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上海:爱排队的上海人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回味上海:爱排队的上海人

都说上海人喜欢排队,有人说就是“轧闹忙”“瞎起哄”。然而排队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它象征着秩序与平等,也意味着只要你愿意遵守规则,付出时间与精力,就能吃得到、看得到、听得到、买得到你心仪的那些事物。上海人爱排队有其历史的根源,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过去那些排队的往事吧。

“上海音像资料馆”馆藏历史视频资料

改革开放初期,基础的农副产品还是需要凭票购买,无论是买菜、吃饭还是生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排队都是上海人的必修功课。此时的排队,对上海人民来说,也许还意味着生存的压力。

在百花齐放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青年人对改变人生、改变命运产生了强烈的愿望和行动。那些年,各大书店、图书馆前都大排长队,社会上形成了“读书热”“英语热”“留学热”。

新华书店门口常常会出现长长的队伍,其中有不少人为了买到名著而彻夜排队。书店的工作人员回忆起淮海中路的新华书店门口,连派出所民警也来到过现场维持秩序。那个时候,书籍不多,读书氛围却很浓厚。

上世纪九十年代股票狂潮,上海人为股票开户排过队。大家都是为了能够在当时相对物质贫乏的年代,让自己的生活富足一些。在钱财面前,上海人依然是选择有序排队,公平竞争,先到先得。排队时间长,难免有人要在队伍里进进出出的,有人回忆起当年在文化广场排队购买认购证时,人群里有人自发地编起号来,既可以防止被人插队,又可以在一时离队后能够毫无争议地回归。这编号者不是公家,但大家都认同,这是对秩序的默认。

随着时代车轮的前进,排队也代表着人们对社会优质资源的一种选择。新世纪以来,上海人为进世博会场馆排队,为电影节购票排队,为全球旗舰店开业排队,为各种艺术展览排队,为音乐文化演出排队……

上海是一座节奏快的大都市,但看着那些大排长龙的队伍却会发现毫无急匆匆的感觉,人们安静而有秩序地排队,细声细语地讲话,满怀希望地等待轮到自己的瞬间。上海人喜欢排队,归根到底是喜欢文明与公平,能够排队,是一种在忙碌的缝隙中的放松自我的过程。

来源:影像上海

相关阅读

上海人为什么
这么喜欢排队?

上海人最爱什么?

不是美食,不是娱乐,不是物质

上海人最爱的是——排队

虽然带点调侃和无奈,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上海人确实爱排队

大至买房买车,小至买个生煎青团......

上海人的“排队习惯”已经融入了

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是上海物资太紧缺吗?

不是的

作为一线的国际大都市,

很多上海人其实早就过上了

“足不出沪”也能买遍全球的日子

甚至很多人自己也说不上来

为什么要去排那么长的队伍

......

今天小魔就想来跟大家讲讲

在上海,排队的那些事儿

 · 60年代   排队买瓶盖 ·  

对于1950年生的人来说,

最早的排队记忆来自60年代初。

“格辰光排队买啥?侬想都想不着。”

他记得那时排队,为的是买瓶盖头。

盖头是为了干嘛呢?

原来是当年的新鲜水果很少,

吃水果要用糖水罐头

开了罐的糖水吃完了,瓶子可不能浪费

因此就有聪明的厂家开始“卖盖头”

就连医院里输液用的玻璃盐水瓶,

上海人也不舍得扔,于是厂家又生产出一种

密封性极好的橡皮塞子。

“这只瓶子用来做啥呢?天冷捂捂手。”

为了买到一个瓶盖头,一个橡皮筏子

就这样,上海人开始为了

“更好的生活物资”而排队

如果说水果罐头是当时

“有钱人”才能享受的物资的话

那么买菜,就是广大上海市民们

都关心的问题了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干什么都需要“抢”

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限量抢购

你不早点去排队,早点去占位

那么你就抢不到了,有粮票都买不到,

一家人就都要饿肚子

也因此,传统的上海姆妈们也练就出

一身“排队占位+抢购”的好本事

 · 70年代  姆妈 排队“抢购”  · 

“那个年代样样凭票供应,要在菜场买到好菜,

第一要消息灵通,第二就是要会排队。”

姆妈回忆起当年的经历时,这样说到

早上去买菜,早晨四五点钟就要出发了

去干什么呢?——搬砖头

一个上海姆妈要负责一家人的食谱

当然不能只排一个队伍买菜

有时候需要买菜,有时候需要买肉

不机灵的排完买菜的队伍,一转头

——发现整个菜场的菜早就所剩无几了

因此聪明的上海姆妈们都是早早的去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搬一块砖头在自己想买的菜摊面前“暂排”

跟菜贩子打好照顾,

跟前后的阿姨们打好招呼

等买完上一份菜,再回来“砖头”这里归位

因此早上的菜场往往的嘈杂混乱

有跟菜贩子因分量而吵架的,

也有因为“砖头”归属权而争执的

甚至姆妈们还得大家轮流值班,

以免得半夜里负责“占位”

的砖头、破篮子被别人扔掉。

只有这样,才能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

上海姆妈们才能给一家人

提供稍微丰富的食物

 · 70、80年代  排队买火车票  · 

除了买菜,北京东路上的火车票发售处

绝对是很多老一辈上海人的“噩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知青们下乡去外地

不少人还记得从上海开往哈尔滨的56次列车,

因为去往北大荒的知青众多,

总是一票难求。

春节前后为了子女能回家团圆

上海市民都要发动一大家子人

去火车票发售处排上三天三夜

都不一定能抢到票,这不是夸张

冬夜里的北京东路上,

一群人裹着军大衣排成长队,

衣服上还被粉笔画上记号,以确认前后次序

此时此刻,扔菜篮子,扔砖头都不管用的

甚至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点名,

买火车票的人太多了。

等到售票大厅的门一开,

大家全部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窗口,

再次排成长队等候车票发售。

当时的人们,简直是“用生命在排队”了

 · 90年代  上海人“抢股疯 ”  · 
到了90年代初,
习惯了为物资排队的上海人
迎来了一个转折点——买股票排队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当时,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股票只有8只,
人称“老八股”,因为严重供不应求,
这几只股票基本上是无量空涨。
之后每每有新股发行,
总会引发排队狂潮。
“工厂职工摇身一变'杨百万’”
这样的新闻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上海24个股票交易点,
只要是开市的日子,天天门口排长龙。
为了缓解排队带来的压力
闲置多年的文化广场被紧急征用,
成为超级“股票大卖场”。
广场内的椅子被全部拆光,
换上好多铁栅栏,
成千上万的投资者涌进来排队,
因为生怕位子被占掉,
还要自发编号,在手上写号码。
这样的排队奇景,堪比日后的世博会。
 · 新世纪,排队已经融入上海  · 
新世纪以来,
上海人为进世博会场馆排队,
为上海电影节购票排队,
为书展签售活动排队,
每年的小荧星招生考试日,
成千上百怀揣着梦想的儿童在家长
的陪同下赶来电视台门口绵延起长队,
排队,似乎就是上海人
从小就开始的“必修课”
一直到现在,哪里新开了网红店
哪家又推出了新品
依然能在大街小巷看到无数的年轻人
手捧着奶茶乐此不疲的排着队
上海淮海路上光明邨的熟食窗口,
门口的食客就络绎不绝,
前来排队购买熟食和鲜肉月饼的
两支队伍可以延绵数百米,
甚至有人会专门开车从别的区赶来;
即使我们的生活过得好了
但是“排队”这种现象依旧换了一种理由
在上海的街头演绎着一次又一次
排队,层出不穷,永无止境。
但是仔细想想,上海人喜欢排队,
归根到底是喜欢文明与公平
正是由于上海独特的胸怀和包容性,
才让随处可见的排队人群在
这座城市里显得合理又特别,
甚至成为一道道另类的风景。
难道上海人就很喜欢吗?
不,排队是种无奈。
谁会喜欢为了一件喜爱的东西
得站着排上两三个小时呢
上海人不是喜欢排队,是对物质、精神有需求,
反过来讲,这不也是
上海人守纪律、讲次序的体现吗?
▏ END   ▏

来源:流行上海

(0)

相关推荐

  • 身处第N次浪潮:站着排队、用砖头排队和抽号排队

    前言:第一次农业革命浪潮发生在八千到一万年前,人类从原始渔猎时代进入农业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发生在二百多年前,人类进入大工业时代:第三次信息革命浪潮,已经展开.夹杂在这三大浪潮里的一次次涌动的小浪 ...

  • 一碗乡愁小德兴

    沪语朗读:金子 朗读者 一碗乡愁小德兴 原创:老姜 来源:夜光杯 沪语改写:郭莉 诵读:金子 推荐:丁迪蒙 小德兴是一家面馆,开勒方浜中路广福寺边头,离我屋里只有三分钟路程. 小德兴只有一开间,进门是 ...

  • 故里春秋(三十三)

    沪语讲述:边秦翌 故里春秋(三十三) 作者:朱海洪 沪语改写,讲述:边秦翌 推荐:丁迪蒙 1959年也是新中国建国个10周年,庆典盛况更加勿得了,上海个庆祝活动是勒人民广场举行个.我有幸看到了国庆大游 ...

  • 【上海情怀】太平桥往事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太平桥往事 朗读者/叶进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沪语播音员 文/王希平 四十年前,我家里曾经 ...

  • 【记录片】上海故事-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姆妈的手艺

    【记录片】上海故事-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姆妈的手艺

  • 周兰芳老师深情忆父爱之四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

  • 弄堂喜酒真闹猛

    沪语朗读:高仁 朗读者 弄堂喜酒真闹猛 作者:陈建兴 来源:夜光杯2019.5.25 上海話改寫:郭莉 朗讀.制作:高仁 推荐:丁迪蒙 一直到现在,想起阿拉大阿哥上個世纪八十年代初,勒自家屋里办喜酒个 ...

  • 双菇面筋的家常做法!全是大厨不舍得说的秘诀…

     上海人究竟是爱吃面还是爱吃浇头?  清面配热浇,精致又讲究,这也成为了上海人独特的味觉记忆. 辣肉.辣酱.大排.雪菜肉丝--要是把浇头全都罗列出来,大概也有一本菜单那么厚了. 那在素浇头的行列了,第 ...

  • 上海每天排队的老年食堂,菜单每天换价格如何,还有听评弹和理发

    上海每天排队的老年食堂,菜单每天换价格如何,还有听评弹和理发

  • 前年5月18日,上海爱狗女子吴某,带领爱...

    前年5月18日,上海爱狗女子吴某,带领爱犬参加宠物领养日活动,结果被另一条烈犬咬伤.4天后,这条伤人烈犬因为属于禁养犬且有伤人记录,被实施安乐死.将这条烈性犬牵到现场的陆女士说,这条烈犬没有办理养犬登 ...

  • 在上海,排队的店很多,一排就排几年的,我只吃过这一家

    在上海 排队的店很多 一排就排几年的 我只吃过这一家 那南风吹来清凉 那夜莺啼声齐唱 那夜来香独自吐露芬芳 却香不过本帮菜的浓油赤酱 --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沪上最地道本帮菜之一 在绕梁 ...

  • 上海爱家:心有爱,行无畏 | 感动中国系列故事(第二十期)

    此次盘点由全联房地产商会&亿翰智库&全联房地产商会企业研究分会共同发起,旨在通过讲述感动中国的88个房企抗疫故事,传递房企内部暖心力量,展现房企的责任与担当. 转眼之间,2020年的进 ...

  • CRS媒体专访丨上海爱家集团总裁李彦漪:以爱家美育体系,探索地产开发新模式

    引 言 2019年8月6日-8月9日,由亿翰智库主办的"2019中国房地产业战略峰会(第三届)"在上海隆重举行,会议核心主旨为:回归·核心. 本次峰会为期四天,8月7日以" ...

  • 他出生在中国上海,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犹...

    他出生在中国上海,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犹太人,14岁父亲离开他和母亲以后,他随母亲回到了以色列,可是没想到,在犹太邻居眼里,他只是一个"废物".14岁少年的自尊心迫使他决定学习犹太 ...

  • 回味上海:天山一条街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回味上海: 天山一条街 上海音像资料馆"馆藏历史视频资料 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 ...

  • 韩雪丽:回廊落月(10)她决定,要留在上海,做一个上海人

    回廊落月(10)她决定,要留在上海,做一个上海人 韩雪丽 回廊落月-----唐歌的决定 唐歌回来时,已经腊月二十九了,这几天,唐谣有些没精打采的,公司放假了,她不用去云松商贸了,田松陪胡玫回她的老家了 ...

  • “画中”的茶园,上海爱搽餐厅设计 | 全球设计风向

    "画中"的茶园,上海爱搽餐厅设计 Posted by JANE 197月 在第三个店铺的设计前期,业主考察团队曾进入到一个"画中"的茶园,并深深的沉浸在茶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