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若有若无之间》散文集(序)


方寸世界,写什么都是写人。

写什么样的人是自文学伊始就令我很感兴趣的问题。如此,我生活的周遭,我开始了散文笔法化的记录。所以寻找“人”前的定语就成了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嗤笑的、被讥讽的、被嘲弄的、无知的、无力的等等。总而言之,文学应该有理由成为一种诗意化的课题,很显然,我正在研究这个课题。

作家写作,大抵不过是写人和写我两种。其间的叙事描写不过是烘托出这人与我的形象。归根到底,写我也还是写人。其“写人”也是在写“我”查闻中的“人”,所以写作其实也就是“写我”。换言之,就是寻找几个简单的形象与自己内心深处的梦结合形成的最初的源泉性的人物。

法国20世纪的作家加缪说:“作家的一生不过是反复重新描述那几个最初的形象。”

而我的这个集子就是在寻找这几个形象。人与我所处的环境,感官人生的困境,大抵我认为是一种若有若无,似是而非,若隐若现的。

但“一切希望都存在于这若有若无之间”。

所以写人和写我,究竟的目的,不过是找寻生活的希望与寄托,去用来涤荡着“今是而昨非”的生活而已。


作者简介:

笔名岳谬,癸酉年生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剩下的,应该这样介绍:一个尚未成为作家的作者,一个执拗而孤独的寻梦者。有时候在写,有时候在作。不过,最终,二者一以贯之了。


目录(持续更新中):

《嗤笑的老人》

《被讥讽的人》

《被嘲弄的女人》

《戴耳机的人》

《若有若无的人》

《来往中的人》

《印象中的人》

《无知的人》

《被流放的人》

《埋葬的人》

《咒骂的人》

《无力的人》

《香草巧克力冰激凌》

……

(预计24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