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文学 II 前沿:陈鹏12首 【204期】
前沿诗人
陈鹏
陈鹏,男,湖南株洲人,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鸭绿江》《辽河》《作家天地》《年轻人》《当代小说》《青年文学家》《牡丹》《参花》《山东诗歌》《文学百花苑》《安徽科技报》《株洲日报》等刊物发表文章数百篇,出版《秋天的回音》诗歌专集。诗观:纯粹灵动,意韵延留。
朗诵者简介
李玉君,女,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营口诗词学会秘书长,营口作家协会副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随笔、小说、诗歌等作品散见于《海燕》《阳光》《辽河》《营口日报》等报刊杂志。用声音作为羽翼,让诗歌在蓝天翱翔。
陈鹏诗歌12首
1.纸与河流
面对纸与面对河流
是我两个七寸。如被下蛊
面对纸,常常找不到
一个句子,借此来概括我的一生
面对河流,总是陷进旧时光的
纠缠……
纸上有深雪,起笔就被覆盖
灯是夜的霜,月是镜子
照出我内心的小兽
河流有深渊,有四面围困
他们打捞出来的鱼
哪一尾更像曾经的自己
凌晨两点。我还在纸上铲雪
河流还在涂改河岸
没有一个文字属于我的
没有一寸月光是属于大地的
2.我向往明媚的事物
那些虚假的面具,与虫子
总能在潮湿阴暗的地方
设计陷阱,围捕
仅存的野性与善意
不能明辨是非的雨水
坠落人间
掩盖着一条暗渠的野心
和一棵野草的
呼救之声
而秋天,正悄然逼近
明媚的事物将归还给大地
我坚守的区域
所有的叶子在阳光下
充满了燃烧的冲动
我幻想,白霜,月光,蝴蝶
与我,都能停靠在黎明的
唇部……
3.突围的鱼
鱼儿挣扎一生
一直想突破水的围困
北冥之鱼呀
难道真的只是个传说
鱼儿是水的骨头
水一旦至清无鱼
水也会死
鱼儿以死亡的方式
突围。像不像我们人世间
最终自己引诱自己
立于绝壁
4.余年,我要拜白云师傅
白云是天空最大的隐者
开心了,披一道道锦衣
像魔术师,变幻万千世界所有的美
不开心了,就派出雷电风雨
去人间制造些新的平衡
大多数时候,它像个读书郎
在天空自在,写意
与山河对坐。论道
我在人间晃晃荡荡
拜山拜水拜菩萨,却依然
沦陷在悲伤与自扰之泥
无数次的仰望,都是熟视无睹
突然的一次抬头,醒悟只需一秒
余年,我要拜白云为师傅
自卷自舒,聚散两宽
5.七月的最后一个下午
庚子年七月最后一个下午
将在一杯咖啡里结束
我像数钞票一样
认真清点了三十一个日子
空落漫过杯沿
月初的河水应该到大海了吧
天空的云朵每一块都是新的
只有那青山是旧的
每一片叶子都有了熟透的征兆
我的头发又白了三十一根
只有那鸟语和蝉鸣
还未曾知觉秋天在赶来的路上
红火的七月假像迭出
无论你的情节怎么演绎
把一个月放在时光流里
像不像踏雪无痕
6.囚徒
太阳神不小心碰翻了
一瓶红葡萄酒
侧漏了他所有暗红的孤独
和他作为天空囚徒的窘态
半天的云朵匆忙赶来
收拾残局
茂盛的城市,只留下
一抹背影
谁在捡拾这样的黄昏
匆忙赶往人间
7.残局
我是車。他们是将相
我负责在山河间横冲直撞
提着挡我者亡的勇气
跨下是一匹悍马,我们相依为命
那个放冷炮的人
总要躲在背后才肯出手
士兵们有勇无谋
只知道前进不知后退
无论我怎么迂回也解不了他们的围
历史的垓下之围终究上演
而这人间的棋局已残
江山已困,美人已刎
我与战马在四面楚歌声中饮血
倒下的一瞬,我瞥见
将相们在楚河汉界的两边
推起了太极拳
他们最终握手言和
灞上的酒肉一片狼藉
8.剑客无剑
炉火,暖了一壶酒,雪夜
我看见,林冲的长枪被掩埋
他不该去梁山,该去京城
我该去哪
我提剑,上路。有不可提及的悲伤
江湖之后,又是江湖
无地埋名。到处是石头及千仞的南墙
被逼出体外的狼性,或侠胆
指认黑暗与虚无,指认一场雨
浇灌了一条阴暗的沟渠
指认无效。剑被江湖收买
他们互相认识,互相佐证
他们比我更加胸怀天下
有影子,一路尾随
我突然像欧阳锋,倒立
一掌击倒了影子
一只雕吓得一声惊叫,山谷也叫了一声
弃剑。我原地温酒,坐化成石头
石头上长出一枝带刺的玫瑰
9.蜻蜓
一朵朵水花
生就有飞翔的梦想
直到,夏天的一场饱嗝
之后。一双双流彩的翅膀
突破水面
天空,多了许多飞翔的水花
风雨欲来
10.将饮
我摆开一座空城
设计一场夜宴
等你,率万千兵马杀来
你若犹疑
就正中我下怀
你若坦荡
我必斩不了马谡
我已举杯,三千够不够
料你无胆
我这空城计里套着鸿门宴
高山无流水
断了这琴声
11.月光
月亮的马匹过了山岗
守夜的人能听见一声长嘶
柳树背转身去,正好
掩盖了草尖上旧的吻痕
月光,久远的月光
曾殷勤探看
一抹清影
生动的细节,冷不丁
敲打记忆的玻璃
一盏灯深
还在努力地推开夜色
12.石缝里的花
白云练习飞翔
石头练习开花
断臂之扼,风化骨头
滋养一丛忧虑与坚毅
蝴蝶停在花尖上
与自己相认,不辩解,不绝望
卑微的人,草与石头
把阳光拍遍
取水止疼
生活练习艰难
万物都有隐喻
万斌评诗
纸上铲雪的人
能在纸上铲雪的人,陈鹏算是一个。
我见到的白天,也许就是被这种雪铲光,人们的脸上才有了反应。所以说一个好的诗人,只要语言稍微出点格,其后果就能改天换地,让一张纸把天空扯下来也不算是过分。
我不喜欢把白天只当成白天去写的人,这是因为他们对黑夜没有反应。任何客观只要进入了诗人的法眼,黑的就应该是白的,白的也应该是黑。至于它们为何黑白的缘由,只是因为你轻易就能对它们进行转换。
在作者陈鹏看来,"纸上有深雪"。世上不只是蛇有七寸,连同河和纸,都是他认为中的七寸。只是这种七寸不是被别人扼住,就是他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命门,于是就用匆匆和翩翩加以掩盖。"面对河流",他"总是陷入旧时光的纠缠"。最后是走上纸,因而能发现雪。
不是每个诗人的站立,双腿都是树。树本来是一些行走的人,遇到了没有想象力的诗人,头颅便会在天上停止。而此刻是凌晨两点,陈鹏发现"河流在涂改河岸",他在"纸上铲雪","起笔就被覆盖"。至于被什么覆盖,我想不是河面没有被人抬起脚面,就是一个人的锋芒仅仅只是对自己的埋没。
陈鹏是湘人。过去我们谈到某地某些诗人,总是避免不了侈谈当地如何对诗人的濡染,我却觉得这多少有些强加之嫌。不是你遇到的水面就是你摆脱不了的天空。固然一个地区给你提供山峦,却不是命中注定就是门槛。有些水面当然可以是你拿下天空。
所以说不是地区限制了你的流派。而是风格让你成了这个地区的诗人。这种地区与你居住的地区应该是相干,却又是格格不入。就像源头是水,流出的已经是河。用地区把诗人生生捏在一起,应该是一厢情愿的。这是对无地界的诗歌一种机械的划分。也容易对诗人的出处,而不是诗歌的出处,形成狭义的理解。
前头说的陈鹏对雪从纸上的信手拈来,是很多诗人身手所缺少的敏捷。正是这种敏捷,会使枝桠让树去长一些。会因为鱼,河流而短一些。除了在创作具有这种近似风的来去自由。陈鹏另一个表现出的创作长处是他神奇的谛听力,即在大千世界上听到"一棵野草的呼救之声"。
诗人要有耳朵,才会有四方。他因而能感到石纹是纷纷朝他涌来的河流。即使他进入梦界,所有自然的叶子,都是他在树上摆着耳朵。而他听到天上的太阳,也是他用了露珠,才去塞满。所以诗人在创作中的耳朵,会让他在水里听到火声。
有人说诗人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其实诗人的使命是最终遇到他自己。所以别人只是自己的分散,而自己才是别人的集中。和很多诗人一样,陈鹏在遇到自己的行程,遇到"白云是天空最大的隐者"。
有时发现即是下一个的空白。河岸是诗人落下手臂,才有河岸。当然在《余年,我要拜白云师傅》这首诗里,感觉除了"白云是天空最大的隐者"外,没有出现与起句并驾齐驱的句子,从内涵到内容上,不是形式短小就是说明,就是长处。诗行的身高也如同一个人的身高。不管是高低,都需要是合适。也许现在的陈鹏,还只是我们期待的悬念,但我们从露珠的身上,已大体看出太阳的端倪。可能是他已经给了我们很多,而我们需要对此做出更多的直面。
万斌简介
万斌,做过媒体。视树为主客观的烧绿。在《辽河》《诗潮》《诗歌月刊》《诗刊》《扬子江》《星星》《绿风》等刊物发过诗,获过奖。
何澍清评诗
顿悟中的哲思,引领快意人生
——浅析陈鹏《余年,我要拜白云为师傅》
人们常说:心态决定幸福。此诗就表达了这样一个观念,并给出了充分的理由。
“白云是天空最大的隐者/开心了,披一道道锦衣/像魔术师,变幻万千世界所有的美/不开心了,就派出雷电风雨/去人间制造些新的平衡/大多数时候,它像个读书郎/在天空自在,写意/与山河对坐。论道”
对白云的拟人描写十分到位,恰似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常态:有时开心,有时不开心,有时是平平常常。诗人对白云这几种状态下的形象进行深入细致刻画:开心时是风情万种,仪态万千;不开心时是雷雨交加,恣意纵横;大多时候是书生模样,轻松自在。诗人对白云的观察细致入微,对白云的评价公正客观,其中也暗含诗人的思想倾向。
“我在人间晃晃荡荡/拜山拜水拜菩萨,却依然/沦陷在悲伤与自扰之泥”
对比性描写,写出自己在生活中到处寻求心灵救赎无果的状况。
“无数次的仰望,都是熟视无睹/突然的一次抬头,醒悟只需一秒/余年,我要拜白云为师傅/自卷自舒,聚散两宽”
顿悟,只在一瞬。其实也是一念之间。
诗人对白云的观察足够细致,才会把白云的变化描绘得如此惟妙惟肖,并对其动静态给出形象的比喻,使读者深以为然。并使人深刻领会“诗歌是比喻的艺术”。
平常见了千万次,可能也没有心灵上的触动,偶然的灵光一现,忽然茅塞顿开,这便是生活的恩赐,也可以说是个人的感悟。而这感悟显然与生活的阅历以及磨练是分不开的,没有来自生活的阅历,哪有深入的思考;没有深入的思考,哪有瞬间的开悟?这更像是一个哲学命题,也即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有的积淀都是不断深化的量变,而最终的突破便是质变。
诗人经历的种种,“拜山拜水拜菩萨,却依然/沦陷在悲伤与自扰之泥”,其实是一种混沌状态中的求索,而这一切也是每个人成长中所必然经历的。这是一种精神归属的求索,这种求索伴有追求、思考与实践,显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诗人,从不会停止思考,当然更不会停止追求。当发现眼前的道路行不通时,他会尝试其它方式,而最终他找到了一种自认为最佳的方式——淡然豁达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题目与内容互为因果,题目更像是一个问题,而内容恰恰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第一小节诗人抓住白云的形态,写出了白云的可爱之处。对白云的向往,也是一种对自由、无拘无束以及不慕虚荣的生活的向往,白云从不刻意去追逐什么,那种淡然的心态,的确与隐者无二。它们真性情,可以优雅地演绎自己的美;可以痛快地发泄自己;大多时候它们淡然地坚守着自己的位置,温文尔雅。第二小节写出诗人像大多数人一样,被一些事物诱惑,不断求神拜佛,从而陷入庸人自扰状态。第三小节写出诗人面对白云时的瞬间醒悟。这首诗看似轻描淡写,却说出了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的道理。结尾再次点题,使主题突出。
读这首诗,像诗人在给我们讲一个故事,一个有关生活的故事。能够感受到诗人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并从生活中获益的整个过程,读者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也是同诗人一同成长的过程。放下,有时是收获的开始。放弃无谓的追逐,便获得了心灵的宁静,谁能说淡看云卷云舒的人生不够快慰呢!
何澍清简介
何澍清,诗人,现居辽宁本溪。作品发表于《星星.诗歌理论》《诗选刊》《中国好诗》《澳门晚报》《本溪日报》《营口日报》等纸媒,出版诗集《童年往事》。诗作《新疆的故事在这里不是传说》入选诗集《天山圣湖——赛里木》;诗作《飞渡峡,我飞不出你的柔情》在镇坪“中华诗词之乡”征文大赛中获优秀奖,作品入选镇坪县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成果集《那山那水》。
刘向东评诗
陈鹏《纸与河流》中的人生
读诗因人而宜。我读罢陈鹏此诗,两个最直观的感觉:一是迷惘中的否定,一个是幻觉中的虚幻。诗人所面对的东西很多,但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两件,一是“纸”,借指写作,一是“河流”,寓意时光。诗中出现的“小兽”和“鱼”都是内心的。“我还在纸上铲雪/河流还在涂改河岸”是认虚为实,在“凌晨两点”的失眠中得到强化。写作是这样,其它又何尝不是,而人生更是一场对于生命意义与生存价值的探索写作,“纸”与“河流”,是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困境与机遇。
刘向东简介
刘向东,笔名春水向东,山东栖霞人,现为栖霞市作协副主席,栖霞市散文学会和《长春湖》杂志社发起人之一。作品见《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入选《新世纪诗选》等选本。获第八至十届“万松浦文学新人奖提名奖”等。著有诗集《云端的房子》。将出诗集《刘向东短诗选》(中英双语)。
张国安评诗
浅析陈鹏诗《我向往明媚的事物》
小诗呈现出两个声部,由低沉到昂扬,又似两幅油画,一幅幽暗,一幅明亮,“虚假的面具”“虫子”“不辨是非的雨水”与“秋天”形成鲜明的对比,令读者在强烈的反差中,感受到明媚的力量,这是诗人那一颗向上明亮的心灵在召唤,远离暗黑,拥抱黎明,只有感同身受的人,才知道暗箭与阴谋的伤痛,同样也充满对正义的渴望。结尾充满诗意,那些遭受厄运亲吻过的人啊,只要心怀美好憧憬,天使也会眷顾,送你一个甜蜜的吻。其实,所有的逆境和顺境都是生活的馈赠。在逆境中挣扎、坚守,而不沉沦,在顺境中呢,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张国安简介
张国安,笔名尘子,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溧水区网络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散见于《意林》《诗选刊》《星星》《扬子江》等,著有诗集和散文集。
冯岩评诗
在流逝的时光里见证日月
当一个人把文字举过头顶,在日月星辰里用文字堆砌生活的甜蜜与苦涩,释放日月星辰里的黑暗与光明,在这个抑、扬的过程中文字迈向一个高度,这就是读陈鹏诗歌的最初感受。
人生有逆境也有顺境,无论生活的潮汐怎样拍打礁石,一些勇于搏击的人还是能逆流而上,陈鹏诗歌里有一种搏击风浪逆行的勇气和无畏的勇敢,敢于抗争命运和眼里的虚空,面对世俗用文字来搏击风浪。
诗歌的写作要有内涵、语言的高度、技巧的纯熟、语境的设计,在他的诗歌里都有明显的体现。“面对纸与面对河流/是我两个七寸”(《纸与河流》),其实纸与河流很难在技巧的设计上有什么联系或意境的设计,而面对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作者能衍生出一个让人惊叹的词语“七寸”,这两个字重重地压住读者的视线、屏住呼吸,在分行的文字里有忍不住的必须读下去的撕裂之感,“一个句子,借来概括我的一生/面对河流,总是陷进旧时光”这两个句子把不相关的两个载体拽进生命里,让纸与河流与我有必然的联系,从空旷到具体,从目光所及放眼千里,这只是字面的感觉,而生活却是旧时光里的纠缠,有形无形的事物交替在作者眼里替换,印证读者的认同感。“纸上的深雪/起笔就覆盖” “河流有深渊,有四面围困/他们打捞出来的鱼/哪一尾更像曾经的自己”这些冷冰冰的句子让诗人的心发出凉意的颤音,被打捞的鱼岂不是被生活困住的自己?诗歌的深度与内涵在两种不能递进的事物中有了深层次的接壤,从表象里看事物的深度和本质,语言上升诗歌内涵的高度。
“凌晨两点。我还在纸上铲雪/河流还在涂改河岸/没有一个文字属于我的/没有一寸月光是属于大地的”。诗人写这首诗是午夜后最寒冷的时间段,大自然的凉没有被室温烤暖,那是人生袭来的寒意让诗人在逆境中跋涉后的寒意,文字是唯一能填平的炭火,自己在白纸上取暖。诗歌的意境和技法、取材的角度都是有棱角和硬度,让一首诗有语言高度的诗镜像语境的灵魂。
《我向往明媚的事物》这一首诗诗人从虚假的面具中,黑暗潮湿的虫子、设计、野性、围捕,步步紧逼的词语中被不明是非的雨水随仅有的善意堕入人间,那种挣脱不出的黑暗,诗人用一系列冷词语描绘,一种带入感把读者带到自己的语境中,“我幻想,白霜,月光,蝴蝶/与我,都能停靠在黎明的/唇部……”而这些词语的跌落,恰恰是诗人期望的美好给读者一席喘息的空间。
《突围的鱼》题目就被网牢牢捆住。其实生活就是一张无形的网,怎样在自己的空间里立命与根本是所有搏击风浪者站在人生高度和低谷里的思索,看淡人生的大起大落才能突破坚实的网成为游弋有余的鱼。
《余年,我要拜白云为师》《七月最后一个下午》《月光》《石缝里的花》这些诗看似叙述一种景物,其借景抒情的成分在题目背后隐藏太多的哲性。诗歌语言里的高度和内涵,是诗人在知识积累中把语言和技巧架设到一定的高度,打破语言抒情的常态化,让诗歌这种艺术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带给读者人生的另一种思考,诗歌即警示自己还启迪他人。
“庚子年七月最后一个下午/将在一杯咖啡里结束/我像数钞票一样/认真清点了三十一个日子/空落漫过杯沿”这是一种静物的描写,没有太多的写作技巧,以实物的具象变奏出抽象的意向“每一片叶子都有了熟透的征兆/我的头发又白了三十一根/只有那鸟语和蝉鸣/还未曾知觉秋天在赶来的路上/红火的七月假像迭出”。叶子、白发、鸟语、蝉鸣在诗人的笔下有了声音的质感和透视生命流逝的岁月,数字是用31根白发来见证的,时间和空间瞬间的转移,让一句一行的诗句有了错落的层次。获得桂冠诗人的英国诗人卡罗尔.安.达菲《如果我死了》“如果我死了/我松散的骨头/像抛下的桨/在大地深处摇晃”。达菲的这诗是以一种意向一贯到底,在想象的空间里以实物着手落笔,具象化后的意向有触摸之感。而诗人陈鹏的每一首诗里都用意向包裹着具象,似发生在周围的故事历练出的语言精华,更有生动的视觉质感。
“白云是天空最大的隐者”、 “突然的一次抬头,醒悟只需一秒/余年,我要拜白云为师傅/自卷自舒,聚散两宽”白云的惬意是仰头的高度和云卷云舒的自由,诗人只用一秒便顿悟人生。
陈鹏的诗是哲性的思索,是人生达到一定高度的概括,是知识积累后在诗歌技巧中找到人生云卷云舒的灵性诗歌写作者,希望他的诗歌能走上云端,在流逝的时光里见证日月,不用仰望而恣意飞翔。
冯岩简历
冯岩,高校教师,副教授,美国西俄勒冈大学访问学者;诗歌、小说、散文、翻译诗作品散见百余家报刊杂志 ,诗歌散文入选多种年选、合集版本;荣获2019第三届中国“十佳当代诗人”奖;诗歌散文获多项奖。译著《种子是花开的过去》《时间称出的重量》。
新媒体文学同题诗通知
新媒体文学同题诗《落叶飘零的晚秋》9月25日周五晚8.00--9.00群内收稿,精选优秀作品刊报纸副刊,请参与的诗人保证质量,避免错字。届时《新媒体文学》微平台刊出诗人们作品。(注:同题诗不超20行)
新媒体文学平台诗群专栏
新媒体文学平台开设诗群、诗社专栏,现代诗15-20人。每人20行内精品诗歌一首、简历200子内一份;组稿诗社社长或主编的生活照片一张,诗社介绍500字内。组稿诗社、诗群可在下方平台留言联系新媒体编辑部即可。
名家 前沿诗人专栏
名家、前沿诗人诗歌10首,简历、照片。平台精选一首朗诵,并附加评论,作者可以自荐也可以推荐。平台留言处联系编辑部。
赞赏说明
赞赏作品20元以上70%归作者所有,10%归朗诵者,10%归评论者,10%用于平台运作,费用到账后给付。(注:20元以下含20元作品不发放专辑稿费)
●关注新媒体文学,让你的人生更精彩 ●
新媒体文学II 前沿:陈红为诗10首 【第1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