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民 | 将军山之行
将军山之行
一辈子住在山跟前,没到过将军山。年过花甲,深表遗憾。辛丑年农历正月初五,天气晴朗,无风,气温摄氏16度左右。一点寒冷的感觉都没有,这样的气候不像过年的天气。
吃过早饭,没事去跟当年的发小祁伏京(原合阳县副县长,西安市药监局办公室主任)一合计,登将军山去,我俩既是邻家也是同学。因为他常年在外工作。只有过年过节时能在老家小住几天。聊着 ,谝着,除了过年东长西短的碎事,话题一下子撤到了半个世纪以前,提起儿时的许多往事,上学、劳动、放羊等等…… 小时候没事也常去北边的前山上打柴割草、捉蚂蚱、摘酸枣。话匣子打开,又一下子回到当年。
虽说家住富平北边的桥山脚下。离山也就是三里来路程,但从来没有上过山顶,也没去过山后头。此时此刻,看着门外的阳光,风和日丽。天高云淡。两人不约而同的心血来潮,坐着说何如起来行。说走就走,今天完成登将军山的夙愿。
开车从雷村街道沿美梅路向西一半公里,右拐直行到丑家村,顺着水泥路拐弯抹角一直北上到风口村。每到一处制高点,就会停下来,东张西望,哇塞!终于到了山顶。
登山则情满于山。每到开阔地点,停车驻足,瞭望四周,山前有山,山后头还有山。山连山。行走在山上村庄的水泥路上,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东西相连的锦屏山蜿蜒起伏。横亘富北几十里的桥山山脉看不到头,桥山脚下的视野尽收眼底。凤凰山,天乳山,宫里……富平北塬一目了然,如果碰上雨后初晴的天气,还能看到华山。一眼望不尽的天边。
此时此刻,猛然想起小时候村民流传的一句话,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出自何人之口,原话说:“远看雷村暮腾腾,近看雷村赛北京”。此言差矣!虽有言过其实。但多少可增加当地人的自豪感。对家乡故土的眷恋。其实雷村就是个雷村,连一个像样的建筑标志都没有,除过五颜六色的彩钢瓦,柿子树和花椒树,什么都没有。不过,站在山顶,往下一看,仄仄的一绺平川。
自古以来,桥山一带确实是块风水宝地,唐王朝多位皇帝葬于桥山脚下。从西数起,有唐代宗元陵,李豫葬在坛山之阳;唐懿宗简陵,李漼(cui),葬于原长春乡紫金山之阳;唐文宗章陵,李昂葬于雷村天乳山之阳;唐中宗定陵,李显葬于宫里凤凰山中峰;东到曹村的金瓮山,有唐顺宗李诵葬于丰陵。如此稠密的帝王墓葬。说明桥山南麓地理位置之优越。这里除过旱灾,其他自然灾害很少发生。山体坚不可摧。北山南侧前断裂构成了关中盆地北部盆缘。桥山脚下正是黄土坮塬的过度地带。
一辈子住在山跟前,从没到过山巅。而今一到山顶上,才见识到了桥山的雄伟壮丽,见到眼前的村庄,颠覆了我的所有的想象。山上不比山下差,水泥路面,太阳能路灯,门前的小汽车,砖混结构的平房,吃的穿的跟城镇市民没有多大差别,这里的山美景美人更美,居住环境接地气,长寿养生好去处。嗅不出城市那种下水管道的恶臭味。空气特别的新鲜。
车子行走在山顶的水泥路上,丝毫没有不安全的因素。从风口村继续向东向上,走一走瞧一瞧,每到一个村庄就打听这个村叫啥,那个村叫啥。走着走着,走到一个较大的村庄,碰见当地村民上前一问,这个村就叫“柴峪”村。仔细一看,整个村子坐东朝西或者坐北朝南,避风也很阳光,形似簸萁一样的村落。
站在柴峪村口,向西北高处一望,好高的一座山!村民指着说:眼前的那坐山就是“将军山”。顺便打开百度一查,海拔1347米,原名锦屏山。蜿蜒于原长春白庙两乡之间。距县城21.5公里,以当时林木苍翠,形如画屏,高耸秀丽,俨若拱障而得名。又因山顶建有秦大将军王翦庙,又名将军山。旧时富平八景之一锦屏列翠就指这里。
为什么叫将军山?史料记载,这里是两千多年前秦朝大将军王翦屯兵练武之地,后人为纪念大将军而在山顶修建“王翦庙”。(历史人物王翦,见富平县志)1965年“文化大革命”时遭到严重破坏。到1982年前后,当地村民又用石头磊起来,就是现在能看到简易的将军庙。
小时候就知道将军山,还听老人说过,如果某一年天旱不下雨,有的老人就上山“取雨”,就是给老天爷要雨。可见老百姓多么崇拜王翦将军,竟然有呼风唤雨之神灵。这只能当做神话听热闹。
站在柴峪村看将军山,目所能及的所有山头,唯有将军山最高。近在咫尺,可望而不可即。怎样才能到达山顶,村民说,现在上将军山很容易,不用徒步攀登,开车就能上去,大唐电力正在建风电工程,路面是石头山渣,很宽敞。驾车上去也就十多分钟。然后掉头开车,从村口到半山腰向西北方向斜上,不远处就是将军山顶,车只能停在方便宽敞的地方。
停好车子,离山顶还有几百米,两人边走边说,感叹这里的一切。此时才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三步并作两步走,终于到了将军山顶。因为是正月,地上荒草还没有醒来,厚厚的一层干蓑(Suo)草,席地而坐,一下子就回到了童年,也顾不得能坐不能坐。缓口气再说。
刚坐下不久,扭头一看又来了三五个人。礼貌地站起来仔细一看,竟然是1974年高中时的班长,焦兴峰老同学,能在这里相见真是一次幸会。天助我也!
跟同学相互打过招呼,之后围绕着将军山的话题我问他答,他是白庙人,比我了解的多。他的到来,无疑多了一个向导,望着崇山峻岭,千沟万壑,老同学一个一个的指着说,眼前远处的耀县城,药王山,孙塬,小塬,耀县水泥厂,铜川新区都看的一清二楚。再向正北看,那边是铜川市,王益,印台,甚至能看到铜川金锁关。经过他的细说,我对将军山的轮阔,对周围地理环境,隶属富平,耀州,铜川的村庄,边界有了大体印象。可惜,出发前没拿望远镜。不然,还能看的更远。一饱眼福。
站在山巅,望着远方,吸一口新鲜空气,心中的感叹与惆怅油然而生。感叹山的美丽,将军山的雄伟,看到人围的,破烂的王翦庙,历史的天空笼罩着大山名川,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名。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皇天厚土,掩埋着大秦将军王翦的英灵。细数将军传世英名。即兴赋诗一首:
即时正是月初上,将军山还沉睡在的冬末春初的时节。漫山的树木杂草还未苏醒。老同学告诉我,再过一两个月杂草吐绿,各种各样叫不上名的野草花开,山上的风景更好看。听到这里,我设想,如果再有机会,来时一定带上吃的喝的,铺在地上,三五个人围成一圈,享受一次山顶露餐的别样风味。
时间过的很快,告别了老同学,看着三三两两的人都来将军山朝拜。依依不舍地快要离开山顶,在庙门口探头一看,里面墙上写有王翦将军四个字,简易的贡桌,香炉供游人祭拜。
笔者本是一个从不信神拜佛的人。而在离开这坐石头砌成的将军庙时,跨半步进入没有门的口,竟然俯身屈膝,虔诚地跪拜了王翦将军。就算是一次例外。托王翦将军的英名。祈福太平盛世,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半天驱车行,终于园了没来过将军山的梦。也算是一补习课。见识了将军山的高大。返回到柴峪村,顺着山顶曲曲折折的水泥路,经过白庙街道,满井村,光宇石料厂,石道坡,带着满满的游兴,打道“回府”。结束这次寻梦的将军山之行。
作者简介:李立民,《富平人》特约撰稿人,文学爱好者,宫里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