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故
基本信息
"堂"的由来
"堂"--凡是历史悠久的中药店都称作"堂",这个典故为何而来呢?它与名医张仲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张仲景医术高明,深受百姓爱戴。汉献帝建安中期,他被调任长沙太守,当时正值疫病流行,百姓病亡无数,此情此景令张仲景十分痛心,但当时朝廷有"太守不得擅进民宅"的规定,无奈之下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公堂上挂起一幅"张仲景坐堂行医"的帘子,案毕即为百姓看病。张仲景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并被传为千古佳话。 后来,后人为纪念这位医圣,学习他的高尚品德,就沿用这个名称,把药店称为"堂",把应诊医生称为"坐堂医生",意为像张仲景那样不计名利、救死扶伤。
中药为何统称"本草"
自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问世以来,"本草"二字便有了其特殊的含义。药物学被叫做"本草学",药物专著被称为"本草书",药物学史被称为"本草史",明代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经千百年的沿用,"本草"一词已经成了所有中医药物的统称。 为什么称中医药物为"本草"呢?因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公认的解释。古代以"草"或"草木"作为植物的代称,而中药里又以植物性药物为主,所以这样的解释是不错的。但若从药物的起源过程来考察,认识还可以再深入一步。一般认为,原始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某些动、植物的医疗功效,进而用于医疗实践,这就是药物起源。 由于人类对植物接触最多,认识最早,起初寻找药物时只是在植物中进行,所以最初的药物只有植物性药物。《说文解字》云:"药,治病草也,从草。"这也反映了最初只有植物药的状况。虽然以后又发现了动物药,矿物药,但"草为药之本"的概念一直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后世把药物称为"本草"的由来。《墨子》中的《贵义》篇有"譬若药然草之本"句,可以算是最先以"本草"言药者。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许多中医人常常听到这句话,"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它把"医"与"相"并提,更使人深觉学医责任重大。而这个典故来自于范仲淹。 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于是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 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 范仲淹回答说:"怎么会呢?古人说,'常善用人,故无弃人,常善用物,故无弃物'。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 这是后世相传"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那些胸怀大志的儒者,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正是因为医药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的经世致用(即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比较接近。元代戴良说的好:"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切近"。
我国古代社会以农为本,关于农神的神话很多,并多与医神联系在一起。传说神农炎帝居于姜水(今陕西岐山一带),牛首人身。神农见大家靠吃兽肉饮生水难以长久维持,便到处寻找可以果腹的植物,有时一日便中很多毒,他的精神感动了上天,得到神灵的帮助,天降种子,供他种植。神农还制造耕具,教给人们按时令下种。正是在找谷种的过程中,神农中毒又解毒,从而发现了草木的药性。他还用红褐色的鞭子鞭打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味,教给人们认识了植物药。后更有传说神农中毒多次,幸亏事先备好茶来解毒,最后他尝到断肠草,刚一咽下肠子便寸寸断了,来不及喝茶解救而死。这一传说更突出了神农发现药物的艰险及人们对其献身精神的敬仰。
杏林的由来
杏林对联
杏林对联
董奉是汉代有名的中医大夫,相传他在府上给人治病时,不收取诊费,只要求患者在病愈之后,在他的家宅四周随意种下几棵杏树,一般是重病痊愈栽种五棵,轻病痊愈栽种一棵。几年之后,董奉住处的四周竟然有杏树十万余棵了。远远望去,林深树密,茂盛葱郁,无边无际。春季繁花似锦,夏月浓荫葱葱,挂在树上的杏仁果实沉沉甸甸、金黄灿烂,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之后,人们看到杏林,便联想起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董奉先生,由此将给人健康保证的中医界称为"杏林"。提到"杏林",便知医事。古往今来,"杏林春满"、"杏林春暖"成为病家赞颂医家医德高尚、不计报酬、医术高明的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