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前孩子应该经历的15件事是什么?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快跑、走路、踩水……这些对于成年人来说很无聊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很有意义。让他们体验感受!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走路、打砸抢、踩水……这些对于成年人来说很无聊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很有意义。让他们体验感受!

  1.走“特别”的路

  让孩子观察生活中不同的道路:水泥路、鹅卵石路、砖路……积累生活中不同道路的经验。

  让孩子感受不同的路(草、沙、土等)。),脚底会有不同的感觉,这也是对孩子的感知和平衡能力的一种锻炼。

  最重要的是,孩子会觉得这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会不自觉地养成一种探索发现的好习惯。

  2.骑在父母的肩上

  虽然这些任务大部分应该由爸爸来承担,但偶尔换成妈妈也不错。

  当孩子骑在父母的肩膀上,就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力量,建立信任,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因为是在父母的肩膀上,孩子看得更远,和看爸爸妈妈的裤腿很不一样。

  在适应爸爸妈妈身体的运动和晃动时,孩子会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身体,这对孩子的平衡能力也有好处。

  3.观看成人修理物品

  其实孩子喜欢搞破坏,但是不要忙着在他们崩溃之前责备他们。让孩子们来看你修理东西。

  孩子会知道有些物品坏了以后还能修。

  修物品的时候会用到各种工具,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这也是一种很棒的生活体验。

  最重要的是,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很厉害,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4.在雨中行走

  你的孩子也喜欢雨天吗?因为下雨天可以穿漂亮的雨衣,撑漂亮的伞,踩池塘。不要阻止孩子探索自然。在雨中行走很有意义!

  你可以让你的孩子听听雨衣、雨伞、屋顶、地板、池塘等不同的雨声。这是对孩子专注听辨能力的测试。

  也可以让孩子感受雨滴落下时的变化,就像一辆大卡车碾过池塘的水花,或者雨滴从雨伞上落下。

  你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身边事物的变化是否和晴天时有很大的不同。

  5.穿成人服装

  在孩子眼里,大人的世界真的很精彩,都想快点长大。所以,让孩子穿成人的衣服进入成人的世界,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会得到情感上的满足。穿成人衣服时,孩子会充分感受到大小、胖瘦、身高、长度等概念,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提高自助能力。

  6.在亲戚朋友家呆几天

  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体验“独立”的机会,感受不同家庭的生活方式,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与更多的人交流。

  同时,因为你们在一起时间短,可以唤起孩子对父母日常爱情的回忆,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对孩子进入幼儿园克服分离焦虑也有帮助。

  7.自己剥果皮

  吃橘子、香蕉等水果时,让孩子自己动手。不要害怕孩子不会,而是在“自力更生”的过程中给孩子享受成长的机会。

  在削皮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儿童手腕和手指的力量,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小肌肉动作的灵巧性。

  让孩子和别人分享剥好的果肉,孩子会觉得很棒!

  8.戴上面具,玩游戏

  家长可以戴口罩,激发孩子模仿的兴趣。

  在装扮角色的过程中,孩子会根据面具上的形象做不同的动作(比如猫面具模仿猫叫,兔子面具蹦蹦跳跳),增强对相关事物的认知体验。

  孩子们会在化妆游戏中玩得很开心。试试吧。

  9、啃肉骨头

  不要总是给孩子太精细的食物,让孩子啃肉啃骨,对孩子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游戏,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有助于儿童牙齿和口腔的正常发育,增强食欲和消化功能。

  可以锻炼孩子的咀嚼功能,提高孩子手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还能让孩子体验到自己吃饭的乐趣,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

  10.戳和挖小洞

  孩子3个月大时,会有意识地用小手抓,从一只手开始,逐渐分开五指,有目的地抓,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孩子都会戳、挖、挖,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表现。

  在这些小动作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锻炼自己的小肌肉群、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当孩子有这些行为时,家长要创造一个满足孩子需求的环境,引导孩子注意细节。当儿童用手伸进容器挖掘物体时,儿童可以感受到容器中物体的不同方位,并发展方位意识。

  11.做个小主人

  孩子需要关注,所以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受众,让孩子感受到亲人的关心和照顾。

  当孩子学会表演时,他们不仅可以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还可以提高自信心。

  作为一名年轻的主持人,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在与观众的交流中,他们的交流能力得到了增强。12.感觉别人对自己说“不”

  不要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更不要纵容孩子的无理行为。

  父母应该能够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建立是非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当孩子听到你的“不”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学习了解周围的环境和行为规则。

  因为当孩子听到你的“不”的时候,他们会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知道什么该做,

(0)

相关推荐

  • 你真的懂得如何倾听孩子吗?

    倾听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词. 倾听,这个概念它看似普通,实际上又非常的复杂. 首先,倾听是一个共情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人说,一个人竖起耳朵就行了,其实还是挺复杂. 这个过程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

  • 孩子13岁前父母必须做到这3件事! 再难也要做到

    孩子有85%~90%的性格,是在7~12岁形成的,这个时期,被称为"性格形成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教育可塑性是最大的,如果父母为孩子施以正确的价值观.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孩子就 ...

  • 孩子12岁前,父母做好这3件事,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作者 | 逗号 来源 | 育才家园 (ID: edu683) 睿妈说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做好这三件事:亲子关系.习惯培养.正确学习,让孩子受益一生.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人认为,如何培养 ...

  • 30岁前不要去在乎的29件事

    30岁前不要去在乎的29件事 1.放弃    把握的反面就是放弃,选择了一个机会,就等于放弃了其他所有的可能.当新的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敢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一切,这不是功亏一篑,这不是半途而废,这是为了 ...

  • 【哲理人生】30岁前不要去在乎的29件事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哲理人生] 30岁前不要去在乎的29件事       1.放弃     把握的反面就是放弃,选择了一个机会,就等于放弃了其他所有的可能.当新的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 ...

  • 三十岁前你要做的五件事,早点明白,早点让人生拥有更好的可能性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30岁之前,要去做做这5件事,你的人生会多出许多可能性>,和大家分享了三十岁的我的一些后悔和感悟. 很多人留言问我,难道三十岁之前不做这些事人生就不好了吗?这些事 ...

  • 二哥闲话|26岁前想做的最后一件事

    26岁前想做的最后一件事 (图源:20级师弟朋友圈) 学校的玉兰花开了,满眼过去都是白色.中心花园里的玉兰花尤其妖艳. 一旦开始动了返回学校的念头,事情便会悄无声息地多了起来,不知是何原因,或许这也算 ...

  • 李玫瑾: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青春期,而是12岁前的成长经历

    原创芸妈育儿记2021-01-12 17:41:40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经历几个重要的阶段,而在这些阶段内,他们的内心会发生诸多的改变,那么如何正确的引导就成为了家长们最关心的事情. 在大多数 ...

  • 6岁前孩子的这些行为,你家娃有吗?

    小孩子的脑回路似乎和成人不同,总是会做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可爱动作. 其实在这可爱背后,是孩子在不断发育进步哦,家长可别觉得是孩子古怪! 01 挡住眼就是看不到你 小时候,大家一定和小伙伴们玩儿过&q ...

  • 2岁的孩子都会经历的重要变化,你做好准备了吗?

    家有2岁娃,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1号淘气: 我们家崽崽2岁了,不管谁进来,必须他开门.他没开成就得大哭一番,并且关门出去给他演一段. 2号淘气: 出去玩回来发现奶奶把饺子包完了,没留着让她包,一巴掌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