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松江府城隍李待问——清代南汇县志系列《李待问传》述评
知道上海城隍秦裕伯是南汇人的,不乏其人;
但有谁知道,松江府城隍李待问也是南汇人?
说他俩是南汇人,似乎有点勉强?秦裕伯、李待问都是明代人,他们在世时,南汇县还没成立,后来,闸港又划回上海县、竹冈划归了奉贤县,现在连整个南汇又划入了浦东新区,再研究“李待问是南汇人”,是否有些多余?
研究李待问是不是南汇人,是因为他和秦裕伯有点不一样:他是,毁家抗敌、慷慨赴死的民族英雄;他是,与董其昌媲美的云间书派代表性书家;他是,长期受清廷严酷压制、而后平反立祠,受万民敬仰的松江城隍;而且,距今将近300年的《分建南汇县志》记载,他是,南汇“所城人”。
一、李待问是南汇所城人
成书于雍正时期,首任知县钦琏主纂的《分建南汇县志》记载李待问是“所城人,徙竹冈”。“所城”指的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为抵御倭寇在三团之地修筑的南汇城(在今浦东新区惠南镇城区),城内设立守御南汇嘴中后千户所,属金山卫管辖。
南汇所城人是最早的南汇人,南汇县还没成立时,他们就是了。《分建南汇县志·人物志上·乡贤·李待问传》记载十分简略,一共就25个字。说明雍正时期,发生在顺治乙酉年(1645)的江南的大规模抗清和屠城事件,在当时还是敏感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分建南汇县志》所记的“所城人”应是准确的。因为,李待问系清军所处死的抗清力量中级别较高的前明官员,其有关信息是被严格管控的——当时不存在攀附和“抢注”的问题。
《李氏族谱》记载:从南宋初,李氏先祖从荆州迁至竹冈,和李待问是“(南汇)所城人,徙竹冈。”的记载并无冲突。南汇所城建于明初,而竹冈地区,因历史上行政区域变化(今属上海市奉贤区西渡镇),与华亭县、上海县、南汇县的关系极为密切。竹冈李氏后裔到南汇所城定居,是很正常的。《分建南汇县志》成书时,县(所)城和竹冈都属南汇县辖区。该志能具体记到“所城人,徙竹冈。”而不是单写“所城人”或“竹冈人”,说明其作者对李待问的籍贯情况是清楚的。
二、李待问的家世
在嘉靖丁未李昭祥(字元韬)成进士后,科第继起,竹冈李氏逐渐成为当地望族。
《南汇县新志》记载,李待问是李昭祥弟,不确。《光绪南汇县志》纠正为昭祥从曾孙。据《竹冈李氏族谱》记载,李待问曾祖父是李鼎祥,字符新,号望浦;祖父是李暄春,字和乡,号三泉;父亲是李继弼(1579-1635),字景国,号亥封。李继弼生四子,即李待问、李待聘(字席以)、李待价(字玉以)、李待旦(字生以)。
李鼎祥曾任太医院经历(负责日常事务的中级官员)。李继弼为国子监太学生,屡次科考均落第。李待问家世,并不显赫。
据《上海乡绅李待问》记载:李待问生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农历九月初二,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授中书舍人。殉难时间为顺治二年(1645)八月初三松江城破日。
李待问有两子,长子李铄(1626—1681),字子荣,号玩鸥,后为娄县武生;次子李键( 1636—1677),字符枢,后为松江府学庠生。
三、李待问之死
乾隆五十八(1793)年成书的《南汇县新志》,将李待问之死记得十分模糊,未提及李守城东门抗击清军的场面,尤其是李待问死前“移香案于廷”说的一段话,给读者留下李待问系“自尽”的场面,为最后乾隆帝“赐谥忠节”圆场,真是用心良苦。该人物志,将李待问列入《忠烈》,表明清廷对李待问等人彻底平反,转向实行利用褒扬他们对前明皇帝的忠心,淡化满汉仇恨对立,笼络汉人精英,进而巩固皇权统治。
《光绪南汇县志》的记载比较真实可信,与《松江府志》《明史》等相印证。李待问系城破后回家与家人诀别,自经未成,“逻者已至”,劝降不屈,慷慨就义。
据一些资料记载,李待问被害前,曾要求清军“勿杀吾民”。但,松江城破后,清军在城内大肆抢劫,放火,疯狂报复。义军和平民被杀两万余人。云间锦绣天堂,顿作瓦砾之场。
四、李待问的书法成就
关于李待问的书法成就,《南汇县新志》记有“书法苏、米”,《光绪南汇县志》记有“工书能文”,都极其简略。其实,李待问殉难前,书法在松江府已傲然独步,享有盛名,其笔力遒劲,字体秀逸,行书和榜书均可与董其昌媲美。据《上海乡绅李待问》一书记载,他曾为松江名士李耆卿家中的海闾堂、浙江巡抚董象恒建在集仙街的筑野堂、王胜时前辈家中的与书堂、族兄李延亮家(李昭祥故居)的栖云馆、东门外果子巷宋存标家的四志堂等题写了匾额......。
《竹冈李氏族谱》载有明史馆纂修官姚宏绪对李待问的点评,称其“......性嗜临池,一遇笔墨,无论精觕,辄为濡染。亲朋争以笺素置几案,环待而视。纵横大小,顷刻一空,甫辍笔即撄之立尽,下至僮隶,无不厌所欲者。今日声价与文敏埒矣,而传者亦鲜”。姚是于雍正元年(1723年)任纂修官的,说明李待问殉难70多年后,他的书艺评价依然可与董其昌相提并论,可是传世之作却极少——这与李待问的显赫书名和“一遇笔墨,无论精觕,辄为濡染”,有求必应的大家风范,非常矛盾。
有一种说法,说董其昌生怕李待问的书法作品流传后世,会淹没自已的名声,便暗中派人以重价收买,得即焚之。这样来解释李待问大量书法作品的失传和淹没,实为无稽之谈。
真实的原因,据笔者分析: 1643年,李待问41岁考上进士前,一直在松江生活,而且“非公不谒”,交游的圈子不大。到京城做官时间就1年,且当时明政权已在灭亡前夜,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不安中,留给他创作书法的时间不多。他的主要书法作品,集中在松江区域。松江城破,清军在城内大肆抢劫,放火,军民被杀两万余人,这些书法作品,大多也玉石俱焚。
残酷镇压江南抗清起义后,清廷长期对反清志士的诗文作品实行严厉的“封杀”和“文字狱”迫害,崇祯十三年(1640年)刚刊印问世的《皇明经世文编》(李待问参与选辑)被清廷列为禁书。李待问诗集《玉裕堂存稿),也难以刊印问世。其书法作品,肯定也遭遇相似的被“禁毁”的命运——至乾隆时已很少见。
李待问的艺术生命在43岁时戛然而止,对于一个书法家来说,还远未到“人书俱老”的阶段。若象王铎那样活下来,李待问的书法超王迈董,不是没有可能。
乾隆四十一年(1776),乾隆皇帝《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赐沈犹龙谥号“忠烈”,赐李待问谥号“忠节”,并祀忠义祠;松江府城隍庙立李待问神像。这离李待问甲申殉难,已131年。
附:清代南汇县志中的《李待问传》
《分建南汇县志·人物志上·乡贤·李待问传》:“李待问,字存我,所城人,徙竹冈。崇祯癸未进士,仕中书。甲申殉难。”
《南汇县新志·人物志上·忠烈·李待问传》:“李待问,字存我,号远峰,崇正癸未进士,昭祥弟,鼎祥曾孙。颖异绝伦,读书过目成诵,文祖两汉,诗宗盛唐,书法苏、米。官中书舍人,假归。未几,闻京师陷,呼抢欲绝。会大兵荡寇至松江,待问整冠带,陈香案于庭,抚膺大恸曰:“待问世受国恩,忝登甲第,城存兴存,城亡与亡,在朝在籍,有死无二也。”遂死之,年四十三。乾隆四十年,赐谥忠节。”
《光绪南汇县志·人物志一·古今人传·李待问传》:“李待问,字存我,号远峰,昭祥从曾孙。工书能文,读书过目成诵。崇祯癸未进士,授中书舍人。假归,闻京师陷,呼抢欲绝。沈犹龙事起,待问迁母于乡,身守城东门。城破欲下,百户某问安之,曰:“归一诀耳。”百户曰“我先断头以待”,即自刎。待问仓卒抵家,少妾挽衣雨泣,众劝之逃,曰:“死,吾分也,且不死何以对此老兵。”将自经,逻者已至,遂遇害,年四十三。弟之檀,字衷定,诸生。才能倜傥。以吴志葵事慷慨对簿,无懦辞饰说,惟不牵引同党,至无完肤。逮戮江宁,年仅二十九。待问于国朝乾隆四十年赐谥忠节。《明史》附《沈犹龙传》。(参《胡志》《府志》《李氏族谱》)”
李家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