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愿所有的遇见都有来日方长
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我把他们写出来,是对我们遇见的一种纪念,也希望我们再遇到的时候,我知道如何与他们交流。
1
他自己在那玩儿,他拿球,我们和他一起拿球。他把蓝色的球拿在手里又扔下,我猜他是不是喜欢蓝色。“给你一个蓝色的球。”他拿在一只手里。“再给你一个红色的球。”我把红色的球放在了他的另一只手里。他把球放回球池,从里面掏出一个沙包。“啊,你喜欢沙包呀。”他说沙包,他又拿出一个球,放在了我的手里。“谢谢你!”
他走到窗子前面拿一个长长的板子,“我来帮你。”我和他一起搬。
“球,球。”他说。
“哦,我们可以在上面放一个球。”旁边有个大球,我们把球放在了板子上面。
“要不要摇一摇?”
他做出了让我抱起来的姿势。
我把他抱到球上,每摇一下,我就会发出一个声音:“呦哦。”他也跟着我发出这个声音。
他又拿了一块板子,和另一块拼接在一起,再拿一块,第三块有点长,地方不够了。“这个有点长了,你可以推一推前面的。”我一边说一边做,他也跟着我一起做。
铺完板子他就开始在上面走。我当时的位置不对,很想在他每次走完一圈的时候和他击掌,我想他就更愿意走了。
2
蓝色衣服的宝宝被带进来,直接走到了窗子旁边,从那里可以看到外面人来人往。
老师用球把他挡在里面,他就发出啊啊啊的大叫的声音,我随着他啊啊啊大叫,他就看着我。
他没有语言,那种啊啊啊的声音应该是我们对他进行语言训练的着眼点。
3
他被老师带进另一个房间,我们关上门,他坐在老师的腿上不下来。
老师说他的仿说很好。“今天仿说'妈妈送我来上学。’说的特别好。”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XX。”
他不仅仿说好,这种简单的问答也很好。
听老师的描述,他的问题应该是家庭教养的问题。这让我想到了为什么家长在家训练的时候会困难重重?孩子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突然对他提要求或者突然让他做什么,他一定是会有反抗的,家长受不了这个反抗,干脆再继续代劳。殊不知,在这种强化之下,孩子愿意主动做的意愿会越来越差。
4
我们都觉得他不像自闭症。
他会和人互动,让他叫阿姨,叫叔叔,他都会叫。
他喜欢玩钻洞洞的游戏,他会用不同的方式钻出来,就像他玩滑梯一样,虽然都是从高处滑下来,但姿势从坐着到躺着,再到趴着,再到倒着做,他自己玩的不亦乐乎。
他想要大球,我说抱抱,他就跟着说抱抱。我把他抱上大球,他太胖了,我根本弄不动他,而我和他玩的方式也不是他在家玩的。于是爸爸妈妈一起在球上颠他,他们玩的很开心,互动很好,妈妈问:“是不是很开心呀?”他也不回答,或者说他们只是在和他说,也没有期待他回答。“让他说起,你们再颠。”爸爸妈妈试了一下,他说了起,他们开始颠,两人就不停地颠。我让他们停,“孩子每说一次,你们就颠一下。”三四次后他主动说了。“好,现在你说起来。”然后家长来颠。
类似的表达和互动,他们的生活中还错过很多,之所以说错过而不是缺失,是因为爸爸妈妈和他的互动很多。“你要喝水,自己拿出来。”他把水杯拿出来,我接过水杯,“你说喝水。”“喝水。”他说的不是那么的清楚,但一般可以听懂,我把水杯给他。他要打开泡泡机,但是打不开,妈妈接过来说,让妈妈帮帮你吧。又错失了一个机会。“您跟他的互动很好,这个时候您可以引导他表达:帮帮我。”
我们一起玩滑梯,他滑下来,我接着他。“还要不要玩?”他指着走上滑梯的方向。我说你说要,我说了几遍要,他开口了:要。“好,你说了我就让你去玩。”
他玩了十多次,我们练了十多次,从“要”到“要玩”。
但在看他的家长和他交流的时候,会有一个潜在的问题:他们给他的回应太多了,他们抓住了他的每一次反应给他回应,这样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固然好,但是并不会对他遵守规则有利,有的时候我们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是需要孩子等待的,他们这么快这么频繁这么随时随地不顾自己在做的事情给孩子回应,会让孩子在他人交流的时候失去等待的能力。
5
“老师,您等会儿给她讲讲绘本吧,我给她讲她都不听。”
这个是我刚刚在给另一个小朋友放音乐的时候她就跟着哼歌。我觉得她的状态和程度会好一点,于是我拿着两本书,想让她选择一本。但她在坐在我面前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我让她把椅子转过来,她就是不转过来。
我们换了教室,她依旧随心所欲。
我给她放歌,她会跟着唱,但是不会跟着我做动作。
她要看书,也只是去摸书上的洞洞。
最后我放弃了。
“她现在的问题不是看书,不是听的训练,也不是直接的语言表达的训练,得先让她坐在这里。她如果不能坐在这里,注意力不在我们这里,我们教她什么她都学不进去。她感兴趣的东西也很多,这样注意力容易分散,我们可以跟随她感兴趣的事物,但是即使我们跟随也找不到教育的主动性。刚才那个小孩,虽然他在玩他感兴趣的内容,但我们能抓到他教育的点,跟随他,把教育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比如玩滑梯,我们可以教他表达。比如玩抱桶,我们可以教他表达。但对于这个小朋友她一直抓着主动权,我们的跟随就是行为上的跟随。建议您先训练她的安坐能力。她对什么感兴趣?”
“她喜欢吃海苔,有海苔的时候能坐住。”
“哦,那我们在训练的时候可以加上社会性的赞美,不断地强化她。”
老师说她每周只来一次,又和我讲了她的家庭状况。
“强度不够,她的能力很难训练出来,她来这里更多的只是感知更多的环境的意义。”
虽然我没有找到对这个孩子进行教育的着眼点,但从她身上,我开始看到教育不能做的事情。当一个孩子的环境我们无力改变的时候,我们必须承认教育所能达到效果的局限性。
END
希望每一种遇见都有意义,因为也不知道下次是否还有机会遇见,遇到了就写写他们的故事,写写自己看到的,写写自己的思考,也算对得住这份遇见吧!
愿所有的遇见都有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