划师,拿破仑三世时期的重要官员。因主持了1853年至1870年的巴黎重建而闻名。
中文名:乔治-欧仁·奥斯曼
外文名: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
别名:奥斯曼男爵
国籍:法国
出生日期:1809年3月27日
人物简介:法国政治家、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官员。1809年3月27日生于巴黎。初以律师为业。1831~1848年,在外地任省府秘书长等职。拥护路易-拿破仑·波拿巴。1849~1851年,历任瓦尔、约讷和吉伦特诸省省长。支持1851年12月 2日政变和恢复帝制,1853年由拿破仑三世任命为巴黎警察局长,后任塞纳区行政长官,并封为男爵。领导巴黎城市改建工作,以古典式对称中轴线道路和广场为中心,使首都大部地区由陋屋窄巷变为宽街直路,卫生状况改善,交通运输和工商业都有所发展,建立起许多公园、广场、教堂、公共建筑及住宅区,并督建巴黎歌剧院和霍尔斯商场等,美化了首都。由于城市改建时出现大量投机活动,奥斯曼遭到舆论和议会的指责,1870年初,由于都市改造带来大量债务,导致他被解职。1891年1月去世。著有《回忆录》3卷(1890~1893)。而根据奥斯曼的回忆录,奥斯曼使用男爵(Baron)这个头衔是因为1857年皇帝敕令所有参议院成员都拥有男爵的身分。根据第二帝国字典,奥斯曼只有偶尔使用男爵的称号,这是由于他的外公Georg Friedrich Dentzel曾经是一位真正的男爵,而奥斯曼又是他唯一的男性后裔,出于自豪才使用。然而,男爵这个称号并不是正式的,平常奥斯曼仍只使用奥斯曼先生(Monsieur Haussmann)的称呼。
主要成就:对巴黎的城市规划,当今巴黎的辐射状街道网络的型态即是其代表作。
评价:巴黎民众对于奥斯曼的遗产一般持正面的评价。巴黎的生活品质大幅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改善、传染病绝迹、交通较以前顺畅、新建筑较旧建筑更美观、更实用。
然而另一方面,大规模拆迁使得许多社会底层的人们流离失所。旧城区的消失切断了人们对历史的连结。
奥斯漫大道
明天:奉天满铁附属地的道路和建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