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旗袍之美。
♬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美妙音乐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品类之一。
起源发展
旗袍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旗袍在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为普遍的女子服装,也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20世纪50年代后,旗袍在中国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和“资产阶级情调”。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中国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海派旗袍和京派旗袍
清朝后期汉族女子流行旗装,晚清时期汉族女子将旗装进行改良,形成了京派旗袍。而民国初期旗袍西化,平面裁剪改为立体裁剪形成民国旗袍,也叫海派旗袍。
海派旗袍
海派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的海派女性服饰中可谓一统天下。
京派旗袍的裁剪是以直线为主的,胸、肩、腰、臀完全平直,而海派旗袍融合了西方文化,强调女性身段,变为修身设计,更加在于表现人,大方展现女性身体曲线之美。
现代旗袍,或狭义的旗袍,主要是指海派旗袍。
近代上海的开埠,“中体西用”、“西学东渐”,促使旗袍西化。
海派旗袍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对传统样式与西式服饰的兼收并蓄。
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结构更趋西化,加入了胸省、腰省和装袖、肩缝等缝制技术,甚至加入垫肩以追求完美的身材。
旧式的大襟和繁琐的装饰则逐渐消失,旗袍面料中棉布、呢类、纱罗应有尽有。
京派旗袍
京派旗袍是清朝后期汉族女子流行的旗装,是旗袍家族中的大家闺秀,相对于“海派”的开放与创新,“京派”显得矜持守旧一些。
晚清时期,汉族女子将旗装进行改良将腰部变得略细,更融合了汉族元素立领、左右两面开叉等,形成京派旗袍。
京派旗袍没有中西合璧的艳丽,而是立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简朴。
它在花纹样式上坚持选择中国传统元素,如传统的牡丹、梅兰、青瓷等,颜色选用沉稳大气,端庄的色系,不会太艳。
中国传统服饰讲究内涵、意境、气韵,其通过款式来体现服装穿着者的身份和修养,与崇尚人体曲线美的西方审美差异颇大。
所以,从保留中国文化传统的角度来看,京派旗袍更加原汁原味的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