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有关产率、利用率、转化率的一些问题
在某个化学制备实验或独立的化工生产过程中,总会有反应进行不完全,或有副反应发生,或物质转移中有损耗,之类的情况发生。这都会导致,所得生成物的量要比理论量少,而实际的原料用量则比理论用量要更高。为把这个实际进行的反应和理论反应吻合的程度表示出来,在化学中引入了产率和利用率的概念。
此外,针对典型可逆反应最终达平衡时,体系中的反应物可能会有显著量的剩余,还引入了转化率的概念。
这几个概念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地方。但在化学教学中,其定义及使用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产率和利用率的定义
可能是由于这两个概念过于浅显,在化学教材中(本文所指的教材均为1980年使用的中学化学教材)没有对产率及利用率进行过定义。
但是,在一些化学复习资料中,却有诸如下面这些的、彼此间还有着些许差别的定义式。
定义一(资料名称略去)
定义二(资料名称也略去)
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在利用率定义上的这种表述形式上的差别。其中是否有什么问题呢?应该从定量描述某化学过程的进行,究竟要涉及到哪些物理量,来开始这个讨论。
定量讨论某一个化学制备实验,或一个独立的化工生产过程时,人们最为关切并可以直接测量到的一般都有两个量,一个是“投料量”,一个是“产出量”。它们本身就都是能被实测出来的。给这两个词再加上一个定语,称为“实际投料量”和“实际产量”,这本身就有繁琐之嫌。
为衡量某个化学制备过程的效率,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观察。即,从投料量角度,或从产出量的角度,来审视和度量这个化学过程。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进行观察,都要借助于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进行一个有一定理论味道的计算。
从产出量角度来看问题,只有所谓的“实际产量”还不够,还需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中两物种的化学计量系数比。用“投料量”计算出来一个所谓的“理论产量”。这样就可以用“ ”,来反映该制备过程的效率了。
看来,大家对这一点没有异议。因为,理论产量指的就是计算出来的,并且只能根据投料量来进行这个计算。
如果从反应方程式另一端投料量的角度来看问题,当然只有“实际投料量”也是不够的,还要据“产出量”计算出一个仅有理论意义的“投料量”才行。
对这个理论“投料量”概念的命名,则有较大的分歧了。
定义一主张在“投料量”前加两个前缀成“实际参加反应的原料量”。这并不很合适。其中的“实际”有淡化这个数据“理论意义”的嫌疑。并使其分母中的“所加入的原料量”有不“实际”了的感觉。“参加反应”则更是给人以,原料只要参加了反应就是被利用了的印象,而忽略了副产物的可能存在,及产物有被不完全回收的可能。这种说法不但缺乏对化学制备及化工生产过程特点的基本了解,还造成“原料的利用率低,就是它没有完全参加反应”这样的假象。
定义二的“原料理论消耗量”中的理论两字加的还可以,但是“消耗”又有了“实际”的意味。且有原料最终还有剩余(未被消耗掉)的感觉。
其实,只要能强调出这两个由计算得到的数据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并冠以“理论”,也就完全可以了。
两者都是由一个“实际量”及一个“理论量”构成的比值。形式上对仗,也更容易被理解与记忆。
其实,这两个定义还有进一步简化的可能,可以被表述的更清楚一些。以往的各种表述方法的共同缺点在于过分强调了“理论”这个有相当分量的词。这样也只好在另一个词前再冠以“实际”了。
如果用更具体的“计算”或“折合”来替代“理论”这个词,而如实地指出它们只仅一个由比例计算得到的有抽象意味的物理量,还可以将反应效率的表述形式写得更简洁一些。而有
其中的折合产量是据投料量,由方程式计算出来的,一个与投料量相当的数值。折合原料量则是据产出量,由方程式计算出来的,一个与产出量相当的数值。
这个表述形式更简单,且更能反映出这些概念的本质。
二、平衡转化率的定义
在化学平衡计算的教学中,教材引入了一个与反应物有关的转化率概念。并给出了定义式(在现行教材中仍有这个式子),
严格的说,由于这个式(4)中有平衡浓度项,所以这个转化率应该被叫做“平衡转化率”。考虑到“指定反应物”也没有必要反复给出。而写为,
不难看出,这个式(4)对溶液反应是适用的。对气相的化学反应则面临着要判定其适用性的问题。即,对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体积没有变化、或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才适用。而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并不能适用。
关于平衡转化率的更一般的、适用性更广的式子应该是
式(5)中的“量”可以是物质的量,也可以是质量。在体系的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由式(5)也可以很容易地导出式(4)。
在这节教材的例题3中(现行教材中也仍然有这个题),求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实际上就是用式(5)来进行计算的。而根本没有涉及式(4)中的浓度问题。也说明了式(5)比式(4),有更强的通用性。
三、产率、利用率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
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来看,产率要更侧重于化学反应的产物端。而利用率与转化率则都侧重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端。这就容易在使用中造成,利用率与转化率概念的混淆与替代。
如,在教材“胺、酰胺”一节有一个用硝基苯制苯胺的计算习题。其中就有“硝基苯的转化率为70%”(指转化为苯胺),这样的表述。考虑到催化加氢法的产率实际上可高达98-99%。该反应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可逆反应。所以,题目所给的“转化率为70%”数据,除了便于学生计算外,其真实含义是硝基苯的利用率,而不是其平衡转化率。
由于转化率指的是某种原料在进行某个特定反应时的百分比。当某反应物在反应后能同时得到多种反应产物时(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其转化率的含义会更为复杂。如,苯酚的一元硝基取代物虽有三种(邻位、间位、对位)。而苯酚在某条件下的具体硝化反应中,大部分生成的是邻位与对位一元取代产物,且邻位的约占40%,对位的约占60%。在这种情况下苯酚的转化率就会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应分别称为,苯酚转化为对硝基苯的转化率,苯酚转化为邻硝基苯的转化率,苯酚转化为一元硝基苯的转化率。
这三个所谓的转化率不但定义起来麻烦,写起来也很繁琐。这都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合适而造成的。如果避开矛盾的交集点,而从产物端来看问题,就都是产率了。诸如对硝基苯的产率,邻硝基苯的产率,一元硝基苯的产率,是不是就简单多了。
在化学教学中,应限制“转化率”概念的滥用。对涉及可逆反应并用到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的化学过程,可以使用转化率的概念。而对没有用到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的化学过程,就不要使用转化率这个词了。即,应规定,转化率指的只能是平衡转化率。
对一个实际的化学制备过程来说,其产率与原料利用率间的关系则是极为简单的,即两者在数值上相等。
用其最简洁的表达式(3),就可以很容易地推导出这个关系。
因为,对产出量来说,其对应的折合产量是由投料量乘以某一个系数a,而得到的。而对投料量来说,其折合原料量要由产出量除以同一个系数a来得到。这样,用分数的形式,产率就可被表示为,
这个式子说明,无论从反应的那一端来看问题,反应效率都有同样的数值。
四、有关理论产率的问题
在教材“乙酸”一节的习题4为“用30克乙酸和46克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85%,可以得到多少克乙酸乙酯”?在这里实际上是提出了“理论产率”,这样的一个新概念。
教师与学生对这个“理论产率”,却有两种不同的解读。
主流观点是:所谓理论产率,就是将定义“ ”中的“实际产量”用“理论产量”替换后的产率,这样的“理论产率”就是100%的意思。而“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85%”,就是“实际产率=100%×85%=85%”。
但是,他们列出这个式子并计算出结果后也似乎明白了。产率只有一种,根本就不应该有“实际”与“理论”之分。
教材有意将“理论产量”这种最直观且准确的说法,偷换成“理论产率”。只是为了迷惑学生,而不惜造成概念的上的重复与混乱。
而还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考虑到这是一个典型的可逆反应(在其制备时必须要考虑到产物与原料的分离),所以“理论产率”就是转化率的意思。于是,去查找或要求教师提供出这个“转化率”的具体数值。对这种连反应条件都不清楚的“转化率”,当然最终也只能是不置可否。只能认为是教材编写者遗漏了理论产率的具体数值。
其实,如果教材能将“理论产率”改成转化率,并给出一个转化率的具体数值,加上条件“如果实际产率是转化率的85%”这个题也还是一个不错的有关转化率与产率计算的练习。
五、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这些概念的使用
当转化率与平衡常数的计算结合起来时,处理过程当然要复杂一些。在这里也不打算讨论这些内容。
当将转化率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只要转化率与利用率所关联的物质种类相同,就可以将两者来等同看待。即,两个概念可相互替代,且数值上相等。
由于,利用率与产率也有等价的关系,这样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可以不去拘泥于定义的细节,而将利用率、产率、转化率,一起作为物质有效使用的百分率来对待。
这样在考虑问题及表述时,就更为方便了。
如,教材“硝酸工业制法”一节的习题3“氨氧化制硝酸时,如果由氨制成一氧化氮的产率是96%,由一氧化氮制成硝酸的产率是92%。10吨氨可以制成多少吨50%的硝酸”?
在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并推导出NH3与HNO3的物质的量比为1:1,质量比为17:63后,设硝酸的产量为x吨。就可以不管是产率、还是利用率、还是纯度,而一律来对待。这样就有:
17 : 63
= 10×96%×92% : x×50%
将转化率、产率、利用率、纯度,都看作为是物质的有效使用百分数。这在思考问题或计算中都是很实用的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