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里的中国当代四十年摄影史

因为对摄影师这个题材感兴趣,第一时间在影院看了《照相师》。题材切入点非常好,一些细节很有意思,带着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命题色彩,故事却是平民化、人性化视角,应该说这是一个有诚意的片子,叙事方式还有很大的联想空间。

《照相师》这部电影,通过爷爷、父亲、孙子三代人,把四十年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史做了一个小型回顾,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很有意思的。

爷爷蔡祥仁作为生于民国的老一代照相师傅,在片中,他使用的是老式木箱相机,一来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物质条件落后,尼康、佳能、莱卡等胶片相机还是奢侈品,很多人没见过、没听过,照相只能用最原始的这一款老相机。

这一时代,照相在普通群众中的需求也很简单,也就是拍一个全家福、拍个证件用的大头照,大家对摄影的认识很浅显,老头子也没有什么先进的照相理念,拍摄对象要坐得一本正经,摄影师也是四平八稳的构图。

这同时也是老爷子性格的象征,较真,保守,却善良,淳朴,到80年代有机会使用胶卷相机拍摄城市风光照片,也是追求四平八稳的效果。

真正的中国当代摄影的崛起,跟八十年代国产自主研发的海鸥、凤凰等国产胶卷相机的偶记,以及佳能、尼康、莱卡等进口相机的出现开始,跟文学、电影、绘画等艺术领域受西方现代派思潮影响一样,摄影也开始追求多元化,各种即兴摄影、街拍、人体写真出现了。

片中,儿子蔡安国子承父业,当上了摄影师,却不限于在照相馆给人拍全家福、证件照了,作为一个追求时髦的年轻人,他有了创作意识,拍了很多个性化的片子,比如因为拍性感女性,而被妻子误解,认为他是流氓。

蔡安国这代50、60后,他们背着摄影包、穿着有很多口袋的摄影马甲,追求人文摄影的本真,力求现代性、思想性、即时性,拍片讲究和别人不一样,基本上就是国内著名摄影师肖全这批人的缩写,这批人目前还是人文摄影里的大佬。

作为深圳成长起来的摄影师,事实上,蔡安国身上确实也有一些肖全的影子。他们的摄影黄金时代为80、90年代,无论镜头还是个人生活,都经历了整个社会的大变革,有很多优秀作品,然后在数码年代成为行业大咖,玩坏过无数台胶卷相机,来到数码时代也不拒绝数码产品。

到蔡家孙子蔡正雄这一辈,即90后这一代,已经是“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手机摄影时代,携带不方便的数码相机式微,及时抓拍、自拍、美图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朋友圈就是一个摄影圈。

蔡正雄干的事情,也不是传统摄影师的事情,搞的是手机摄像头研发的活儿,追求高像素、高画质,服务每一个手机用户是他们研发团队的目标。可以说蔡家三代,几乎是与时俱进了。

《照相师》的主线是清晰的,爷爷这一代人主要体现一丝不苟的匠心精神,父亲这一代讲的是80、90年代受益于改革开放的年轻人,追求个性化生活、个性化表达,充满活力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孙子这一代则是互联网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先辈事业的传承和发扬。

有意思的是,蔡家三代也是新一代婚姻模式的经历者,老爷子早年丧偶辛苦持家;到父亲蔡安国长大,他作为时髦青年和妻子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算是先锋;到儿子蔡正雄娶到外国媳妇,算是中国力量崛起的象征。这期间,深圳的创业、打工等往事也一一浮现。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片子的背景放在了深圳,并且加入很多历史性、新闻性画面和场景,从早前的“逃港潮”,到改开初期的社会景观,在80、90年代迎来经济腾飞,蔡家是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影片时间跨度长、框架大,两个小时时间显然太有限,很多真实历史的植入稍微显得有些直接就在所难免,如果再适当取舍,表现再巧妙和精细一些,可看性会提高。同时,一些可以抓住普通观众的戏份可以再增加,比如刚到深圳时那位被抓拍的少女,最后终于立足深圳的生活的故事,很多人估计感同身受。

举个简单例子,2005年在第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夺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的日本电影《乡村照相馆》,就立足于两代摄影师的摄影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突,强调人物环境之间关系,父子之间朴素情感的融合,非常令人信服,并会为之热泪盈眶。与之相比《照相师》就有些遗憾!

看着《天堂电影院》《甜蜜蜜》《乡村照相馆》等类似经典电影长大的影迷,可能会对国产电影、对平民史诗类电影有很高的要求。但是能在影院看到《照相师》这样的片子,还是会让一些上年纪的人感动,他们真真实实的走过了四十年光阴,知道道路曲折,生活不容易。

如果有条件《照相师》这个故事拍成长篇电视剧,也许更能体现主创们的思想。照此一想,可以试着期待一下。

赏味期限

春风十里,不如你。

书影音,见真心,

花十分钟时光倒流,读一篇小文春风不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