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猛批赵孟頫书法:媚俗贱!
图/赵孟頫像
有文献记载,傅山对当时盛行的赵孟頫书法:“痛恶其书浅俗,如徐偃王之无骨。” 认为赵孟頫书法:“软美媚俗,熟媚绰约,自是贱态”。(《家训-字训》)
那傅山为何要反对赵孟頫如此秀美风格的书法家?是因为人品还是因为作品,还是自己写不了去骂别人以抬高自个?
图/赵孟頫楷书
傅山书法功底怎么样?研习书法数十年,传统功力甚为坚实。“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全祖望《阳曲傅青主先生事略》)。其八九岁时即从钟繇入手,继而学王羲之、颜真卿,至二十岁左右,已“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无所不临”。年轻之时,其书法已直追钟王,颇得时誉。
只是后来,明朝的灭亡迫使傅山书风改变。“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现实的无奈,只有通过书法来反映,发泄。于是,他丢弃“秀美”,转而追求“狂狷”,以表现自己的反叛精神,所以,傅山骂赵孟頫,与技法本身没有关系。
主要原因,还是价值观与审美观的差异。
图/赵孟頫行草手札
在哪个年代,那赵孟頫,董其昌可是当时国家领导人喜欢的书法家,他能说出此等判逆之语,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背道而驰,非有颠覆式创新灵魂之人办不到。
不过,傅山因人废字的观点,由鄙夷人品到鄙夷书品,并不可取。当然,他提出“作字如作人,亦恶带奴貌。”(《题昌谷堂记》)有其历史背景的原因;愤世嫉俗,政治上对清朝统治的反叛、变成对当时社会的反叛、进而变成对投降文人及其艺术反叛。
一个奸人作品也就是奴才像,逐恶之。随着历史烟尘的远去,现代人并不一定因其人品而恶其书法,有时候这个人人品差,书法却并不差,这还是要分开来看的。
一个人的审美取向是与他人生价值取向息息相关的。傅山的人生,将人生中的各种坎坷都遇到了。什么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什么政见不同、精神压抑;什么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个睹口,你说他能写出秀美如歌的书法吗?这秀美的书法能表达他“狂狷”之精神吗?
图/赵孟頫楷书
日子过得顺顺当当,心情如死水一潭,我们都没有表情了,还表达什么?你让哪文化部门的书法家,写出傅山这种风格的作品,那不是开玩笑吗?他们整天看人脸色过活,堆笑如山,趋炎附势,写的字可不都是赵孟頫式的光流漂白粉吗?人啊,在不同场景生活,他的作品就是不同场景的体现。八大山人如果居庙堂之高,哪有他的天才显现?
傅山一生鄙夷苟且偷生奴颜婢膝的文人,鄙夷阴柔媚俗软弱圆滑艺术。他抨击自宋明以降,在文人中盛行的程朱理学,推崇被明朝统治者视作洪水猛兽的李贽学术思想和刘辰翁、杨慎、钟星等节高和寡之士的文风;喜欢“狮筋霹雳,象弦皆断”“沉郁”、“佶倔”、“倜傥豪雄”豪劲悲壮的美学风格。
图/傅山草书
所以,他恶赵孟頫“秀美”之风,核心原因,就是来自于他的价值观和当时的社会场景。
自明至清,赵孟頫、董其昌的巧媚书风风行天下。巧之极则流于雕饰,过于雕饰则乏自然天趣;媚之极则伤于甜熟,过于甜熟则必气格卑下。清初以来,康熙、乾隆崇尚赵孟颊、董其昌,文人纷纷效仿、推波助澜,成为当时的“流行书风”,于是,馆阁体书风泛滥成灾。
千人一面,毫无个性、缺乏神韵、端庄刻板。没有思想感情,排斥艺术个性,使书法已陷于僵化之桎梏。
这情形,就有点像60年代时期的宣传化和油画;“红”、“光”、“亮”,漂亮是漂亮了,可这和艺术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