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面试上海学霸

“他们就像一个模具打造出的家具,毫无个性可言……北大不需要这样的学生”!

今年上半年,我亲自到上海面试学生。

学生们都做了很充足的准备,一个个外表光鲜亮丽,就和他们交上来的申请材料一样。每个学生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至少不低于年级前10%;艺术特长也很突出——至少擅长一两种乐器;获得过各类创新创造奖励——不低于市级二等奖;热心参与公益活动——至少到敬老院慰问过一次……

我在感叹上海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的同时,内心也隐隐感到一丝遗憾:

他们看上去简直太完美了,感觉看不出有任何缺陷和不足;他们太相像了,就像是同一流水线上打造出来的一组家具一样。

他们在面试中的表现也很相像。一个个在我面前正襟危坐,连笑起来都是一样的表情;说话时仿佛在朗诵诗歌一般,声音抑扬顿挫。有个学生刚进来就说“子曰……”我忍不住打断他,问了解了他的一些基本信息,他告诉我之后,立即又回到“子曰……”,我不客气地再一次打断他,告诉他我并不想知道子怎么曰,我关心的是你想对我说什么。但他瞬间脸涨地通红,没能挤出一句话。

另外有一个学生,信心满满地端坐我面前,在等着回答我各种问题,看似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我说其实我不想问你问题,我想知道的是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她估计没有预料到我会提出这种问题,顿时慌张失措,结结巴巴,貌似眼泪都要出来了。

我当然知道,前来面试的学生之前肯定都经过了系统的面试培训,至少熟读过一些如何应对面试的“宝典”,但他们没有想过,我真的不感兴趣他们在我面前极力想要表现出的样子,我感兴趣的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样子。

最令我吃感到惊讶的是,当我好奇问他们,你未来希望成为什么样子的人时,不可思议的是,竟然很少有人可以回答上来。学生们告诉我,他们这些年从来就没有去思考这个问题。

他们真的从来都未曾思考过吗?我觉得并不是其。这个问题他们小时候曾经思考过,不过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了,久到现在他们自己都忘却了。

很小的时候,每当老师问起,你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孩子们大概都会高兴地回答到:医生、飞行员、科学家、警察叔叔(阿姨)……然而,当孩子们读书到后来,老师不再问这些问题,学生自己也不再思考这些问题,就仿佛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