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彭镇发现一块徐州知州撰文的石碑

明末,由于黄河泛滥,萧县城由圣泉寺北搬迁至圣泉寺南,到清初,徐州至萧县的官道曾有两次大的变化。明末,在大彭镇王楼村开始变道,不再沿着汴水而是改道走现在的小山子、杨山头、祁村、姬村等地到达新萧县县城。这段历史,明代《士商类要》有明确记载,过了十八里屯,走楚王山北,再经小王家山儿去萧县,小王家山儿即现在的徐庵村,村内有座小山,曾叫小王家山,今称小山子。

过了徐庵村,经现在的杨山头达萧县。杨山头村因此也成为古道上的一个官员、商贾来往必经之地。

到了清代,也是因为黄河泛滥,这条古道一度又改为从楚王山南侧的马家林铺(位于现在的马林村)、义安铺(位于现在的杨山头村)、萧县的姬村铺(位于现在的姬村)到达萧县。义安铺为何位于杨山头?骑马送信只会取近道,从马林经杨山头到达现在的义安村,然后再回来经杨山头到达姬村,杨山头到义安村一来一回就是四里路,这四里路等于白跑。所以推断义安铺位于杨山头村,根据明代七乡村寨记载,这个村庄本来就属于义安村管辖。

清初,杨山头村依然是商贾来往经由之地,这儿也就出现了集贸繁荣的景象,村内曾有一座远近知名的寺庙叫兴隆寺,寺旁有河流,还有一个叫“官坑”的池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百姓集资在河上建了一座桥,命名为“兴隆桥”,有人找到时任徐州知州的王所善撰写了《兴隆桥碑记》,兴隆寺僧人某福出资刻碑把此事记载下来。

碑文记载:“余知彭城三载余矣……”,显然这是徐州知州所书,知州是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这位行政长官是哪位知州?文后刻着“大清顺治十八年岁次辛丑”字样,这位知州是清初的一位官员。

查清同治《徐州府志》,清顺治年间,徐州知州有王自成、余志明、王所善等七人,王所善是清顺治十五年任徐州知州,碑上记载他任了三年多,所以判断清顺治十八年的徐州知州应当还是他。

在几块残碑中仔细查看,果然找到了王所善的名字,不大的一块残碑上刻着“王所善拜撰”字样。

把这块残碑照片放大,“王所善拜撰”字样非常清晰。

王所善,举人,山西省晋城市阳城人。

在碑文中,徐州知州王所善盛赞了大彭人乐善好施的行为,文后记载了许许多多的捐资人姓名,有王应时、刘起蛟、焦孟荣、田世禄、梁臣等人名。

虽然这块碑刻被破坏了,零零碎碎有五小块,还有几块没有找到,但是残碑保留的信息还算可以,这块碑刻既是记事碑又是功德碑,记载了徐州当时的行政一把手为何要撰写碑文的由来。

在此感谢窦功立、朱存地夫妇在挖到古碑的同时迅速把消息告诉了笔者,感谢村书记梁磊及时把古碑拉到村委会保护起来,感谢大彭镇文化站站长杜虹影对保护古迹的村民给予了大力支持。由于古道经由大彭镇,这儿的古迹多,需要挖掘的文化也多。

清末民初,铜山区车村人胡伯寅从濉溪回家经过杨山头村,写下《晚过杨家山》:“细蔼斜阳路,西风落叶村。小桥临水断,野火入烟昏。地僻衣冠古,山深孤兔尊。悠悠车马客,谁与共寒温。”这首诗把杨山头村的古貌及交通地位记载在诗中。

这是一个快乐的周末,除了考察古碑,还欣赏了舞蹈和音乐之美,岳老师的舞姿柔美优雅,虽然环境很差,却挡不住大家欣赏的目光,丁培鑫老师吹奏的葫芦丝令人心醉,迎来了大家阵阵掌声。

谢谢收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