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李乾构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举隅

李乾构教授,主任中医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中医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立足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学验俱丰,临证遣方用药独具匠心,尤其擅用药对,每获良效。笔者有幸跟师侍诊,现将其治疗脾胃病
常用药对总结如下。
  党参配丹参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补气作用,性质和平,不燥不腻,为肺脾气虚之要药。气能生血,气旺津生,又有养血、生津的功效,故也适用于血虚、津亏之证。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功能活血通经、凉血消肿、清心除烦。《妇人明理论》云:“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二者合用,补气养血效果增加而不会导致气机郁滞、瘀血内停。另外,丹参可增加胃黏膜血流量,促进胃黏膜恢复,起到消炎生肌的作用,慢性胃病每用之。口干舌燥、胃阴虚者,多用北沙参配丹参;大便干燥者,多用滋阴润燥的玄参配丹参。
  莪术配白术
  莪术味辛、苦,性温,人肝、脾经,本品辛温行散,苦温降泻,功专行气破瘀通经,又能健脾消积化食,为化瘀血之要药,性非猛烈而功效甚速。《医学衷中参西录》说:“莪术能治心腹疼痛,胁下胀痛,一切血凝气滞证,若与参、术、芪诸药相须为用,大能开胃进食,调血和血。”现代研究莪术对肠腺化生、异型增生有逆转作用。白术味甘、苦、微辛,性温,归脾、胃经,甘温补中,苦温燥湿,功专健脾补气,又可燥湿利水。二药配伍,共奏补气健脾、行气活血、消积化食、散结消痞之功,用治萎缩性胃炎有奇效。
  茯苓配白术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胃、肺、肾经,能淡渗利水祛湿,甘平补益脾胃,且能宁心安神。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有健脾补气、燥湿利水作用。茯苓与白术有颇多相似之处,《伤寒论》中茯苓多与白术同用,所不同之处,白术重在治渴,而茯苓重在治悸,故前人称白术能健脾生津,而茯苓则能安神利水。二药相须配对,增强补气健脾作用,常用治疗舌体胖大而有明显齿痕的脾虚诸证。
  青皮配陈皮
  二药均为理气佳品,青皮力猛,沉降下行,主疏肝胆,破气滞,散结止痛,主治肝郁诸证;陈皮力缓,温和不峻,质轻上浮,主理肺脾气滞,长于健脾理气、燥湿化痰。脾胃为后天之本,“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当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治疗各类疾病过程中应始终顾护脾胃功能,即“存有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二药配伍,一升一降,疏肝解郁,健脾理气,既提高理气消胀的功效,又不致伤脾碍胃,用于肝胃不和气滞证的治疗,效果颇佳。
    白芍配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归十二经,有补脾、润肺、解毒、缓急等作用。可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能缓解拘挛而止疼痛,还可缓解药性之峻烈。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有补血敛阴、平肝柔肝的作用。白芍、甘草相合即是古方芍药甘草汤,治疗胃肠疾病中肝脾失和之腹中挛急作痛以及泻痢腹痛等。常用来治疗顽固性腹痛、胃痛或胁痛。二药配伍,属酸甘配对,白芍柔肝敛阴,甘草甘缓调养,合用养阴补虚之力增强,并有缓急止痛的作用。研究表明,白芍中芍药苷有抗炎作用,甘草含甘草泛酸,有保护胃黏膜的屏障作用。因此,芍药、甘草对胃黏膜有修复作用,也常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柴胡配郁金
  柴胡味苦,性平,归肝、胆经。可升可散,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又能升举清阳之气,且可疏散肝气而解郁结,为疏肝理气之要药。郁金味苦、辛,性微寒,入心、肝、肺经,体轻气窜,其气先上行而后下达,既人气分,又达血分,凉血活血,为疏肝活血之要药。两药配伍,一气一血,气血并治,可增强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用治情志失调所致的胃痛、胁痛有妙效。
  桂枝配白芍
  《伤寒论》在太阳经辨证施治的过程中,用桂枝汤中的桂枝、白芍来调和营卫,疏风解表。后来又在小建中汤中的应用中,用桂枝、白芍加姜枣、饴糖温中健脾,治疗脾胃虚寒证。取桂枝、白芍温通血脉、疏肝理脾,又能调和营卫、平衡阴阳,避免饴糖之滋腻太过、柔润不足。在治疗胃肠道的多种疾病中,用桂枝、白芍加减应用,使其温而不燥,柔而不腻,刚柔相济,相得益彰。常用来治疗虚寒胃痛、肝脾不调腹泻等等。
    芡实配莲子肉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其味甘补益,味涩固敛,既能扶脾气祛湿邪以止泻,又能益精以固下元。莲子甘、涩、平,人心、脾、肾经,养心、益肾、补脾、涩肠。芡实较莲子偏于固肾涩精,并能除湿,莲子较芡实长于益脾,且能养心宁神。二者性能相近,都能补脾止泻、益肾固下。常将二者合用,治疗脾胃虚弱、久泻不止。
    仙鹤草配白及
    仙鹤草苦、微涩、辛,性平无毒,收敛止血,健脾消积;白及辛、甘、凉,补肺生肌,化瘀止血。二者均有止血之功,历代医家均视为治疗内外诸出血证的要药,白及归肝、胃经,能消肿生肌,《本草汇言》谓其“溃疡可托,死肌可去……有托旧生新之妙用”;仙鹤草归肝、脾经,能消积补虚,治“脱力劳伤”。二药相伍为用,皆人肝经,具有很好的收敛止血功效,而且一入脾经健脾,一人胃经益胃,能修复受损的胃黏膜并补益已虚之气血。现代研
究证实,仙鹤草内所含的仙鹤草素能增加血小板的数量和血清钙的含量,从而缩短凝血时间,有显著的止血作用。二者合用,止血而不留瘀,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溃疡出血、胃炎出血的治疗,功效奇佳。
    茵陈配虎杖
    茵陈味苦,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本品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善渗湿而利小便,可清热化湿,退黄利胆。虎杖味苦,性寒,归肝、胆经,本品能燥湿清热,可清热化湿,利胆退黄。二者合用,常用于治疗湿热蕴结肝胆所致的黄疸。治疗消化系统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纳差不食、胃脘堵闷、舌苔黄厚腻等湿热证,疗效亦优。
    金银花配野菊花
    金银花味甘,性寒,人肺、胃、心、脾经,质地轻扬,气味芳香,既能清气分热,又能解血分毒,善治外感风热,表证未解、里热又盛的证候。野菊花味苦、辛,微寒,归肺、肝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善治痈疮疔毒、咽喉肿痛等。两药配伍,可增强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力,又可疏通气血而消肿止痛,用治口腔溃疡、咽炎、扁桃体炎有奇功。
  赤芍配白芍
  白芍味苦、酸,微寒,以补为功,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之功;赤芍味苦,微寒,以泻为用,具清热凉血、化瘀止痛之效。白芍酸性收敛,以补为功;赤芍味苦疏通,以泻为用,两药配伍,一敛一散,一补一泻,互相配合,增强清热凉血、养血活血、柔肝止痛之功,凡胃痛、腹痛、胁痛用之有效。
    旋覆花配代赭石
    旋覆花味甘、辛、咸,性微温,入肺、脾、胃、大肠经,本品苦降辛散,咸以软坚消痰,温以宣通壅滞,既善于下气散结、宣肺消痰,又长于降逆止呕止噫。代赭石味苦,性寒,入肺、心经,本品苦寒质重,既能重镇降气而止噫止呕,又可平肝熄风、平肝降压。旋覆花以宣为主,代赭石以降为要,两药配伍,一宣一降,共奏重镇肝逆、降气止噫、下气平喘、化痰消痞之功。
  枳实配厚朴
  枳实味苦、辛,微寒,人脾、胃、大肠经,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之功;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行气燥湿、消积平喘之力。枳实味苦降泻,专开气机壅滞,以破气消痞为主;厚朴苦温燥湿,专下气消痞,以降逆消痞为要。二药配伍,一寒一热,互相制约,共奏理气消积、降逆化痞之功。
  远志配石菖蒲
  远志味苦辛,性温,入肺、心经,既能宁心安神,治失眠、惊悸,又可豁痰开窍,治痰蒙昏迷;石菖蒲味辛,性温,人心、胃经,其气味芳香,辛温走散,为宣气通窍之品,既能芳香化湿、醒脾健胃,治湿困纳呆,又可开窍醒神,治痰湿蒙窍健忘。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表现为兴奋与镇静上的双重作用,远志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二药合用,疏通心窍,交通心肾,健脾益肾,健脑聪智,用治痰湿作祟所致的胸脘痞闷、头胀头痛、失眠健忘有奇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总结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机:主要是"虚"."寒"."瘀" , 其证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证,多寒热错综,气血同病,舌苔黄腻者不多,部分可出现剥苔. 虚 ...

  • 浅析上热下寒体质

    张艳 宏恩简阐中医药 2021-05-13 上热下寒是一种寒热并存的症状,这是一种有点难以理解,却又是现在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门诊经常可以听到病人描述说,奇怪!总爱上火,但手脚却又怕冷.师父就会说这种 ...

  • 经验总结

    一.心胃相关首倡导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心胃相关是指从中医角度强调心与胃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影响的关系,特别是心主血脉.主神志的功能与胃主受纳.腐熟.运化水谷.通降等功能之间相互联系.影响的关系.周 ...

  • 【中医对药】白术

    [中医对药]白术 -白芍:白术.白芍配伍,是临床调和肝脾的常用药对之一.白 术甘苦而温燥,主入脾经,功专健脾燥湿,能助脾胃之健运 以促生化之源,使气血充盛而诸疾无从以生.白芍酸寒而柔 润,主入肝经,功 ...

  • 『名医经验』王珂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举隅

    王珂主任医师是北京市第4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首批基层老中医专家.王珂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处方用药自成 ...

  • 『名医经验』哈荔田治疗脾胃病经验

    天津中医药大学哈荔田教授不仅是妇科泰斗,对内科亦颇有研究.他特别重视脾胃的调养,治疗许多疑难病多有卓效.笔者兹就其治疗脾胃病经验做一简要介绍. 对脾胃病的认识 脾胃相辅  治疗各异 中医认为" ...

  • 『名医经验』沈舒文治疗脾胃病用药经验

    胃痛可发生在多种胃病中,古方游仙散由草果.延胡索.五灵脂.没药等组成,具有行气化瘀止痛作用,沈舒文在此方基础上配徐长卿,形成治疗胃痛的配伍组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胃痛明显者,尤其上述胃病因饮食 ...

  • 【李乾构】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举隅

    党参配丹参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补气作用,性质和平,不燥不腻,为肺脾气虚之要药.气能生血,气旺津生,又有养血.生津的功效,故也适用于血虚.津亏之证.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功能活血通经 ...

  • 『名医经验』黄尧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

    银屑病是一种以皮肤红斑鳞屑伴瘙痒为主要表现的难治性皮肤疾病,其西医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本病属中医"白庀"."松皮癣"."白壳疮"等范畴.本院黄 ...

  • 『名医经验』路志正 以温法治脾胃病经验

    脾胃之症,始则热中,终传寒中 路志正认为,人体的阳气,如同阳光之于花草树木,是生命产生的原动力.脾胃居中,不仅为阳气的产生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所以,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对于阳气的产生 ...

  • 『名医经验』顾润燥在脾胃病中的运用(下)

    淡养胃气  药食并重 胡慎柔首先提出"淡养胃气"之说,他在<慎柔五书>中云:"--煎去头煎不用,止服第二煎.第三煎,此为养脾阴秘法也.--煎煮去头煎则燥气尽, ...

  • 『名医经验』顾润燥在脾胃病中的运用(上)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与胃受纳转输.协调升降.温煦濡润,协同完成饮食吸收及精微输布,从而充养元气.化生气血.濡润脏腑四肢百骸,为&q ...

  • 『名医经验』李淑良教授治疗耳鸣验案3则

    李淑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从事中医耳鼻喉科工作已经50年.对中医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一些疑难病症,往往手到病除,效果出其不意.笔者有幸在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