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会导致大量失业,还是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我发现大家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设定太多的基本假设,假定一切是不变的情况下,突然提高某一个指标,然后得出一些结论,这是实验室的方法,但绝不是思考社会问题的路线。一个成熟的思想体系,一定要从挑战原有的基本假设做起,一定要问:新的情景下原来的那些假设还继续适用,哪些需要改变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在开始讲人工智能之前,先举两个其它的例子。第一,蒸汽机发明以后,工业国家爆发了各种各样的工人暴动,工人们占领工厂,打砸机器,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钢铁怪物抢占了他们的工作,让他们失业。当时也是天下哗然,居然有这样自己动的机器,资本家再也不需要工人了!按照这个逻辑,这一部分人应当是永久失业了,一直到今天都缓不过来才对。但是结果呢?从大的时间跨度来看,失业率并没有随着技术的进步直线上升。第二,随着家用电器的发明(重点是洗衣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解放积极分子特别开心,觉得这些机器可算是把妇女从繁杂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了,只要一家一台洗衣机,全人类的问题都得到解决了。但后来的调查表明,家用电器普及以后,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时间并没有减少一丝一毫。我们再细化一点儿,技术的进步确实会消灭一些岗位,反过来,它到底创造了哪些工作?第一,是围绕新技术的工作,工程师、程序员。第二,是原有产品需求增大带来的岗位,考虑对比一下公元1000年和现在的人均肉类消费、衣服的件数,你就明白为什么技术这么发达了天下还有这么多搞农业搞纺织的。第三,满足人类对产品的差异化需求,条件不好的时候,全国人民都骑飞鸽凤凰,这俩厂子各需要一个设计团队,到今天市面上的自行车有多少种?第四,是新增需求,比如现在我们呼吁中国心理医生严重不足,这要是搁以前,技术落后饭都吃不饱的时候……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想象社会永远就是现在这样儿,然后一夜之间一台电脑取代了百分之八十的人类工作。事情永远不可能是这样发生的,人工智能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的、互动的过程。之前有一篇爆款的朋友圈文章,提出来说人工智能发展是指数增长,你看着它快到眼跟前了,结果下一秒它就跑到老远的前边儿去了。你可以拿这个点来打我,说这次科技革命和以前不一样,因为它最后是把事情的控制权从人类手里交出去了。题外话:长期、宏观尺度的稳定,不等于短期、微观尺度的稳定,人工智能万一有一天消灭了一万份会计的工作,又创造了一万份新的工作,那不代表隔壁王会计第二天就能拎着包就去做算法工程师了。产业革命常伴随特定群体的失业,也是社会的阵痛。希望我们的社会在人工智能大潮中欢庆赢家的诞生,但也不要死踩输家。如果我们还抱着那种几百年前的“因为你自己没赶上时代大潮所以活该去死”的丛林法则不放,那技术更替这么多代,岂不是白忙活了。我们还对得起发明蒸汽机/内燃机/计算机的列祖列宗么?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固然人工智能会让一些行业职员失业,但相反的人工智能产业有效人才极度稀缺,市场人才供需不平衡,人工智能将成为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