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山歌剧:“非遗”绽放的“姐妹花”

“布机排屋夕朝响,稻田车水长短歌”

南通清末民初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在《江云》诗中提及的车水长短歌就是海门山歌。

海门山歌不仅在海门流行,还传唱于启东、通州部分地区,盐城大丰沙地移民区,上海的崇明、奉贤,苏州张家港等地,是吴歌的一个重要支脉。

2008年6月,海门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593 Ⅱ-94。

而海门山歌剧,则是由海门山歌衍生而来的“姐妹花”。

1953年11月,海门县举办民间文艺演唱会,中兴乡民歌手赵树勋演唱了传统叙事山歌《摇船郎》。

1956年1月,中兴乡业余剧团(陆行白等人)将山歌《摇船郎》改编成山歌剧《淘米记》搬上舞台,一路走红。

翌年3月,进京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受到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领导的接见和鼓励。

山歌剧迅速成为启、海、沙地区群众业余戏曲活动的热点。

1958年8月,专业的海门县山歌剧团成立。初创时期的山歌剧,有清代江南移民文化深深的印记,以[山歌调〕和〔对花调〕为基本唱腔,同时吸收部分民歌小调,近乎江南丝竹,这一表演生活化新兴剧种受到观众喜爱与追捧。

1962年后,海门山歌剧演出足迹遍及长江口南北两岸城乡。

海门山歌剧曲调优美朴实,清新流畅,乡土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海门山歌剧常用曲调60余首,其中以“山歌调”、“对花调”为基本调,以羽、徵调式两种声腔形成对比;由板腔,联曲两种板式结构组织而成。已有板式:“山歌调”慢板、中板、清板、流水板、联板、紧板、叠板、快拉慢唱等九种板式,“对花调”慢板、中板、清板、宽板、云水板、简板等六种板式。并吸收许多小调和说唱音乐。有的用于抒情,有的用于叙事。如“月月节”,这首曲调感情充沛,意境深远,用于载歌载舞最为适宜;《小郎依儿来》活跃有弹性;“香袋调”旋律优美,容易上口;“佛祈调”十分灵活,不受唱词字数限制,可长可短,可紧可松,善于表达愉快的心情;“打樱桃调”、“五更鼓儿调”擅长男女对歌、抒发情爱;另有“牌经调”“采仙桃调”等油腔滑调,适于反面人物的表演。

在移植其他剧种古装戏的同时,戏曲传统程式也一并渗入,逐步有了生、旦、净、丑的行当之分。

1977年后,海门山歌剧团三进上海市区公演,其中移植改编的讽刺喜剧《枫叶红了的时候》连演九十场,现代戏《余丽娜之死》为许多省、市剧团移植上演。

此外,海门山歌剧团还创作演出了《看桃人》《俩媳妇》《古宫奇冤》等剧目,《俩媳妇》于1980年元旦由上海电视台录制播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门山歌剧团三次北上,在东台、大丰等地演出,受到欢迎。

借助现代传媒,《唐伯虎与沈九娘》被拍成戏曲电视片,戏曲演唱《日子香来梦也香》《新嫁妆旧嫁妆》等参加各种电视晚会。

山歌剧的新剧目不断问世,业余剧团创作上演《送葡萄》《重上鸳鸯桥》《串乡记》《求医记》等。

专业剧团先后创作和移植的剧目有《初恋的情人》《赔衣记》《家庭公案》《情系法网》《花季风雨》等。

1993年5月,《青龙角》剧组应文化部艺术局邀请,演出于北京儿童艺术剧场。

1994年8月,《青龙角》音乐作品参加由中国戏曲音乐学会、蒙古二人台学会联合在内蒙古乌海市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戏曲音乐“孔三传奖”暨学术研讨会,荣膺金奖。

2002年12月,《献给妈妈的歌》献演北京。

2002年春节,《淘米记》《俩媳妇》应邀参加中国(杭州)“城隍阁杯”民间戏曲大赛,亮相西子湖畔,捧回银奖、优秀表演奖、组织奖。

2005年,《采桃》参加了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演出,登上了与国际接轨的平台。

在新中国成立后培养起来的地方剧种中,有四大剧种是中国戏曲事业的领军剧种。其中北为龙江剧、南为白剧、西为陇剧,而东,就是广泛流传于江海大地的海门山歌剧。海门山歌剧团是海门山歌剧种唯一的剧团,被誉为“江海平原一枝花”。

有研究者(邹仁岳先生)指出:长期的一支独秀,缺乏竞争,从而在编剧、导演和演员各个环节上都面临人才断流的危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还有待社会各界深入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