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故事:贝母善治恶疮疾

作者: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梅全喜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三卷 贝母善治恶疮疾

贝母治恶疮。唐人记事云:江左尝有商人,左膊上有疮如人面,亦无他苦。商人戏以酒滴口中,其面赤色。以物食之,亦能食,多则膊内肉胀起。或不食,则一臂痹焉。有名医教其历试诸药,金石草木之类,悉无所苦,至贝母,其疮乃聚眉闭口。商人喜,因以小苇筒毁其口灌之,数日成痂遂愈,然不知何疾也。

贝母治疮疾的故事

关于贝母治疮疾,在《本草纲目》中还记载有这样一个传说:

唐代,在江左有位商人,因长年累月在外跑生意,受热毒侵袭而致胳膊上生出一块小疮。初时不在意,后愈长愈大,竟长出如茶杯口大小,形状犹如人面的一块怪疮,疮面凸凹不平,口、脸、鼻、眼之形状皆可看出。此疮虽形态怪异,但商人并未感到有什么痛苦,加之生意繁忙,无法顾及。一日,商人在旅店饮酒,忽觉疮面发痒,商人戏以所饮之酒滴入疮的“口”中,疮面颜色立即变赤,似人醉酒,又以下酒菜饲以疮口中,此疮亦能食之,多饲则多食,多食则胳膊内肉胀起,一二天后臌胀才能慢慢瘪下来,再饲食亦又胀起,十分怪异。商人不知何疮,颇感恐惧,便四处求医,诸医皆束手无策,不知怎治。一日,商人偶遇一名医,告知详情,以求医治。名医教其一个方法,就是用所有的药物-一味味来试疮,看看疮究竟怕那种药,再用该药治之必愈。商人按名医所教方法将药店中所有的药物全部买回家,研成粉末后,一味味饲入疮“口”中。历试金石草木之类药数十种,皆无所恶,当将贝母饲入疮“口”中时, 此疮竟聚眉闭口。商人大喜, 即用小芦苇筒硬插入疮“口”中,将贝母粉末全部灌入疮“口”中,数日后此疮成痂遂愈。从此,人们便知道了贝母善治恶疮的功效了。

贝母得名

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青贝母、卷叶贝母、棱砂贝母和浙贝母的地下鳞茎。前三者统称为川贝母,主产于四川、云南等地;后者称为浙贝母,主产于浙江。本品作为药用最早记载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载其能“疗....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安五脏”。贝母药用,古代未分品种,直至清代赵学敏撰《本草纲目拾遗》时始将川贝与浙贝明确分开。

药理功效

贝母功能清热化痰止咳,用于治疗肺虚久咳、痰少咽燥、外感风热咳嗽或痰火郁结、咯痰黄稠等,有显著疗效,为化痰止咳之要药,是川贝止咳露、蛇胆川贝末(液)、复方川贝片等治疗咳嗽痰多之著名中成药中的主药。贝母不仅有显著的化痰止咳作用,而且有较好的清热散结作用,临床应用于治疗瘰疬疮疡肿毒及乳痈、肺痈等症也有较好疗效,故贝母亦是治疮之要药。在临床上川、浙贝虽均具清肺化痰止咳作用,但川贝性凉而甘,兼有润肺之功,而浙贝母苦寒较重,清火散结力强。故前者多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后者多用于外感风热或痰火郁结之咳嗽、而在治疮痈方面因浙贝母清热散结力优,故浙贝多用于治疮痈。二者在中医临床和民间应用均十分广泛。

民间偏方

现代研究表明,川贝母含有川贝母碱、去氢川贝母碱等;浙贝母含有浙贝母碱、去氢浙贝母碱等。二者均有镇咳、祛痰、平喘、镇静、镇痛、降压及抗菌等药理作用。除了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等引起的咳嗽外,还可用于其他多种病症的治疗。

1、治疗痈毒肿痛

用浙贝、连翘、栀子等水煎服。

2、治疗瘰疬

用贝母、皂角等分研末,黄酒冲服。

3、治疗吐血衄血

用贝母(炮黄)为末,不计时候以米汤调服,每次6克。

4、治疗小儿鹅口疮

用贝母加水蜜煎煮取汁涂擦患处,日 4~5次,均有较好疗效。

5、治疗痉咳期百日咳

有人以2.5克浙贝粉末掺入鸡蛋,煮熟日服 1枚,连服数天,治疗 58例,有效率达 86%。

6、治疗肺热咳嗽多痰,咽喉中干

贝母(去心)一两半,甘草(炙)三分,杏仁(汤浸去皮、尖、炒)一两半。上三味,研为细粉,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咽津。

7、治疗前列腺肥大

浙贝母、苦参、党参各25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治疗27例,治愈1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89%。

8、治疗乳汁不通

牡蛎、知母、贝母,三味药物捣细粉或切细片,同猪蹄一起炖汤服。

9、治疗乳痈(乳腺炎)初发

贝母研粉,每服6克,温黄酒调服。

贝母植物图

中药图

使用注意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川乌、草乌、附子、天雄)同用。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慎用。

欢迎大家底部留言,说说看完中药故事的启发。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0)

相关推荐

  • 【张教授谈呼吸】感冒咳嗽可以吃“川贝炖梨”吗?

    感冒咳嗽可以吃 川贝炖梨 吗? 梨,味甘性寒,入肺经,有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 贝母始载于24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陶弘景曰:"形如聚贝子 ,故名贝母" .贝母味 ...

  • 川贝母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ariacirrhosa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 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 ...

  • 《本草精荟》:贝母的功效与应用

    常用的中药贝母有两种,一种是川贝母,一种是浙贝母,二者功效相似,也有不同之处. 1.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鳞茎.主产于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等地.因个头较小带尖,又叫 ...

  • 浙贝母含量浅谈

    写在前面 把浙贝片分成三份后,有了如下思考: 一个是皮,主要起保护作用,会不会含量较高呢? 一个带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会不会有什么特殊成分呢? 就像大麦发芽变成的麦芽,就是另外一种药. 一个是肉,感 ...

  • 提到化痰,还有人会说贝母也是清肺化痰的良...

    提到化痰,还有人会说贝母也是清肺化痰的良药. 贝母分川贝和浙贝.二者都能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故对于咳嗽.咳黄色黏痰.口干口苦.舌红苔黄为主要表现的痰热咳嗽患者,既可选择川母,又可选择浙贝. ...

  • 《本草纲目》故事:赤小豆善治恶疮

    作者: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黄晓怡.梅全喜 <本草纲目>谷部二十四卷--赤小豆善治恶疮 [时珍曰]:--陈自明妇人良方云:予妇食素,产后七日乳脉不行,服药无效.偶得赤小豆一升,煮粥食之 ...

  • 《本草纲目》故事:土茯苓善治杨梅疮

    作者: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邱树荣.朱婧.梅全喜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土茯苓善治杨梅疮 "言昔禹行山乏食,采此充粮而弃其余,故有此名.观陶氏此说即今土茯苓也.故今尚有 ...

  • 《本草纲目》记载它“治一切风湿痿痹”,居然还能酿酒?

    说完祛风湿热药之后,向大家介绍的是祛风湿强筋骨药,本类药物多为辛苦温之品,主入肝.肾经.具有祛风除湿.补肝肾.强筋骨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风湿日久,肝肾虚损,腰膝酸软,脚软无力等. 祛风湿强筋骨药之中, ...

  • 本草笔记:木瓜善治 “腿脚抽筋”

    木瓜 01 宋代著名医家许叔微在<本事方>中,曾记载一则用木瓜治风湿痹痛的有趣故事: 安徽广德顾安中患脚气筋急腿肿,不能行走,只好乘船回家,在船上,他无意中将两脚搁在一包装货的麻袋上: 下 ...

  • 委中——调理多种病症的宝贝穴, 放血还可治恶疮、顽癣!非常厉害!

    委中一穴能调多种病症 腰部和背部的绝大多数疼痛,比如腰痛.背痛.腰酸.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都出在膀胱经上,都是由于膀胱经气血不通.足太阳膀胱经是阳气最旺盛的一条经脉,在人体的腰部和背部,除了正中间的一 ...

  • 『皮肤病』仙人掌用处大,治恶疮还能救小动物!

    无论家里的小猫.小狗,一但发现药物中毒,请你不要慌乱,立即用几片仙人掌把刺刮掉,用 蒜臼子捣烂,在用纱布把捣碎的仙人掌汁液挤出来,给药物中毒的小动物服用,不过半个钟头就缓解过来了,十分灵验! 还有身上 ...

  • 『常用便方』外科: 治恶疮便方系列

    治关节扭伤便方方1[组成]生石膏.生桐油.全葱各适量.[用法]捣碎敷患处,日换1 次.[主治]关节扭伤.方2[组成]鲜鹅不食草(全草)200 克.60 度米酒100 毫升.[用法]铁锅烧热后放人鹅不食 ...

  • 委中放血,可治恶疮、顽癣,非常厉害!【一点资讯】

    信息来源:潜意识点穴 腰部和背部的绝大多数疼痛,比如腰痛.背痛.腰酸.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都出在膀胱经上,都是由于膀胱经气血不通.足太阳膀胱经是阳气最旺盛的一条经脉,在人体的腰部和背部,除了正中间的一 ...

  • 神奇的穴位——头窍阴善治耳目诸疾,可以预防听力减退。

    神奇的穴位——头窍阴善治耳目诸疾,可以预防听力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