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没事别老来找我媳妇!

“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是中国文化艺术界公认的泰斗,一生佳作无数,极具风骨,不仅书画造诣高,闲来无事还能够写一些诗句来表现当时的想法,是一个有着有趣灵魂的艺术大家,这句诗就是齐白石年迈所作。

寥寥十几字道尽齐白石一生情债,女人对他来说是创作的源泉,也是活下去的动力。齐白石一生毫不避讳对女人的喜爱,年过七旬也没有耽误他娶少妻,是艺术圈里响当当的风流人物,但少妻有时也令他烦恼,曾在家门前题字,齐白石:没事别老来找我媳妇!

三生三世,风流传奇

齐白石一辈子极其逍遥快活,惹出一腔柔情伴随飞花流萤。婚姻生活更是奇遇烂漫,很多人只知齐白石华中有风骨,却不知他做鬼也风流。他在12岁就曾与第一任夫人陈春君拜过堂,19岁圆房,20岁的齐白石就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陈春君是齐家的童养媳,童养媳就是封建社会把女孩从小过到家里养着,长大之后给长子成亲做媳妇。陈春君一生给齐白石生下五个儿女,对他感情相当深刻。但是贤妻留不住风流汉,53岁的齐白石游历了祖国大好河山之后决定到北京定居。

这一别几乎是一辈子最后一面,陈春君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非常本分能干,还非常会照顾人,但是她根本无法适应城里的生活。眼看齐白石一个人在北京孤独寂寥心里却十分过意不去,于是自作主张给齐白石物色了一个18岁的小媳妇。

这女孩名叫胡宝珠,齐白石57岁时,娶了胡宝珠为妾,就这样度过了23个春秋。齐白石80岁的时候,原配夫人陈春君去世,第二年齐白石就决定“立胡宝珠为继室”胡宝珠又生了7个孩子。

胡宝珠

这点上齐白石在艺术圈里也算得上是个“高产”画家。成名成家、风光无限的整个过程,胡宝珠都在其左右,对于他来说,胡宝珠陪伴的是他真正奋斗的岁月,因此他对身边这个女人极其宠爱。

但是连续生子让胡宝珠的身子越来越吃不消,她一共生下四子三女,但在1943年农历腊月十二,胡宝珠在生育中突然难产,没能陪齐白石走到最后。或许有人说齐白石绝情,不懂怜香惜玉,但反观艺术家不尽是如此。

胡宝珠去世后第二年,84岁的齐白石怎奈孤寂,一门心思续妻,北京的朋友给他介绍医院护士长的夏文珠,这一见面十分满意,决定再婚,却遭到儿女们的反对,无奈下只好让夏文珠以护士名义留下来。

夏文珠当时四十四岁,身材高挑,面容姣好,又有文化,极得老人宠爱。齐白石91岁时,夏文珠离世,齐白石又找了一位叫伍德萱的女人继任最后又找到一个22岁的姑娘,年迈的齐白石满心欢喜,还等着结婚办喜事。就在那年,齐白石老人去世了。

金屋藏娇,门前题字

抛去男女之事,齐白石最得意的还是胡宝珠。这个女人长期和齐白石单独相处,耳濡目染之下,让他不知不觉习得了一些绘画技巧,并且有所小成,这让齐白石颇为得意。不仅如此,胡宝珠面容端庄、性格温和且贤惠,亦是个小家碧玉的女人。

那时齐白石50几岁刚刚起势,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对于他的内人是个年方二十,邻家女孩模样的少女也是议论纷纷,齐白石门徒宾客都称胡宝珠为“师母”,有时齐白石也能听出些调侃的意思,但自己年龄也不小又是一代宗师,又不能发作,便开始想办法对付。

胡宝珠画工极好,一段时间内她的作品与齐老作品放在一起竟然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亦可以假乱真。一次齐白石夜里掌灯看桌上的《群鹅图》未曾署名,提笔便提上自己的款,结果后被认出不是齐白石亲笔,实际为胡宝珠所临,一时间众人皆知“师母”擅画。

这让门客和一些徒弟逮到机会了,齐白石但凡不在家,门客径直专程来找胡宝珠鉴赏探讨。胡宝珠年轻又花容月貌,齐老年过六旬步履蹒跚,这叫齐白石不得不多想

出于市场原因和家室安全,胡宝珠的艺术之路就被断送了,她被要求不能作画,只能做一个贤妻良母。

为了防止门客叨扰,以探讨为名窥探“师母”,齐白石毫无顾忌的在家门上贴上门条,用书法写着大字:“凡我门客,喜寻师母请安问好者,请莫再来。”白话文的意思就是:没正经事别来找我媳妇!居心叵测的直接转身回家,我这里不欢迎。

这段门条被北京画院收藏,后在齐白石书法展曾经被展出,一度令人哭笑不得。一个风骨硬朗的老艺术家竟有这般童趣的一面,年近八十竟还为了少妻争风吃醋,甚是有趣。除了这条有趣的门条,还有其他几条也很有意思。

“绝止减画价,绝止吃饭馆,绝止照相”、“吾年八十矣,尺纸六圆,每圆加二角。”意思就是:谢绝讲价,请我吃饭没用,也别拍照留念,我都已经八十了,今天开始我的画就要涨价,没有为什么。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去年将毕,失去五尺纸虾草一幅,得者我已明白了。”这段也极有意思:去年快过年时候丢了一幅虾草图,拿的人我已经知道是谁了,该怎么办不用我多说了吧!

还有一幅字也很特别“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并用圆圈圈出了“不论交情”和“润格出”,就是说:卖画就是卖画,别跟我套近乎,不要厚着脸皮来找我要,想要就按价付钱!

这些有趣的门条已经展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齐白石如此坦然灵趣的一面首次为众人所知。一个快要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不辞辛苦来到北京做“北漂”,到北京后又如此的风流,风流的背后竟又如此的有趣,这让人对这个老人简直刮目相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