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七种类型|太极拳是知觉运动 2024-06-17 13:04:20 新时代 · 心太极“人”生下来,眼睛能看,耳朵能听,鼻子能闻,嘴巴能食,颜色、声音、香臭、五味,是人天然就有的知觉。手能舞,足能跳,四肢灵,是人天然就有的运动本能。想来谁人没有?谁人不能呢?而我们发现,除了天生之外,因为人远离本性,迷失于习性,本来天然就有的慢慢就没有了。如道德经第十二章中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一味的往外看,慢慢就看不见了;一味的听外面的声音,慢慢就听不见了;一味的刺激味觉,慢慢就分别不出味道了;一味的向外“驰骋”,试图捕获更多的信息,来逃避自己对无知的恐惧,心就无法安定宁静了;一味的向外追求“功成名就”,行为就容易出现偏差,沉溺于外在感官上的刺激,注意力过于耗散于外在事物,而无法获得向内的滋养,没有发展内在,必然知觉失灵。所以最后一句,老子说“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腹”下丹田,对应大地,指人的本能中心,调控人的运动机能,我想是指实实在在的行动吧,“目”是指眼睛所看到的物质幻象,也可指目的,在这里,老子可能在告诉我们要务实行动,不要盯着目的。“去彼取此”我偏向于理解成取舍之道,能够平衡内外,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我不能说我理解的就是对的,因为“理解”这种事,只会发生在同等能量里,也就是只有达到老子级别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老子。我读经练拳,不是为了理解老子,他不需要我的理解也是圣人,我需要的是了解自己。我更愿意相信每个人的理解都带有自己的“偏见”,而正是这样的“偏见”,让我们看到彼此,了解自己。这里更多的用了“一味”“沉溺”“向外”“过于”等词,表达有所偏,而带来的失衡。因为我相信知与觉,运与动,内与外,两方面的双向发展,并在不同阶段有相应相合的“偏向”,才会使人类发生真正的进化。一味的内守或外放,不是停滞不前,就是自取灭亡。如何能回归到那本来就有的知觉灵性?之前在一本书里看到意拳大师王芗斋说到:“不练拳的人就是不要命”,乍一听觉着说得好严重,再想觉得又赤裸又勇敢,现在想真是“好言”重,好过瘾。在杨氏传抄老谱中看到了同样“言重”的两句话:“天然知觉固有之良······,因人性近习远,失迷固有,要想还我固有,非乃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非乃文无以得知觉之本原,是乃运动而知觉也。”这里讲到天然的知觉是人天生就有的,因为人总注视着远方,跟随习性,而忘记了内在的本性,就容易失去本有的天真,“武”与“文”是运动与知觉的内在根源,身体力行而后思想觉悟,内外澄明,这文武双修之道,或许就是历代圣贤能达到通天彻地境界的源头吧!接着“固有分明法”用寥寥数语解释了运与动,知与觉:“运而知,动而觉,不运不觉,不动不知。运极则为动,觉胜则为知。动知者易,运觉者难。”“运”内在看不见的移动轨迹,多与“气”相应,与“意”相合,内在有了知晓和渴望,而发生“动”,由内至外,意催行(形),气生力,用意不用力。葛吉夫在人类发展研究中很美丽的把人分为七种,第一种人是只生活在身体层面,靠本能中心运作,只有动,没有运,只看到有形,看不到无形,甚至有形的也看不到,因为不看,一切更多是无意识的运作,吃东西不是为了维持生命,活着就是为了吃。这个部分他给起了一个名称,叫“定式装置”,或“定式中心”,“机械装置”,也就是人类的出厂设置,他讲到人类绝大多数是第一种人,一生都依靠定式装置生活,从未发生进化。第二种人是生活在情感层面,透过感情来生活,他一直很兴奋或者很沮丧,心情总是上上下下,注意力往往会通过认同而被事物吸引和抓住,一旦认同,怎么都行,一旦不认同,怎么都不行,往往对人事物的兴趣和热情,维持不了太长时间,困于情绪反应过于敏感之中,有时觉得很好很幸福,有时觉得无趣的几乎要死掉,有时像在地狱,有时像在天堂,容易被感性的烦恼所左右,很多人的内在第二个中心,都会或多或少的起着作用,只是有的人是显性的,有的人是隐性的,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对于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来说,情感中心的运作是必不可少的。第三种人是理智型的,他透过他的理智来生活,他是一个头,没有身体,没有心,会用头来支配它的心和身体,第三种人更多是学者或是掌权者,男性居多,第二种是女性居多,或者说是男性能量或女性能量,不仅仅指生理上的男性或女性。他讲到这三种人的存在,混杂着三个中心。对应在生活中可显化为“人手、人才、人物”。头脑很发达或是情感很充沛,都有可能在物质世界有所作为,但不代表内在世界有发展。第四种人是有觉知,能统一这三个中心,作为一个整体去运作,而非支离破碎,无法统一的分散状态。他能让每一个中心都运作的很好,否则每一个中心都会变成其他中心的障碍,无法运作的很好。以第四种人为界线,将人分为了内三圈,外三圈。外三圈就是葛吉夫讲到的这前三种人,也是老子在第十二章讲到的这三种人的生活方式。这内三圈外三圈,对应的是太极拳中外三合、内三合,外三合是指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是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一内一外,一个是内在运化,一个是外在显化,有的人天生从内开始启动,有的人通过外在磨炼,慢慢才找到“回家”的路。没有对错好坏,都有其价值和意义。从第四圈开始往内三圈,从核心开始数,对应的是第7种、第6种、第5种、第4种:分别是“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在这里我就不鹦鹉学舌了,说离自己真实比较远的话,会显得很无力。自知之明还是要有的,不过这种挣扎还是有必要的,正是这种挣扎,才会发现自己内在那种深深的渴望。“真人”我还没见过,只是听说过,像老子、佛、耶稣、达摩、葛吉夫等,当然张三丰被尊为张真人,丘处机被尊为丘真人,这些容易“人”被前三种人称为“假人”,实属正常。因为都修炼到那种境界了,就不再是人了···我们在这里不是说习文练武就能成神了,而是说让我们有了站在知与觉、运与动的分界中心,有机会双向发展,性命双修。也并不是说练了太极拳就是第4种人了,而是有了发展成为第4种人的机会,或许7年,或许70年,哪怕“七百年”都是值得的。在这里,透过葛吉夫关于对人类发展进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运动与知觉的差别与统一。 “运而知,动而觉,不运不觉,不动不知。运极则为动,觉胜则为知。动知者易,运觉者难。”知的越多,越会想知道更多,越难于行动,所以从知到觉,中间是一个“行”,我们把这个行可以称之为“运与动”。“运而知,动而觉,不运不觉,不动不知。“通过观察天地的运行,感受自身内在的运行,获得知晓,躬身实践,所明之理,才有可能“觉”,这个觉悟就是将知识转化成为了素质,成为了一种存在状态,反过来也成立,就是达到了那个存在状态,就可以化成知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问到,太极拳是来源哪里?太极拳是谁发明的?只能是与天地同在的人,他达到了那个状态,他想要分享他的智慧,创造了与之相应的知识形式,或许是一首歌,或许是一支舞蹈,或许是一个图案,当然也或许是一套被我们称之为“拳”的动作。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反复练习一套拳法?这就好比写字的人反复临摹大师的字,文人反复朗诵大师的文章,不同的知识以不同的形式,引领人们到达同一个源头。我们只需要跟随内心的渴望,时机和缘分就会出现。寻着这个轨迹,回到源头,创造知识,不同流派的产生由此而来,这样的流派的开创者往往会被人称为大师。那你说随便一个人就可以起个名开宗立派,不就是大师了?大师不是自封的,不是看他外在有多么厉害,而是真正的服务了多少人。他能在人心中活多久,就像一个老子2000多年了,人们还因他得利益。想想现在有多少人在练太极拳,纪念着同宗不同派的先祖们,实在讲,没有真正的利益,如何生起感恩心,而生起感恩心,又得无限利益。外在的吹捧,人们知道你3天;帮人解决个问题,人们记住你三年;传授一门技术,人们可能能记住你30年;而真正发自于核心,回归到本性存在的道呢?人们可能因你的名望,归顺于你的有生之年,你的儿孙学生会因你的恩惠在你逝去之后推崇于你,而当你死了,认识你的人也都死了,还会有什么在流淌着吗?”运极则为动,觉胜则为知。动知者易,运觉者难。”内在的极致流动,显化在外在变成有形的行动,内在的觉悟,显化成有形为知识,外在没有觉知的晃动是容易的,获得知识是容易的,而内在能运化有所觉悟是难的。最后一句:“先求自己知觉运动得之于身,自能知人,要先求知人,恐失于自己,不可不知此理,夫而后懂劲然也。”在这里前辈告诉了我们懂劲的方法,要先启动自己的觉知,运动自身,能了解自己,再谈知人,不了解自己,一味向外看,就容易失去自己的中轴,这是个双向的。在初步阶段,要有所“偏”,有先后内外,而后达到统一,这是东方与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也注定外在的运动形式、表达形式与根本目的的不同,背后延展的是其生命线的长短。这句话不也正与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相应?我不知古人,古人知我······ 3652个字 赞 (0) 相关推荐 #太极拳#练习推手的速度究竟是慢好还是快... #太极拳#练习推手的速度究竟是慢好还是快好? 练习推手应该以慢为主,以快为辅.慢能充分锻炼肢体的知觉.前人把太极拳称为"知觉运动",如<沾粘连随解>说:"要知 ... 苏清標(台):太极拳的运动禅─知觉运动 太极拳知觉运动的目的,伴随身形姿势,在于由客体的知觉与知觉主体状态中获取觉知,由感官中撷取如同由一状态到另一状态的情感,获取感觉的整体,感觉的纯粹内在的存在. 知觉是画布上的颜色.笔触与光影的事情,而 ... 康老师聊太极:太极运动是知觉运动和一般的肢体运动天壤之别 "灵"之动谓之"神",所以,"头顶三尺有神灵". "灵"是"觉"的产物,所以中国有个词叫" ... 杨甲午书老子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杨甲午书老子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的七种类型及生命中的七大障碍 葛吉夫以一种很美的方式将人分类. 每当有人问他关于人的事,他一定会立刻停止,然后说,不要问关于人的事,先告诉我号码,第一号人?第二号人?第三号人?第四号人?或第五号人?当你谈到人,你是指哪一号的人? ... 人与人的情感的七种类型 医学科学认为:探讨亲密关系,离不开一个"爱"字,就连"爱"这件事儿,心理学家都已经帮助我们研究了. "爱"的涵义:是一个完美的三角关系 爱情 ... 最伤人的七种眉相,眉长得不好,影响是很大的! 风水与佛缘 改运风水,相学百态,生肖运程,禅语悟道,国学智慧,天地一合,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运用风水佛语录给生活带来好运. 公众号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我们可以把眉毛看成是窗帘.眼睛是 ... 封斋之人有七种赏赐 斋月时刻表 高中语文 | 诗歌鉴赏满分攻略(七种类型 其中答题格式)高分全靠它 同学们知道语文靠积累,这是共识.但是同学们知道为什么80%以上的高中生,老老实实的刷题.背书.记笔记,都是按部就班的学习复习, 但是为什么最后永远只有20%的学生能获得成功吗? 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你 ... 人的七种意识层次(合一观点) 第一个层次是指沉溺型的人:处在这个意识状态的人,对自己的行为毫无控制力,对自己的言行采取完全放纵的方式.当他生气了时候,他就会大发脾气:他想要什么东西,他也不管不顾就一定要拿到手,他的关注点永远只在自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不在乎外界的误解和世俗的偏见 ▲ 音乐与美文的跨界混搭,你有调,我有谱.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 ◈ | 许锡良 "内心强大的人,思想丰富的人,他不在乎有多少人误解了他,也不在乎有多少世俗的偏见,因为他的内心就是一个完美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不在乎外界的误解和世俗的偏见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 ◈ | 许锡良 "内心强大的人,思想丰富的人,他不在乎有多少人误解了他,也不在乎有多少世俗的偏见,因为他的内心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一个人内心的丰富,足以弥补一些物质的 ... 成长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不在乎外界的误解和世俗的偏见 内心强大的人,往往不会在乎外界的误解,也不在乎有多少世俗的偏见,因为他的内心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得上"内心强大"呢?内心强大的人往往有以下七种特征: 1 他一定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