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没有来世,霍金和爱因斯坦的观点基本一致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翻遍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一书,并未找到明确的表述。
爱因斯坦倒也明确论述过这个问题,他写道:“人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或者总体而言,一切生物的生命意义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意味着要有宗教情怀。你可能会问:那么,提出这个问题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我的回答是:凡将其自身的生命及同类的生命视作无意义的人,不仅是不幸的,而且几乎不适于生存。”他只是否定了将生命视作无意义的行为,然而,又未从正面回答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原本就极难回答。不回答,我倒是觉得是因为他尚有足够的清醒。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爱因斯坦也多次表述自己对人生意义这个问题的纠结。“我们这些活在世上的人真是奇怪!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只是匆匆过客。目的何在,无人清楚,虽然人们有时自认为有所感悟。”“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探究一个人自身存在或一切创造物存在的意义或目的,对我来说,似乎总是愚蠢的。然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些理想决定了他的奋斗目标和判断方向。”
爱因斯坦明确表示,自己并不信仰宗教,但深具宗教情怀。他说:“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东西是我们无法洞察到的,只能以某种最原始的形式才能把握那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一个具有深沉的宗教情怀的人……我无法也不愿去想象一个人在肉体死后还能继续活着……”
到底有没有来世呢?爱因斯坦的观点与霍金的观点基本相同,霍金说:“没人创造宇宙,也没有人主宰命运。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或许压根没有天堂和来世。我觉得相信来世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想法。”“没有可靠的证据能够证明这点,并且这与我们在科学中所知道的一切背道而驰。我认为,当我们死后,都会归于尘土。但也有一种感觉是,我们仍会以个人的影响力和传给子孙后代的基因存在于这世上。”
或许,在爱因斯坦眼里,人生之意义,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需要去追寻。至于,目标可以五花八门,但不管怎么样,都应该有所追求。正应了尼采那句话: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人生是需要意义感的。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一书中言:“动物不需要意义。人在做梦的时候,有时也有类似的感觉。然而人在清醒的时候需要意义,因为人是时间的囚徒。”
对于财富,爱因斯坦认为,它既庸俗,又无甚大用。“我坚信,世界上的财富无法促进人类发展,即使它掌握在那些仍想达到此目标的人手中也无济于事。唯有以伟大而纯洁的人物为榜样,才能引发高尚的思想和行为的产生。金钱只能滋生人们的自私自利,并使其不能自持地加以滥用。”“从儿时起,人们所追求的那些庸俗目标——财产、外在的成功以及奢侈的享受,我都不屑一顾。”
那么,爱因斯坦追求的是什么呢?他说:“一直以来,对真、善、美的追求照亮了我的道路,不断给我勇气,让我欣然面对人生。如果没有志同道合的友情,如果不专注于探索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研究领域永不可及的世界的话,生命对我而言就毫无意义。”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取决于他在何种程度与何种意义上实现自我的解放。”然而,爱因斯坦又承认个体生命力量之有限。“我认为,在哲学意义上,人类根本没有任何自由可言。每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制于外在压力,还受限于内在需求。”叔本华的“人虽然可以为所欲为,却不能得偿所愿”这句话,成了爱因斯坦青年时期的慰藉语。他说:“这种认识不仅能缓解那种让人感到无能为力的责任感,也能防止我们过于严苛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确,人只有有限的选择权利。
昆德拉在小说《庆祝无意义》中写道:“你的性别也不是你自己选择的。还有你眼睛的颜色。你所处的世纪。你的国家。你的母亲。重要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选择的。一个人只对无关紧要的事拥有权利,为它们那就实在没有理由斗争或者写那些什么宣言了!”
假如对于很有限的选择权利,还不珍惜,更愿意随大流,那人就很难有所建树了。在我的印象中,有所建树的人,大多是敢于坚持自我型的。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始终坚持自我的人,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我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别人。”他坦言:“我是一个真正的'独行者’,从未全心全意地属于过我的国家、我的家乡、我的朋友,乃至我最亲近的家人。面对这些关系,我从未消除那种疏离感,以及对孤独的需求——这种感觉随着岁月的流逝与日俱增。一方面,它能让人清楚地意识到,这将使自己与他人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受到限制,但我毫无遗憾。这样的人无疑要失去一些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但另一方面,这样的人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他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避免让自己内心的平衡置于这样一些不稳固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