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论、量子纠缠难理解?这只是“重叠宇宙”运行规则的冰山一角
1900年,《量子力学》出现。
2015年,「量子论」、「量子纠缠」得到实验证实。
「量子论」是说:科学家观测量子的方式决定了观测的结果。
科学家如果用观察波的方式去观察量子,那么,量子就会以波的形式出现。
科学家如果用观察粒子的方式去观察量子,那么,量子就会以粒子的形式出现。
「量子纠缠」是说:处于「量子纠缠」状态中的两个量子,不管两个量子之间相隔的距离有多远,哪怕相隔着整个宇宙,这两个量子也会发生同步。
「量子论」、「量子纠缠」的这些结论,用「单一结构世界(单一宇宙)」的经验和理论,实在难以理解。
其实,「量子论」与「量子纠缠」所揭示的真实内涵,正是「重叠结构世界(重叠宇宙)」的存在。
目前,物理学界对「量子论」与「量子纠缠」的解释,依然立足于源于西方的「单一结构世界(单一宇宙)」这一「假设前提」。
这样的解释,仅仅是暂时的解释,而不是对「量子论」、「量子纠缠」所包含的真实内涵的洞察。
事实上,《量子力学》正在为人类能够认识「重叠结构世界(重叠宇宙)」创建「知识背景」。
在1900年《量子力学》出现的前一年,1899年,记载着「重叠结构世界」原理的安阳甲骨文就在这一年被发现了。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用「重叠结构世界」原理,来解释「量子论」。
在「量子论」的观测模型中,存在着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就是进行观测的科学家;
第二个要素,就是观察的方式;
第三个要素,就是被观察的对象——量子。
这三个要素都存在于「显性世界」中。
科学家在观测的时候,其「感知的主体」在「显性人体意识设定」与「隐性人体意识设定」之间做着弹性运动。
关于「重叠结构世界」和「重叠结构人体」的基本原理,心智玩家已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进行过详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请新网友向前翻阅。
科学家的「感知的主体」,只要受到「显性人体意识设定」或者「隐性人体意识设定」的掌控,就不是一种真正自由状态下的自主观测,而是受到「事先设定」限定的观测。
所以科学家在「量子论」的观测实验中,所观测到的都是「事先设定」的结果。
在「量子论」这个观测实验中,组成观测的三个要素都受到「事先设定」的限定,所以,「观测结果」也必定会受到「观察方式」的限定。
因为「观察结果」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一种「被设定的结果」。
「量子纠缠」的观测实验也是同样道理,两个同步的量子之间,并不存在着信息沟通,只要科学家让两个量子进入「量子纠缠」的状态,「事先设定」就会让两个量子表现出同步。
我们用「虚拟现实游戏」的视角来看,科学家都是彻底沉迷在游戏中的「游戏玩家」,完全受到「游戏程序」的控制。
「量子论」、「量子纠缠」的观测实验都是在「游戏环境」下的特定情景,科学家(游戏玩家)所观测到的结果,只能是「游戏程序」的事先设定。
所以,让人类科学家观测到「量子论」、「量子纠缠」这种现象,就是在给人类揭示「重叠结构世界」的存在。
理论物理学界目前对「量子论」与「量子纠缠」的解释都是错误的。
因为他们的解释都受到了「单一结构世界」的「假设前提」的局限,在「单一结构世界」的框架下,谁都会认为自己是有自主意识的。
而实际情况是,任何人的「感知的主体」,只要受到「显性人体意识设定」、「隐性人体意识设定」的掌控,都不是真正自由状态下的自主意识,感觉到的,只能是一种「事先设定」的结果。
以上就是「量子论」与「量子纠缠」的表现,如此“奇特”的原因。
现在的人,受西方「单一结构世界(单一宇宙)」世界观的局限,很难理解「量子论」与「量子纠缠」,但其实,站在「中华源头文化」的「重叠结构世界(重叠宇宙)」的基础上,去看「量子论」与「量子纠缠」,其所揭示内容,只是「重叠结构世界(重叠宇宙)」运行规则的冰山一角。
更广大的奥秘,有待今天的中华子民去发现、传承,并将之发扬光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继承我们中华先祖所开创的「中华源头文化」,掌握比西方现代「科学Science」更为先进的「科学」,在不久的未来,世界就会在中国的引领下进入下一个全新文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