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唯一的书法,是一封写给名妓的“情诗”,被后世奉为经典

说起“情诗”,历史上很多情诗皆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中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成为千古绝唱;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尽伤离忧别;

苏轼《江城子》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令人读之肝肠寸断……这些诗篇可谓是讲一个“情”字展现地淋漓尽致,而在唐朝有这样一位“全能高手”,他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其笔下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大家都十分熟悉。

此人便是素有“小李杜”之称的杜牧。而前文提到的“情诗”,杜牧也写过,他在33岁时曾为一名妓写过一首情诗,这首情诗不仅向世人他丰富的感情,其书法更是超凡脱俗,流传后世1200年,被后世奉为经典。这首便是书法界赫赫有名的《张好好诗》。这首《张好好诗》背后却是一个无比凄美、充满辛酸的故事。

公元828年,青年才俊杜牧在给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做幕僚时,被沈府的当红歌姬张好好迷住了眼,当时的张好好只有13岁,身姿妙曼、娇艳欲滴,杜牧深深地爱上了这位歌姬,张好好也知晓杜牧的心意,但奈何身似浮萍,很多事不能做主。后来,张好好被沈传师的弟弟看上,成为了沈传师弟弟的妾室,看着心爱的女人嫁与旁人,杜牧也是无能为力。奈何造化弄人,嫁人后的张好好过得并不如意。六年后,张好好被休,沦落江湖,以卖酒为生。后来杜牧诗人任东都监察御史,在洛阳重逢张好好,看到当时令自己魂牵梦绕的赵好好,现在如此落魄,心中百感交集。

他对张好好的不幸遭遇充满了同情,心中满是遗憾与伤感,感叹命运不公、造化弄人,于是挥笔写下这千古名作《张好好诗》。北宋的名著《宣和书谱》曾点评《张好好诗》:“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意思是杜牧此作诗文、书法相得益彰、配合的天衣无缝,堪称是文书双绝。

杜牧笔下的《张好好诗》可谓是情感写进了书法里,观其文字都能体会到杜牧当时的无奈与感慨,诗文交相呼应。此作采用行书的方式书写,全篇48行,每行约8个字左右,笔法劲健畅快、雄健遒媚,笔势飞动放纵,结体姿媚却又不失大气,深得魏、晋、六朝书法遗风。

?据记载,末代皇帝溥仪在逃出皇宫时,就曾携带着此卷,后来散落于民间,被收藏家张伯驹收藏,1956年张伯驹先生将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