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伴奏教学系列33——开始副三和弦:III和弦和终止式总结
首先,贴出前三十二集的传送门:
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0——一种最常用的音型(强拍八度低音)和踏板的使用
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8——无旋律伴奏之G大调和F大调的五种音型
上节课介绍了两个副三和弦:II和弦和VI和弦,这节课介绍第三个副三和弦:III和弦。
这节课内容不多,但难度稍微大一些,需要大家花一些时间慢慢理解,学习的时候最好能一边看文字,一边在键盘上感受音响,这样效果更好。
III和弦又叫中音和弦,在古代的传统音乐中,使用是很少的,但在现在的流行音乐中却能常常见到,它的音响很独特。
III 和弦依其构造来看,它很像I(主和弦):
谱(2)、(3)的音响是最像I主和弦。
谱(4)作第二转位(四六和弦)处理,低音的si几乎相当于下助音的和声外音了。
谱(1)III的原位音响较有特色,现代音乐用的很多。
III也像V(V7):
III和弦常放在V(7)(属或属7)和弦的前面。它是在I,V之间,因此谱例中将III放在V前。III放在I前也是可以的。
例(1)、(2)做原位处理,它较有特色。
例(3)、(4)III就像V(V7)了。
下面看一个用III和弦的例子:
在倒数第2小节第三拍所使用的是III6,III6像V(7) 。将它放在V的前方,取代了前方的I和弦(四六和弦)。按照不完全复合终止式I和弦(四六和弦)后方应该是V7,这里在中间插入了一个III和弦。大家可以再键盘上感受一下效果。
再看一个例子:
在倒数第2小节,应该是完全复合终止式:IV—I(四六)— V7— I,但最后一拍的前一个音符(附点8分音符)却由III6取代了I(四六)的地位。
这最后一拍可直接用V(7)和弦,传统音乐都是这么用的,这里用III6,大家可以比较一下效果。
再举一些例子感受一下III和弦的魅力:
旋律一:
第5小节使用III在和声上很有特色。它放在I、V之间的位置。
旋律二:
将III(Em)放在II(Dm)的后方,正如IV-V的关系,此时的II,不要用II6。
后方的第7、8小节,II―III ―VI 则正如IV-V-I的连结,效果很好。
以上所举的例子有些不是C大调,可能需要花些时间消化。下节课,我们还会谈谈副三和弦的具体使用,为大家总结一些规律,掌握了它们,可以使和声更丰富、更精彩。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学习过的终止式。
终止式是有关曲式的一个概念,通俗的讲,就是一段旋律终止时的形式。这段旋律可能是乐句、乐段……。乐句、乐段使音乐有了组织、有了系统。这些乐句、乐段的组织就是使用终止式来划分的。
有些朋友在自己配和弦时,常常根据旋律所显示的音来配,没有注意到乐句、乐段的终止式,这样效果差强人意。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多次提到各种终止式,现在把它们都列出来,并说明其使用的位置。
(1)半终止:X(任何一个和弦)接V。
虽是任何一个和弦,但却常常是I主和弦接V,或是IV接V。它的主旋律(大调乐曲)经常停在re(或sol)。半终止多用在前乐句的结尾,也可用在乐段的结尾。半终止在V的前方可使用任何一个和弦,因而使用II7(重属和弦)有时有更好的效果。
(2)不完全终止:V(7)-I。
前方的属(7)是原位,主和弦是3度位置(3度位置是指低音用根音do,而旋律用mi,形成3度音程关系),这种的主和弦形成不完全结束的感觉。不完全终止也常用在前乐句的结尾,也有乐曲在结束时使用不完全终止的。
(3)完全终止:V(7)-I 。
其前方的V(或V7)是原位,后方的I主和弦是8度位置(8度位置是高音的旋律是do,与低音的根音do成8度音程)。完全终止用在乐曲的结尾或乐段的结尾,使乐曲有完全结束的感觉。
(4)完全复合终止式:IV(或II6或II)- I(四六)- V( 7 )- I。
这是个完满宏伟的结束,用于乐曲(特别是宏大乐曲)的结尾。
(5)不完全复合终止式:IV(II,II6)-V(7)-I 或 I(四六)-V(7)-I。
这两种也都是用在乐曲或乐段的结尾。
(6)变格终止,也称教堂终止:正格终止是指:V(7)-I的完全终止,而变格终止是IV-I(IV-I常用在教堂的终止,因而得此名)。
(7)阻碍终止(假终止):V(7)-VI。
当乐曲结束时,用完全终止:V(7)-I,乐曲就真结束了。若不让乐曲结束,就将V(7)-I的I级主和弦,改用它的代用和弦-VI,而使乐曲有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