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高才:歌祭先烈蔡以忱-湖北日报

导读:

  清明期间,笔者与音乐人应华熠受聘担任武汉市黄陂实验小学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当少先队员丁诗轩同学给我佩戴红领巾后,我首先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一路走来,细雨霏霏,我不禁想起了唐代大诗人的《清明》之'清明时节雨纷纷',同学们知道下一句吗?“同学们同声回答:”路上行人欲断魂!”接着,我结合与肖咸焱合著《“铸剑”先驱·蔡以忱》(修订版)一书,会同胡力老师一道说唱蔡以忱烈士所作的《赤都小学校歌》……下面分享湖北日报东湖副刊之《歌祭先烈魂》——

上:右起实验小学副校长肖娜聘应华熠、裴高才为校外辅导员,右一为胡力老师_下为同学演唱视频:

“求自由,求平等,要奋斗,要牺牲!”辛丑清明时节,受聘武汉黄陂实验小学校外辅导员后,我给该校学生上了一堂音乐课——说唱《赤都小学校歌》。

裴高才实验小学说唱校歌

“赤都在哪里?”在教唱前,有同学好奇地问。我解释说,在俄国十月革命后,莫斯科就成为世界革命中心——“赤都”。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代表作《赤都心史》曾被誉为“五四时期最响亮的战鼓,代表了时代的最强音”。

在大革命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汉、瑞金等地亦被称为“赤都”或“红都”。蔡以忱烈士所写《赤都小学校歌》里的“赤都”,即指大革命的首都武汉。(下为湖北日报东湖副刊裴高才:歌祭先烈魂

蔡以忱(1899-1928),字滨,又名一尘,是从湖北黄陂道明小学(今黄陂三中)考入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1919年,他作为学运领袖曾襄助恽代英在武汉发动了五四运动。

一师毕业后,蔡以忱在一师附小与中华大学任教期间,受董必武的影响,他毅然走出象牙塔,投身到大革命热潮之中,历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农民部长,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等。汪精卫叛变革命后,他临危受命,出任中共安源市委书记,成为秋收起义的风云人物。1928年10月25日在湖南澧县壮烈牺牲,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裴高才、肖咸焱著《“铸剑”先驱蔡以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修订版

由于烈士英年早逝,而同时代的相关人物均已作古,现成的史料十分有限。起初笔者查阅了一批相关史料,有价值的史料不过千字文。烈士少年与成年存世的照片仅发现两张,还难以确认。而各地关于烈士的出生年月、入党时间、牺牲地点的记载,疑窦丛生。为了致敬烈士精魂,笔者会同烈士后裔一道重走烈士路,前往两岸图书馆、博物馆、党史馆(办)、纪念馆、方志办,以及民间广为搜罗,拜访知情人士,终于发现了“赤都校歌”及其稀见史料。

那是2012年4月23日,笔者会同烈士后裔蔡小兵与魏端一道,踏着烈士当年的足迹,冒雨来到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安源,与老区人民共度读书节,向安源博物馆赠送了《“铸剑”先驱·蔡以忱》书稿目录。同时,我们在安源纪念馆发现了董必武1961年4月20日与7月28日追忆蔡以忱的记录——《董必武同志谈蔡以忱同志情况》,董必武亲口证实曾介绍蔡以忱入党,还称赞其为“农运领袖”。还查到了蔡以忱长子、黄埔爱国将领蔡惠安(1919-1979)于1977年12月19日的亲笔信,信中介绍了《赤都小学校歌》的创作由来与歌词。

  裴高才(右)蔡小兵向安源纪念馆赠《“铸剑”先驱蔡以忱》初稿提纲与《名流百年·蔡以忱》

原来,自从北伐军会师武昌后,武汉三镇群情鼎沸!不久,国共两党首脑齐聚武汉,武汉成为国民政府首都。1927年春,中共湖北区委在武昌水陆街创办了湖北省第七小学,由蔡以忱的二兄蔡襄忱出任校长。为了寓教于乐,蔡校长特委托蔡以忱为该校校歌填词。此时的湖北与武汉城乡工农革命运动轰轰烈烈,而反动军阀与土豪劣绅则狼狈为奸,进行疯狂反扑,酿成震惊全国的“阳新惨案”,身为湖北区委宣传部主任与农民协会组织部长的蔡以忱受命前往查案,依法惩办元凶,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

接着,蒋介石又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如此险象环生,蔡以忱仍然仗剑行义,当时的《汉口国民日报》三天两头即有他的动态新闻。同时,他仍挤出时间于4月中旬亲笔写成这首歌词,该校音乐老师陈芝柏拿到歌词后一气呵成谱曲,再经学校合唱团首唱,其他学校纷纷传唱。

蔡以忱词、应华熠曲《赤都小学校歌》

于是,蔡以忱遂将此校歌命名为《赤都小学校歌》。一时间,在武汉三镇校园响彻着“赤歌”。

蔡以忱英烈牺牲后,蔡襄忱给9岁的侄儿蔡惠安讲述了《赤都小学校歌》的故事,并让其铭记歌词,长大后继承烈士的未竟事业。时隔半个世纪的1977年,武汉与安源党史部门访问蔡惠安时,他根据自己的记忆将歌词补录下来,词云:“红日东升,革命青年,爱惜革命光阴。日常学问,在革命旗帜下,以求友声——求自由,求平等,要奋斗,要牺牲。这是我们的'三字经’。小学生,努力前进!时刻准备着:完成国民革命,走上世界革命的路程。”

裴高才(左四)蔡亚生(左二)与孝感杨店收藏民国蔡氏宗谱的蔡崇胜(左一)

接下来,笔者又继续搜寻有关蔡以忱的原始档案,对歌词进行考订。正在此时,教育家蔡培华、蔡俊生父子提供了新近发现《蔡氏宗谱》藏本的消息。于是,笔者与烈士嫡孙蔡亚生一行,风尘仆仆赶往孝感杨店,一睹蔡柏青兄弟珍藏的民国十年(1921年)版《蔡氏宗谱》全套孤本。笔者打开宗谱卷首,“清廉堂”三个篆书大字闪入眼帘。原序上面清楚记载,创修序言即是黄陂蔡氏九世祖,著名理学家、甘露书院主讲蔡石麓(字善图)撰写。民国十年版为第四次续修,其八世祖蔡完历任监察御史与宣抚巡按,身后追赐“清官第一”称号。

笔者同时发现,蔡以忱不仅与蔡元培等为蔡氏宗谱作序,他还是此谱的两位责任编辑之一。他在序言中云:“大同之世,不独亲其亲,长其长,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文中将《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与《论语》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串连起来,意在说明孔子的“大同之世”与马克思的“世界大同”是相通的。而且尾款注明身份:“中华民国十年夏、第十八世孙、第一师范毕业、现充中华大学教员(蔡)滨敬撰。”还盖有“以忱、蔡滨”两方篆字印章,相得益彰。

民国十年版《蔡氏宗谱》上的蔡以忱印章

又承蒙著名史学家严昌洪教授牵线,笔者赴常德参加宋教仁研讨会期间,在常德史志专家应国斌的导引下,跋山涉水,寻找到蔡以忱筹建中共湘西特委故址——太和观,采访了知情人士。而且在澧县找到依据:蔡以忱于1928年10月25日在澧县被捕牺牲(《中共澧县地方史1921-1949》,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而不是有的出版物所说1928年7月牺牲于长沙或常德。而烈士的绝笔诗中的人名申鸣与用典,均与澧县息息相关,诗韵也是当年通用的平水韵。诗云:

申鸣大义臣,仗剑扫烟尘;

横刀眉梢笑,忠贞掩昆仑。

蔡以忱在《武汉评论》上介绍《不平等条约》1925.8

由于《赤都小学校歌》当年的曲谱散失,笔者与音乐人应华熠一拍即合,他欣然谱曲。继而,我们根据蔡惠安补录的歌词与烈士的诗文进行对比考订,又结合谱曲的需要。将歌词整理为:“……抖擞精神,求自由,求平等,要奋斗,要牺牲!……奔向世界大同新征程!”

真实的人生远比空灵的文字更精彩。自从接过周辉校长的聘书、红花少年给我戴上红领巾后,我的脑海里仿佛浮现出蔡以忱编辑大革命报刊《武汉评论》《武汉星期评论员》的身影,尤其他所作的《赤都小学校歌》歌词,生动地反映了烈士的豪情壮志。所以,我们就以上音乐课的方式,歌祭先烈精魂。

左起裴高才与常德史志办应国斌、蔡小兵

“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课堂上,首先由我哼唱《国民革命歌》导入,印证《赤都小学校歌》的时代背景。接着,简介歌词中的基调“求自由,求平等,要奋斗,要牺牲”等,就是先烈“用生命诠释忠诚”的伟大精神的见证。

而后,由音乐老师胡力现场教唱、作曲人应华熠鉴赏,顿时,时隔百年后,这首红色校歌再次响彻武汉小学校园,师生们用音乐的方式,跨越时空同革命英烈进行心灵对话!

裴高才、应华熠与胡力与黄陂区实验小学合唱团演唱“赤歌

时下,这首歌已在武汉城乡校园与网上广为传播,其歌谱则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收入献礼中共百年华诞的裴高才、肖咸焱合著的《“铸剑”先驱·蔡以忱》(修订版)一书,而传承下去。

(鸣谢熊唤军编发、王力军摄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