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培训乱象,中小学校应该怎么办?
周建国
当下多半校外培训机构纯粹以中小学生的学科培训为诱饵,以赚钱为根本,已经成了社会的顽瘴痼疾。对此,我想拷问的是,对教育教学应负主体责任的中小学校应该怎么办?
我以为,中小学校先要反思自己的失察。实事求是说,当下不少校长还是在片面追求重点学校升学率,总认为校外学科培训对提高学生考分是有益的,所以对校外培训态度消极;不少教师为了完成升学指标,也不惜放弃众多的中下面学生,由此引起了家长的强烈不满;有些教师因为尝到了课外办班“甜头”,所以对校内教学敷衍塞责,“课内不教而课外猛教”,更有教师在培训时故意泄露考题,以培训能快速提高学生考分的伎俩欺骗家长,再加上各培训机构以“一对一的名师辅导”“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培训方案”等煽动性语言,刺激家长逼迫孩子校外培训......
正因为众多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不放心,因为不少校长态度上的消极和在职教师或明或暗的参与,助旺了校外学科培训“虚火”。
由此看来,要促使校外学科培训“降温”,让师生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小学校的管理创新亟需“升温”。
校长先要切实履行治理校外学科培训的“第一责任人”。着力提高教育管理的政治站位,以“零容忍”的态度,从师德师风建设入手整风肃纪,严查教育教学敷衍塞职的教师,开通热线电话和网络等举报平台,经常性地组织学生问卷调查和个别交谈,对违规教师,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而且在评先选优、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岗位聘任等“一票否决”,坚决遏制在职教师参与校外学科培训。
同时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以及各类名师的榜样作用,影响和带动教师退出校外学科培训。
其次,要促使各项教改举措落地。既要深入推进小班化教学,保障教学公平的顺利实施;又要引导教师竭力做好课堂教学“加减法”,减少教的时间,减少作业量和考试频次,实行作业和考试的差异化,保证不同学生都能学得更好;千方百计增加学的时间,增加教师巡回指导、辅导答疑时间,引导学生读、思、做、议,边读边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要把课堂提问和对话机会留给中下面学生,鼓励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批判质疑,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成为“不教而学”的新型学习者。
要理直气壮地发动教师培优补差,结对帮学,建立课外辅导和答疑制度,尤其要把辅导重心转移到中下面学生,健全辅导档案,使学困生真正能走出低谷,能看见自己的进步,激励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再次,校长要积极做好政府有关部门的参谋,为教师培优补差寻求政策上的支持。因为培优补差毕竟加重了教师工作负担,所以在教育和引导教师敬业奉献的同时,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无可厚非;但是收费工作政策性很强,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出台政策,用法规保障中小学校培优补差的顺利开展;当然,还要过细地做好家长工作,使广大家长既看见教师对孩子的关爱,看见孩子的不断进步,又高度认可学校培优补差的作用,进而理解和支持校内补习。这样,校外培训的“虚火”就能慢慢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