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仰韶,解构“陶香”密码

文 | 智度文创团队

探访“中华名人地标酒”系列之二

酒的生命力在于文化,而文化的核心是人。探索发现“一瓶好酒的密码”,就是带着好奇与敬畏,寻找那些“对酒当歌”的中华名人和大国工匠……

——题记

100万年前,人类发现了火。其后,逐渐从自然用火走向了人工取火。

火,是人类文明的母亲。

有了火,人类的物质生活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吃烧煮后的食物。但是,由于没有耐烧的器皿,人类只能将食物直接放置于火上炙烤,或者采取“石煮法”。

直到“陶”的出现。

陶,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物品。

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们用粘土作为原料,用双手将之制成陶坯,经打磨光滑之后,使用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送入窑中烧制。于火中淬炼之后,橙红色的底上呈现出赭红、黑、白等各种颜色的图案纹饰。

这就是彩陶。

最初,彩陶只是用来蒸煮、储藏食物和水。后来,彩陶中逐渐出现了酒。于是,“以陶酿酒”的雏形就此诞生。

时光倏忽而过,七千年过去了。彩陶在一层又一层的黄沙下沉沉睡去,酒却在时空的流转中越发醇厚。

1921年,中国地质调查所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城北的仰韶村“唤醒”了彩陶,同时也叩开了中华文明重要源头“仰韶文化”的大门。

人创造了陶,陶滋养了酒,酒成就了人。

2019年5月,带着对仰韶文化的向往,携着“探访中华名人地标酒”的雅兴,我们一行人走进了三门峡市渑池县,去找寻人、陶、酒之间的故事。

发现·七千年酿酒源头

了解一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应从其博物馆开始。同样,要了解仰韶文化,也要从其文化博物馆开始。于是,伴着夏日高温来袭前的最后一丝清凉,我们来到了位于渑池县县城往北9公里处的仰韶文化博物馆。

一眼望去,只见一座巨大的土黄色圆筒形建筑,犹如一个破碎后修补的陶器,背后则是同颜色的大楼。宏厚但不炫目,安静地矗立在荒郊野岭之中。

走进大门,台阶上的四座人像雕塑便映入眼帘。据悉,这四座雕像的原型正是为发掘仰韶遗址做出巨大贡献的学者——安特生、袁复礼、夏鼐和安志敏。

文化的发掘,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安特生、袁复礼、夏鼐和安志敏等考古学家们,不仅发掘了中国的第一批彩陶,也发掘了中国酿酒的源头。从仰韶文化遗址中,我们可以得知,仰韶先民的居住处近山临河,适合家牧渔猎,既易于取水又方便求火,而且气候适宜、农业繁荣,这就为酿酒创造了必要且有利的条件。

正因此,参观展厅时,我的目光就聚焦在了彩陶酒器之上。

这些彩陶酒器,是仰韶先民在饱含美好虔诚的祈愿下,一遍遍打磨、修正、绘制而成。每一条流畅的弧线、每一笔绚丽的色彩,都蕴藏着他们勤劳与智慧的痕迹,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彩。或许是因为酒的晕染,仰韶先民在酒器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多绘有造型生动别致的彩色图案。

遥想七千年前,仰韶先民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以火制陶、以陶酿酒,为后人奠定了“陶”与“酒”相互交融的基础,也使其成为了人类文明的一个象征符号。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些可敬的考古学家的贡献,才能够让我们在今天接收到远古灿烂而悠远的信息,感受到先人跳动的文化血脉,令“人、陶、酒”时隔七千年,再次紧密地融合为了一体。

为了更深刻地体悟“人、陶、酒”之间的相互交融,离开仰韶文化博物馆之后,我们到了8.8公里之外、“陶中有酒”的仰韶酒业。

七千年过去了,彩陶文化熠熠生辉的仰韶大地上,源远流长的彩陶文化与酒文化,是怎样的融合?“人”“陶”“酒”又演绎了怎样的传奇?或许,只有仰韶酒业能告诉我们答案了。

领略·杯有仰韶,乐也陶陶

渑池,除仰韶文化之外,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先秦时期的秦赵会盟。《史记》记载,“秦昭王、赵惠文王会于渑,席间捧醴泉佳酿。”

这里所说的“醴泉佳酿”,就是渑池当地有名的“醴泉春”。“醴泉春”之名的由来,大概是因为酿酒用水取自水质优良的醴泉水。如今的仰韶酒,就是在“醴泉春”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据悉,仰韶酒业建厂之初,还曾短时间地用过“醴泉春酒厂”这一名称。

刚刚进入酒厂,一股浓郁的“仰韶气息”就扑面而来。

彩陶元素随处可见,地面印有彩陶图案、建筑颜色是彩陶上的红黑两大主色……此外,彩陶上的五个小人,更是成为了仰韶酒业的鲜明特征。

众所周知,仰韶酒业在传统“以陶酿酒”的基础上,依托仰韶文化以及陶材料制品的物理、化学特性独创了“四陶”工艺,即陶池发酵、陶甑蒸馏、陶坛储存、陶瓶盛装,开辟了“醹、雅、融”的陶融香型白酒,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陶香酒。

仰韶“人”,在陶香酒的典型代表——彩陶坊系列产品上面,将“陶”与“酒”完美地融为了一体。

其瓶身,仿若七千年前仰韶文化中的鱼纹葫芦瓶外形,并按照仰韶文化中的制陶工艺精心烧制而成;其酿制,采用九粮九蒸、陶酿陶藏古法工艺,历经八十一道工序;其酒质,甜醹柔润,自然协调,回味绵长。

徜徉在酒香四溢的厂区,仿佛空气中都是“酒气”。我想,无论是谁,到此都会“陶醉其中”了吧。

谁能拒绝陶香美酒呢?

相传,宋朝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由长安去往洛阳,途径渑池时,被仰韶美酒所陶醉,甚至到了不舍离开的地步。“已烦谷水远相送,更得高峰遥见迎。山碧峰青看未足,确愁前到洛阳城。”司马光那样自律之人,竟然会因酒而流露出不想去洛阳之意,可见仰韶美酒多么醉人了。

在仰韶酒业的酒文化博物馆里,藏有多位名人品尝仰韶美酒之后留下的书画墨宝。比如酒界泰斗秦含章写下的“仰韶文化七千年,制曲神工传遗篇,独厂专研成美酒,众仙饮醉乐心田”、书画家范曾留下的“仰韶酒味浓而醇,一饮诗情入九陔”,等等等等。

至此,之前的疑问已经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答。但是,还不够。七千年前的“以陶酿酒”是如何衍变成当下的“陶香酒”的呢?

发展·于无声处醉陶香

2018年8月28日,仰韶酒业召开了彩陶坊天时系列“日、月、星”新品上市发布会。此次“天时”系列的裂变升级,更深一步地加深了彩陶文化与酒文化之间的交融。“天时”系列瓶型源自仰韶文化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小口尖底瓶,并以“日、月、星”为创作灵感,展示了“中国之前的中国”状态,再现了仰韶先民的生活场景。

据悉,仰韶酒业以“四陶工艺”酿制陶香白酒时,严格地遵循了“六个一品质”。

所谓“六个一品质”,分别是“一大一小”“一多一少”“一长一好”。

“一大一小”,指的是大堆积、小糖化,堆积发酵的比重较高,生香更好;“一多一少”,指的是精选九粮,并以独特陶香工艺酿制,有较多的有益风味物质,标准极为严苛,产量仅为全年产能的10%,非常稀缺;“一长一好”,每年仅在春分与寒露时节入窖,发酵要满180天,只摘取头排酒王,陶藏1800天以上。

深入探究,“陶香酒”的出现,本质在于仰韶酒业在继承古法工艺上进行了科技创新。而无论是古法工艺,还是科技创新,都离不开“人”的作用。

也就是说,仰韶酒业之所以能够将“陶”与“酒”融为一体,是因为他们拥有一群不凡的酿酒“人”。

自成立之日起,仰韶酒业就沿袭了拥有七千年历史的“以陶酿酒”手工酿造方法,如同七千年前的仰韶先民一样,用陶酿酒、用陶藏酒、用陶盛酒,一步一步地做出了自己的品牌。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豫酒陷入了风格不突出的尴尬境地。为了弥补豫酒的短板,也为了传承创新仰韶“以陶酿酒”,仰韶酒业董事长、“中国白酒工艺大师”侯建光带领技术团队深耕品质、创新求变。2005年,他对其技术团队提出了十六字方针的要求:“不拘一格、满足消费、控制成本、自成一格”,以求达到“好喝、耐喝、好受、有益”的终极目标。

就在这十年如一日地潜心钻研中,“人”推动着“陶”与“酒”相融得愈加完美,“陶香”自然应运而生。

侯建光,白酒圈内鲜见的技术型掌门人,是国家级白酒评委、中国白酒工艺大师,也是“中原大工匠”。虽身居管理高位,但从未放松自身技能的提升,多年来,侯建光先后在窖泥培养、麸曲、培养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还在《酿酒》《酿酒科技》《华夏酒报》等全国期刊和行业报刊上发表了多篇专业技术论文。

在他的带领下,仰韶酒业一直致力于“品质革命”,不断地推进陶香型白酒科研项目,深入地钻研陶香工艺,使得“在河南,喝陶香”成为了一句深入人心的口号。

结语 

而今,“陶香”已经成为白酒行业中的典型现象,它可以溯源到七千年前的仰韶文明,与一片古陶的索引密切相关,得益于执着、专注的匠人精神。在中原大地崛起的彩陶坊,激发了人、陶、酒的生命律动,创造了令整个行业拍手叫好的豫酒坐标。

可以想见,穿越七千年时空、耀世而来的仰韶彩陶坊,无畏成长,不惧风雨,必定能够引领豫酒以乘风之势起航、振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