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编修实务【之二十六】
世系是家谱的本体内容,就一般情况而言,一部完整的族谱都有总谱和门谱之分。为什么呢?
谱牒是一种以本宗族历史源流、事载、人名等为主要内容的系统籍典,虽属氏族历史类书,但又不能完全按史书编排,同时也不能完全类似其他图书,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一是不作公开的出版和外售;二是通过族内的分支(或称分房、分门)分配,各自保藏(除有宗祠公存之外),如合肥市长丰县疃水胡氏称为“六门胡”(一世祖恒盛公生六子),合淮地区的尹氏分为“七家品”(始祖銮公生七子)。因此,通常把一套完整的族谱分成两大部分编辑、装帧,其中,总谱集宗族要事成册,门谱分支载录人丁诸况。这样,除宗族公存外,各分支大多只保存本分支门谱,以便于核查寻检。所以,总谱和门谱之分是跟宗族人丁分衍的实际需要密切相关的。
据实而言,如果一个宗族的人口数以万计,可以将先祖的世系(如前十世)作为总世系,编为总谱,而将其后的世系按支系分卷编辑,这样,总分配合,能分能合,既脉络分明,又亲疏有别;既世系统一,又组合自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