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援朝戚家军表现惊艳,李氏朝鲜重金偷学戚继光《纪效新书》,为何就是没战斗力?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胡言

字数:3835,阅读时间:约18分钟
编者按:《纪效新书》是明朝名将戚继光在东南训练士兵时所编写的兵书,由于其传奇的抗倭经历。《纪效新书》除了在中国影响巨大外,在日本和朝鲜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朝鲜,这本书甚至成了朝鲜训练军队的总纲,因《纪效新书》东传,李氏朝鲜甚至开始了规模空前的”三手制“改革。然而,吊诡的是,朝鲜并没有真正能将此书运用和实践下去,之后三百多年历史中,李氏朝鲜按照《纪效新书》所训练的部队,除了在第二次壬辰倭乱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外,之后的战绩一直显得差强人意。尤其是在女真崛起的过程中,朝鲜”三手制“改革后的士兵几乎没能起到太多的遏制作用,以至于朝鲜士人徐荣铺不禁发出感慨“北虏之变......无以异于壬辰......曾未闻都监之兵,举一刃发一矢”。这里所说的都监,即朝鲜三手制改革后专为训练士兵而设立的军事机构。那么,李氏朝鲜是如何将《纪效新书》这本经念歪的呢?
我们先来说一下《纪效新书》东传的背景。万历十九年,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为了转移国内武士阶级因为土地分封而起的内部矛盾,准备对外发兵。他首先瞄向的便是与日本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他写信给当时的朝鲜国主宣祖李昖,称要“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而直入于明使四百州溶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意思是打算从朝鲜借道,进攻大明。
智商在线的李昖并没有听信丰臣秀吉所说,一来谁知道这是不是日本的假道灭虢之计,而来即使日本真的有心攻明,长期以来将明朝视为宗主的朝鲜也根本看不上日本这个连朝贡资格都没有的土包子。在优越感和对日本的忌惮之心下,朝鲜拒绝了丰臣秀吉的建议。不过,问题来了,朝鲜虽然拒绝了日本借道伐明的提议,却因为当时激烈的内部倾轧,并没有继续关注日本的动向,再加上承平二百年之久,武备废弛,国内三百多郡县几乎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反观日本,在丰臣秀吉寄信朝鲜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广泛的战争动员,除了号召各地大名动员士兵参战外,还不惜花重金让临海地区大名筹措船只辎重,集结于摄津、播磨、和泉等地海港。
以有心算无心,以有备谋无备,在这样的前提下,日朝战争爆发了。万历二十年,日本海军在釜山附近登陆,并一路长驱直入,攻陷朝鲜王京汉城、平壤等重城。这种速度有多快呢?举个例子,当日本侵朝的情报被明朝得知时,宣祖李昖几乎同时要求进入明朝疆域进行”政治避难“,史称”宣祖内附“。由于两信息的时间太过接近,明朝方面的第一反应不是救援,而是担心:朝鲜是不是已经当了二五仔,打算利用求援坑一把明朝。因为这种担忧,明朝甚至专门派出画师和见过朝鲜国王的使臣到宣祖那里“验明正身',由此可见,朝鲜军队崩的到底有多快了。
不过,援朝明军同样出师不利,第一波入朝援军在收复平壤时损失惨重,明军游击史儒、千总张国忠等人战死,副总兵祖承训所部损失惨重。不得已之下,明朝派陕西总兵李如松领各地精锐总计三万人入朝,再次进攻平壤。《朝鲜实录》记载,在这一战中,李如松亲率百余骑兵,在城下督战指挥,使得士气大振。而表现更加惹眼的却是明军中所谓的“浙兵”,他们“先登入城”,“拔贼帜,立天兵旗麾”,作战十分勇猛。朝鲜君臣对这支甘冒箭矢,作战勇猛的浙兵部队印象深刻,甚至认为“南兵轻勇敢战,故得捷赖此辈”。战后他们得知,这支表现突出的军队,即是戚继光所训练的戚家军。虽然此时戚继光已经因张居正倒台而去职,但其麾下的游击将军吴惟忠,却依旧统领着这支两千人的浙兵部队,并继续以《纪效新书》练兵统战。这样的经历,让朝鲜国主等人对《纪效新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前朝鲜兵败,原先赖以自保的五卫兵建制早已散乱,为了重建朝鲜军队,防御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兵祸,原本重文轻武、武备废弛的朝鲜君臣,打算以《纪效新书》为纲,重新建设军队。客观的说,在日寇危机尚未解决的前提下,朝鲜君臣对于《纪效新书》的引进,极为重视。李昖曾经亲自向明军都督李如松求取《纪效新书》,然而李如松却”秘之不出“,不得已下,朝鲜只好施展氪金大法,派人花重金偷偷从明军军中购来书册。并由领议政大臣柳成龙主导翻译,筹措相关事宜。
之后,朝鲜设立训练都监,除了柳成龙外,还有诸如武宰臣、兵曹判书之类的朝廷正一品、正二品大员担任都监内的相关职务,这个阵容对于当时的朝鲜来说,不可谓不豪华。《明史》记载,朝鲜训练新军,“教之戚氏三手练技之法……实如戚制,数月而成军容”。可见,强敌在侧的情况下,朝鲜三手制改革,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可问题在于,朝鲜将《纪效新书》封为圭臬,却没有避开早应避开的几个“大坑”。最大的问题来源于纪效新书的版本问题。朝鲜国主李昖曾经十分认真的研究过从明军手中购买得来的《纪效新书》,却发现此书”有详略“,于是嘱托朝鲜使臣在出使大明时要专门购买王世贞作序的版本。
事实上,忽略排版、印刷之类的问题,《纪效新书》大体分为十四卷和十八卷两版。这两版本之间的差别,哪里只是”有详略“那么简单。十八卷版为戚继光抗倭时期所写,据统计,光是明末的抄本和刊本就多达20余种,清代更是有近的话版不同类型的抄本、刊本。相反,戚继光晚年重新删改、增益的十四卷本,反而只有少数刊本和手抄本留存。别看十八卷比十四卷要多上四卷,但这并不代表前者就要优于后者。恰恰相反,十四卷本问世时,戚继光已经在北地驻守十五余年,其经历、视界远高于早年间抗倭时期的自己。他对于军事方面的思考也更加纯熟和通透。最重要的是,对于早年间自己编写《纪效新书》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从内容上来看,十四卷本多了《胆气》《练将》两篇,同时删减了诸如《拳经》等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长年战争磨砺下,他日渐意识到个人武功之类的技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事实上,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依然有不少书友在购买到十四卷般的《纪效新书》后大呼上当,认为自己是买到了”节选本“或者说”删减版“,而对于当时的朝鲜君臣来说,这种信息壁垒带来的影响就更大了。
从《朝鲜实录》的一些相关章节来看,朝鲜当时应该是购得了不同版本的《纪效新书》,其中即有十八卷版也有十四卷版,朝鲜练兵时多以十四卷为主,像之前提到“王世贞作序”的版本,即是十四卷版。另外,”三手制”代表“杀手、炮手、射手”,其中“杀手”指使用长枪短刀之类的近战士兵,这一提法只存在于十四卷版的《纪效新书》,十八卷版根本未曾提及。
但同时,十八卷版存在的问题并未被朝鲜君臣所熟知,他们很有可能是将这一版本当做是十四卷本的补充。于是,我们就能理解朝鲜三手制改革后期的一些奇葩现象了。原先训练都监训练士兵,除了让他们熟悉自己所用的器械之外,最重要的工作是督促这些士兵完成彼此间的配合,这也是十四卷版《纪效新书》首篇《束伍》最重要的内容,但这本经,在朝鲜却被彻底念了回去,个人武艺在考教时的比重越来越大,到了后期,甚至开始要求士兵们一个个充当“斜杠青年”,进行跨界,“至于剑技,则炮手、射手,亦必兼戏习而后,可以防御到近之贼”。
如果说要求炮手、射手之类的远程兵要习练近身战技,还算是为了有备无患的话,那同类士兵的内卷就实在是太过分了。《万机要览》记载,训练都监为了将士兵们训练为多面手,对考核层层加码,原本射手(弓箭手)只需要研习射击时的速度和力度,而炮手(鸟铳手)更是只需要注意射击速度。可到了后来,射手和炮手们除了射击技能外,还加大了种种近战武器的考核内容,像竹长枪、双剑、提督剑、本国剑乃至拳法、鞭棍之流,都是考核内容。这还不算完,等到李朝末期,射手、炮手们的近战武器种类甚至达到了二十四种之多,即所谓“二十四技”。先不提远程士兵操练近战武器会不会挤占训练时间的问题,在战争期间,光是这些杂七杂八的武器种类就足以让后勤官员们崩溃。可以说,随着壬辰战争的结束,戚继光《纪效新书》中士兵彼此配合作战的精髓,已经被种种华而不实的战技表演所取代了。
朝鲜三手制改革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十四卷版《纪效新书》中,增添了许多与《练兵实纪》有关的内容,这是戚继光专门为了对抗北方骑兵所作的兵书。可以说,在戚继光本人看来,《纪效新书》训练步兵应对南倭,而《练兵实纪》则以车兵步兵协同专制北虏,彼此效用不同。但是,由于壬辰倭乱中浙兵的惊艳表现着实震撼了朝鲜君臣,以至于《纪效新书》在朝鲜的名声和地位远高于《练兵实纪》,被朝鲜奉为圭臬的《纪效新书》因此成了朝鲜君臣心中不可撼动的练兵纲领。因此,在明末女真崛起之际,面对清兵的铁骑,技能点全部点歪的朝鲜军队自然是一败再败,溃不成军。
至于大明自己呢?经到没有念歪,而是把只不过是为了不给拖欠的饷银,对抗日援朝后回国的“前戚家军”搞了一次屠杀而已……念经的和尚都杀掉了,没人念经,自然谈不上歪不歪了不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