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的必修课—“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二百五十

弱者的必修课

东汉初年,西域的莎车王和鄯善王不愿意称臣匈奴,向汉王朝伸出橄榄枝,表示愿意遣子入朝,称臣汉朝。

而当时的刘秀因为组织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不愿意再与匈奴起争执,兴兵戈,于是就一直拖延不回复莎车王和鄯善王。后来导致西域自乱,而匈奴也趁机将势力扩展到西域。

我们探讨一下,有的史学家说,当时刘秀如果主动一些,恐怕班超出使西域三十六国的故事会提早发生,大汉对西域的控制也将早日实现,这对于当时汉朝地缘政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但也有人说,刘秀这个做法是对的。因为保存实力,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否则也没有钱参与到地缘政治的博弈中。你更赞成哪一个观点?

刘秀的做法很像邓小平的“韬光养晦”的策略,任你匈奴如何挑衅,我只发展自己。在没有到亮肌肉的时候,就低调做人。而实力储备到一定程度后,再考虑亮剑(到了汉明帝时期,东汉王室派遣班超出使西域三十六国,将势力范围扩展到整个西域)

所以,从整个组织发展来看,这个策略是高明的。因为没有实力保证的组织,没有办法与竞争对手竞争。所以,怎样才能看清自己的实力,韬光养晦,不盲动、不折腾,确实需要定力。那么,如何确保不盲动、不折腾,做到“敌人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呢?我认为重点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统一思想。正如刘秀曾多次向群臣和老百姓强调自己要休战养民的策略,也曾经多次反驳像马武这样的主战派对匈奴的战争。正是因为思想意识的统一,才有了组织对外息事宁人,对内则是坚持休养生息的策略。

第二、不惹事。匈奴在这个时期曾三番五次挑衅,刘秀的主张很明确,你惹你的事情,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我都会忍耐,专注发展自己。而且一旦发生入侵,坚决予以打击,但绝不扩大战事,也尽量以和谈的方式解决争端,为东汉王朝在经历了数十年战乱后恢复国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一点上,刘秀是很明智的。

所以,从上面的案例来分析。在没有足够强的肌肉前,韬光养晦,低调做人是一个好的策略。而在这方面,统一思想、不惹事是做到韬光养晦的基础,值得团队借鉴如何由弱变强。

请思考:刚才我们说弱者应学会韬光养晦,强者应采取什么策略发展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