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檀道济沈林子势如破竹,北魏成为刘裕北伐关键 2024-08-01 19:32:25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87篇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二月,王镇恶进军渑池,派毛德祖袭击蠡吾城,生擒后秦守将尹雅,尹雅杀死看守士卒逃走,王镇恶继续向前,抵达潼关。与此同时,檀道济、沈林子等从陕城北面渡过黄河,攻陷襄邑堡,后秦河北太守薛帛逃奔河东。东晋军继续前进,又攻打后秦并州刺史尹昭据守的蒲阪,没有攻克。另一路将领进攻匈奴堡,也被姚成都所击败。事到如今,姚泓所能依仗的只有姚绍,他以姚绍为太宰、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改封鲁公,命他督率武卫将军姚鸾等率步骑共五万人镇守潼关,又派另一大将姚驴援救蒲阪。沈林子对檀道济道:“蒲阪城池坚固,守军又多,不可能一举攻克。强攻则伤亡惨重,不强攻又会拖延时间。现在,王镇恶在潼关,势单力弱,我们不如与他会师,合兵攻打潼关。只要攻克潼关,尹昭在蒲阪就不攻自破了。”檀道济同意他的看法。三月,檀道济和沈林子抵达潼关,姚绍率兵出城迎战,檀道济、沈林子奋勇进攻,大破后秦军,斩杀和俘虏敌人数以千计。姚绍率领后秦军撤退,屯驻定城,据险以守,对手下将领道:“檀道济等的兵力不多,又是孤军深入,所以只能加强营垒固守,等待后援。我现在兵分几路,切断他的粮道,就可以将其坐而擒之。”于是,姚绍派姚鸾把守大路要道,断绝檀道济的粮道。扼守住粮道后,姚鸾派尹雅率兵与东晋军在潼关之南会战,尹雅再度被东晋军所俘虏,檀道济准备杀了他。尹雅坦然道:“我之前被俘就应当被杀,幸亏逃脱,才得以活到今天,死亦甘心情愿。但汉夷虽有不同,君臣大义却是一样的。晋国可以大义兴兵,为什么不能让秦国有守节之大臣呢?”檀道济念其忠义,免其一死。刘裕听说后,将其任为侨秦州刺史。三月初四夜,沈林子率领精锐部队突袭姚鸾的大营,斩杀姚鸾以及他手下士卒数千人。姚绍又派东平公姚赞驻军黄河岸边,企图断绝东晋军的水道。沈林子率军进攻姚赞,大破之,姚赞逃回定城。沈林子连战连胜,后秦军为之夺气,薛帛献出河曲,向东晋投降。与此同时,刘裕率领水军从淮河、泗水进入清河,先派使节向北魏借路,准备再逆流西上,开进黄河。刘裕之所以一定要动用水军从黄河西上,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善于使用水军,作战体系更为成熟;二是水军转运物资更为便捷,而物资的转运对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至关重要,桓温当年就屡次折戟在转运上。刘裕向北魏借道时,姚泓也派人出使北魏,请求救援。一时间,北魏成为刘裕讨伐后秦成功与否的关键。拓跋嗣召集文武百官共同商议,群臣都道:“潼关是天险,刘裕用水军恐怕难以攻克,但如果从黄河北岸登陆北上,那就容易得多。由此看来,刘裕声称讨伐秦国,真实目的难测。而且秦国与我们有婚姻关系,不可不出兵相助。我们应切断黄河上游,阻止晋军西上。”博士祭酒崔浩道:“刘裕吞并秦国的野心由来已久。如今,姚兴去世,姚泓愚劣懦弱,国内灾难一再发生。刘裕乘机兴兵讨伐,志在必得。如果我们切断黄河上游,刘裕一怒之下,必然登陆向我们进攻,这样一来,我们等于代替秦国挨打。以臣之见,不如借给刘裕水道,听任刘裕西上,然后我们出兵驻防东部,阻塞他的退路。如果刘裕得胜告捷,一定会感激我们借路的恩德;如果失败,我们也有援救秦国的美名。为国计者,只为国家利益考虑,怎么可以顾念一个嫁过来的女子呢!”大臣们又道:“刘裕向西进入潼关,一定害怕我们切断他的退路,导致腹背受敌。而他如果北上进攻我们,秦国一定不会从潼关出兵救援。所以,刘裕虽然声称向西,但实际上一定是北上。”经过一番讨论,拓跋嗣断定刘裕不怀好意,便以司徒长孙嵩为督山东诸军事,派振威将军娥清和冀州刺史阿薄干率领步骑十万人屯军黄河北岸,阻止刘裕沿河西上。三月初八,刘裕率领水军开进黄河,以左将军向弥为北青州刺史,留戍碻磝。当初,王镇恶等人出兵时,刘裕曾交待道:“如果攻克洛阳,一定要等主力大军到达后再一起前进。”然而,攻克洛阳后,王镇恶等人却乘胜进攻潼关,被后秦军牵制,时间一长,粮饷接济不上,军心疑惧,有人打算放弃辎重返回大军。沈林子手按佩剑怒斥道:“相公(刘裕)志在统一天下,而今许昌、洛阳均已平定,关右也将要收复,大事成功与否,就在前锋。为什么要挫伤士气放弃垂成之功?况且大军距我们还远,敌人的力量正强盛,即使我们想撤退,又怎能够走脱?今日之事,我绝不回头,不知你们这些君子,将来有什么面目去见相公!”在沈林子的严厉斥责下,军心暂时稳定,王镇恶等人派飞马报告刘裕,请求支援粮草和兵力。刘裕将王镇恶的使节叫到面前,打开战舰的北窗,指着黄河岸边的北魏军给他看,怒道:“我告诉他们不能单独前进,如今却轻率地深入敌境,岸上的形势如此严峻,我怎么派得出军队!”无奈之下,王镇恶亲自回到弘农,向百姓说明情况,晓以大义,百姓争相捐献粮草,东晋军的粮饷重新得到补充。然而,仅仅依靠百姓捐献粮食,只能救得一时之急,并不能解决给养的根本问题,刘裕想要拿下长安,最终还得靠从东晋运来粮草。换句话说,只要北魏掐住黄河漕运,刘裕就不可能攻下长安。 赞 (0) 相关推荐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三十五:目光如炬 南北朝时期,宋国有一位开国元勋,名叫檀道济.他忠心耿耿报效朝廷,文韬武略当世无双,堪称宋国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可就是这样一位干国忠良,最终却蒙受了一场千古奇冤.这究竟是怎 ... 读通鉴(354)刘裕灭姚氏后秦 读通鉴(354)姚氏政权灭亡 1.战略上的失措 义熙十三年丁巳,公元417年 春,正月,甲戌朔,有日食. 秦主姚泓朝会百官于前殿,以内外危迫,君臣相泣. (这个时候哭是最消耗战斗意志的举动.和平时期尚 ... 檀姓 一.姓氏源流 檀(Tán)姓源出有三: 1.出自殷商时期的檀伯达之后,以祖名为氏.西周初,周武王的司寇苏忿生.大臣檀伯达受封于河内.檀伯达之后代子孙,有的以祖名檀为姓,称为檀氏,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 ... 气吞万里如虎——刘裕北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 激荡四百年:久攻不下沈攸之失先机,江陵失守末路自缢身亡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13篇 萧道成快刀斩乱麻平息袁粲时,沈攸之正在东下的路上,他派中兵参军孙同等五位将领率三万人担任前锋,司马刘攘兵等五位将领率两万人随即出发,又派中兵参 ... 激荡四百年:盖吴聚众反叛北魏镇压,面对挑衅刘宋不甘示弱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39篇 元嘉二十一年(公元444年)九月十五,拓跋焘再赴漠南,准备继续讨伐柔然,郁久闾吴提闻讯远远逃走,讨伐行动又被迫停止. 不久,郁久闾吴提去世,儿 ... 激荡四百年:西征北凉北魏摧枯拉朽,沮渠牧犍投降宣告亡国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29篇 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五月十四,拓跋焘在平城西郊集结军队.六月十一,拓跋焘亲率大军从平城出发,讨伐北凉. 出征前,拓跋焘命侍中.宜都王穆寿 ... 激荡四百年:恩威并施北魏稳固疆土,两次遣使艰难打通西域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23篇 当刘宋的西部因为益州之乱陷入动荡时,北魏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尤其是刚刚收复的夏国故地,部族杂乱,人心思变. 元嘉十年(公元433年)正月二十六 ... 激荡四百年:专心内政确立道统法统,被迫北伐陈伯之再回归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90篇 立国不久,南梁就遭遇了北魏连续不断的骚扰和入侵,萧衍一直保持最大的克制,专注内政,重视文教,稳固根基. 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八月二十二,萧 ... 激荡四百年:大破柔然北魏盆满钵满,刘宋北伐崔浩力排众议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14篇 郁久闾大檀逃走以后,柔然部落四处流散,躲藏在荒山深谷之中,牛马等牲畜遍布原野,没有人收集照料. 元嘉六年(公元429年)六月,拓跋焘沿着栗水一 ... 激荡四百年:元子攸虚与委蛇续命北魏,南梁趁机招安占便宜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31篇 大通二年(公元528年)五月,尔朱荣前往明光殿参见元子攸,为在河桥残杀百官之事谢罪,发誓决不会对朝廷有二心,元子攸起身亲自阻止,也对他发誓说决 ... 激荡四百年:司马德文识趣欣然退位,刘裕建国成南朝第一人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94篇 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四月,司马德文征召刘裕入京辅弼,刘裕让四子刘义康留守,都督豫.司.雍.并四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坐镇寿阳. 这一年,刘义 ... 激荡四百年:慕容超上头竟招惹东晋,刘裕强势还击兵临广固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63篇 义熙五年(公元409年)正月初一,慕容超临朝,大会群臣,突然感叹太乐不完备,想到东晋虏掠一些人补充歌舞伎人. 领军将军韩卓劝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