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中考三轮冲刺提分训练:诗词鉴赏(一)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前线情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遥远。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首联也是对仗的。

B.颔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C.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D.尾联写人向客路,雁向家乡,在一问一答中,借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诗人思乡之情。

(2)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联系全诗,谈谈首联中“草木深”三字写景的妙处。

(2)对诗歌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诗人落泪,二是花鸟落泪。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同时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2)你更喜欢哪一首?请说明理由。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交代诗人游踪,勾画出了西湖春天的轮廓,是从大处落笔。

B.中间两联既写莺争暖树、燕啄春泥,也写暮春时繁花似锦、春草茂盛。

C.“绿杨阴”“白沙堤”,颜色鲜明,春和景明;“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

D.全诗抓住景物特征,寓情于景,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形象鲜活。

(2)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2)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对【甲】【乙】两诗赏析有误一项是( )

A.【甲】诗中颈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一种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甲】诗尾联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了战事的频繁。

C.【乙】诗“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D.【乙】诗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2)从内容上看,两首都是_______________诗,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联系背景与诗句具体分析。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工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每章的开头都以景起兴,渲染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下文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B.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又或许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的幻觉。

C.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暗示了地点的转换。

D.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显示出主人公的情感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1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句出自_______________(典籍名)典故,表达_______________。

(2)题目“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怀”包含哪些内容?

(3)“何处望神州”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案】(1)B

(2)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的心情。

2.【答案】(1)C

(2)内容:点题,写诗人出游在外,客行他乡,与尾联相呼应。
写法: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以“客路”“行舟”点明自己远离故乡,表现旅途奔波之苦,暗含漂泊羁旅之情。

3.【答案】(1)“悠然”写出了诗人闲适、淡泊的心境。

(2)示例: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4.【答案】(1)“草木深”三字描写了春天城中草木繁密荒芜之状,可见人民离散,无人整治。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2)示例一:赞成第一种。运用触景生情的写法,面对国家破碎,种种情绪齐涌心头,诗人禁不住见花而落泪,闻鸟啼而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示例二:赞成第二种。运用移情于物的写法,以花鸟拟人,写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5.【答案】(1)《秋词》表达了豪迈之情。《秋思》表达了游子思乡悲秋之情。

(2)示例:喜欢《秋词》,秋日不悲,豪情满怀。或喜欢《秋思》,把几个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浓浓的思乡悲秋氛围。词虽短,但味浓。

6.【答案】(1)B

(2)表达诗人对明媚春光的热爱、赞美与喜悦闲适之情。

7.【答案】(1)C

(2)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8.【答案】(1)A

(2)边塞。
《使至塞上》表达了诗人受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和孤寂思乡的情怀;而《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则表现了戍边将士立誓破敌、决战到底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情怀。

9.【答案】(1)D

(2)不仅表现了诗人要攀登泰山的誓言,也写出了作者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10.【答案】(1)C

(2)运用“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来起兴,渲染了深秋时节迷离、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追求“伊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和孤独。

11.【答案】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2)大意: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由此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12.【答案】

(1)《三国志》,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

(2)感叹历史兴亡之事;表达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表示失望和愤慨;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

(3)以问句开头,引发怀古之情思;奠定全词悲壮深沉的感情基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